产业年度报告清楚显示,吉隆坡商业地段一早供过于求。尽管如此,这个国家那一列发展的快车始终停不了。何况,一大笔投资是否如期回本?谁也答不上话。
国家经济陷入非常低迷的80年代,首相马哈迪启动造价62亿令吉的南北大道。工程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施工。记得当时在野党领袖林吉祥挺身质问,为此引进大量外来移工,一旦大道完工,如何处置他们?
ADVERTISEMENT
国无近忧,必有远虑。随后介于1992年至1996年之间,马哈迪打造武吉加里尔体育中心、吉隆坡国际机场、双峰塔、布城、吉隆坡塔,还有多媒体走廊,不断大兴土木。这也就是他前不久所说的90年代的高速发展。
布城的建造告一个段落,我参与开发布城规划系统。私下闲聊,在这里耳熟能详的两句话是,“不计工本,没有预算”以及“世界一级,顶尖设计”。琢磨造句,一切尽在不言中。实际上,到了今日此时,为何一口气推出那么多项目,确实匪夷所思。
Amir Muhammad编著的《Malaysian Politicians Say The Darndest Things 》乃有摘录马哈迪层级的自圆其说,坦诚KLCC的建造,正是出自吾国的矮小,需要世界高楼托高自己。
马哈迪此说,不像调侃,或者自嘲,而是确有心理上的凭借。正确地说,亚洲领袖多有“恋屋癖”,总是试图借助“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大楼,走出自卑和压抑。
不幸的是,国库因此付出巨大代价。单就建造布城,开支就是天文数字的马币200-260亿之间。马哈迪首次执政的22年期间,政府从国油那里获得1200亿令吉,不少都用诸落实一个个大工程。
但是,产业年度报告清楚显示,吉隆坡商业地段一早供过于求。尽管如此,这个国家那一列发展的快车始终停不了。何况,一大笔投资是否如期回本?谁也答不上话。
账本上预测的财务报表,纯属乐观推测。对照事实,我们心底明白,这个年月,想找大租户,谈何容易?而且,市场还试图填补政府从吉隆坡南迁,所腾出的办公室空间。
倏忽26年,1998年宏伟的建筑,外观旧了,光泽褪色,着手定期维修,显然也有财务压力。诸如此类,从一开始,年已99岁的马哈迪难道不曾思及如何确保天长地久?
想起对岸李光耀先生生前一张老书桌,用了一生;官邸沙发旧了,还是将就将就。那个陪同资政走过大江南北的公事包,现在成为新币挺升的聚宝盆,我们只能对着窗外的世界一级,顶尖设计,长叹不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