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積極投入教育資源於貧困家庭除了是要協助他們打破貧窮的束縛,也是希望他們在如今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能至少保持一定的學習能力,以便不會在如今的世界中掉隊,成為“無用階級”。
教育部和財政部日前合作推行一項耗資1億令吉的“我們的孩子”計劃,旨在減少中小學生的輟學率,以及減少缺考SPM的人數,並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
ADVERTISEMENT
計劃的具體執行措施以協助貧窮家庭的孩子重返校園,並加強補課和提供師資培訓等方式,希望能讓貧窮家庭的孩子通過教育擺脫階級桎梏,從而消除貧困。
教育對於底層階級民眾實現階級跨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學校教育不僅是學習各種知識和培養人格特質的過程,也是學生積累生活經驗、打開視野格局和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過程。
政府積極投入教育資源於貧困家庭除了是要協助他們打破貧窮的束縛,也是希望他們在如今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能至少保持一定的學習能力,以便不會在如今的世界中掉隊,成為“無用階級”。
但僅僅是投資金錢在貧窮家庭身上並沒有辦法徹底解決我國輟學率高和缺考SPM的問題。
雖然我國民眾普遍都受過教育,識字率也超過90%,但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報告,我國人民一年平均也就只閱讀兩本書,而另一份調查則顯示我國民眾的上網和瀏覽社交媒體的時間竟高達每天7小時以上。
只接收碎片化信息而極少閱讀長串文字的結果是閱讀和理解能力的下降,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態度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社會不重視學習和知識的結果,是“讀書無用論”的輕易崛起和蔓延。在這個日益重視知識更新和終身學習的年代,我國的網絡言論環境卻經常在討論早早輟學打工賺更多、當網紅一夜暴富、花錢讀書太浪費等。
在社交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急功近利的價值觀讓寒窗苦讀積累知識和能力變得失去性價比,大家都在追求當下的滿足而缺乏長遠的視角,更讓輟學成為“理性選擇”。
越是到了這個時候,老師更要站出來,通過言傳身教和輔導關懷來拉回這些掉隊的孩子。但事實是儘管我國師生一直都比許多國家來得優秀,但我國一直偏向知識灌輸的教育模式卻難以適應如今變幻莫測的時代。
更糟的是,老師“曠課”的情況絲毫不輸給學生,根據世界銀行的調查報告,有40%的小五生表示老師曾經缺課,這不僅讓學生在學校學不到知識和能力,也是不良示範,進一步讓學生認為學習不重要。
而越改越糟的校本評估也加重了老師和學生的負擔。校本評估的本意是要實現多元評量,讓學生學習更多技能,淡化考試的教育角色。但缺乏專業指導和指引的情況下,校本評估便往往變成各式各樣的手工作業、分組報告。
懶惰的學生沒有因為這樣的改動而變得積極認真,反而經常“搭便車”,而勤奮的學生則常常要為了自己的分數而為懶惰的學生兜底,形成好人累死,壞人得利的局面。上學不僅更累了,也更痛苦了。
如今政府制定計劃來解決我國的教育問題,這值得我們歡欣鼓舞,但要如何提高社會對終身學習的重視,維持老師對教育的熱忱,提高學生上學的意願,這絕對不是現有政策就可以解決的,政府和民間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空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