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論

發佈: 9:00pm 30/09/2024

社論

房屋

財務規劃

首購族

昌明首期計劃

社論

房屋

財務規劃

首購族

昌明首期計劃

社論.豁免購房頭期款?買房前先想想

雖然購買可以帶來潛在的穩定回報,但伴隨多方面的風險,所以民眾在買房之前必須先做好,以免負擔不起而被套牢。

ADVERTISEMENT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向財政部建議推行“”,亦即年齡介於21至40歲的,政府將代為繳付貸款首期,以購買總價不超過50萬令吉的房屋。

目前,這還只是一項建議;但部長倪可敏希望構想能納入明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倪可敏表示,當前大學畢業的年輕人與打零工一族,買房時缺乏“還款能力”的證明文件,而無法取得銀行貸款。政府的目的就是協助這群人解決“頭期款”的難題而實現買房夢!當然,援助對象還包括B40與M20的低收入群體。

該項計劃為期3年,每年預算10億令吉,每年受惠的首購族大約3.3萬人。3萬令吉的“昌明首期計劃”能夠實現居者有其屋目標嗎?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如果購買50萬令吉的房屋,付了5萬令吉的頭期款,貸款45萬令吉、利息5%、分25年攤還,那麼每月必須還款2630令吉,最終還款總額近79萬令吉。每月2630令吉的分期付款不低,加上入住前的輕裝修、傢俱、車貸、生活費等雜項支出,每月個人平均收入不超過5500令吉者,應慬慎進場,以免成了“房奴”!

其實,政府對首購族已經有4種補貼政策,可能無需再為首購族代還3萬令吉,我們逐一說明。

其一,房貸擔保計劃(SJKP):政府為購買30萬令以下的房產提供120%融資擔保;2024年財政預算案中,政府的擔保金額高達100億令吉,預計有4萬名貸款者受惠。

其二,BSN MyHome人民房屋計劃:同樣是幫助收入不穏定的首購族買房(限廉價屋與中價屋);申請者可獲得100%或最高30萬令吉的低息貸款,利息大約低於市場價2%,貸款期限長達35年。

其三,一馬人民房屋計劃(PR1MA):這是2014年推出的計劃,由政府開發和建造較高品質的房屋,供B40與M40群體實現買房的夢想。此計劃最高可獲得110%貸款,且無需支付頭期款。

其四,昌明鄰里發展計劃(Kejiranan Madani):房屋計劃概分5類,主要目的是讓B40、M40中低收入群及年輕人,有機會擁有自己的房子,房價大約20萬令吉。除此之外,還有隻供首購族申請的“可負擔房屋計劃”,包括“先租後買”的人民組屋計劃(PPR),以及州政府推出的可負擔房屋計劃。

目前,全國已有76.9%的家庭擁有自宅,再加上原有的4項政府補貼政策,顯然大馬人享有相當優惠的房屋政策。

我們認同“居者有其屋”是政府的德政,相對於香港、新加坡、中國都會區(北上廣深)與大臺北及6都地區的高房價,大馬人可以用上述國家與地區房價的15%至30%,享有更寬敞的居住空間(1.5倍至3倍)。所以,政府應該由市場供需決定房屋市場,不需要出臺許多政策鼓勵年輕人買房,因為買房也有風險。

居者有其屋是好事,投資房地產可能帶來穩定的回報,或者幫忙年輕人儲蓄,但也伴隨著各種風險。近兩年中國三、四線以下的城市,房價幾乎腰斬,導致破產者眾。目前中國已有21個城市發佈“限跌令”,包括岳陽、桂林、菏澤、昆明、瀋陽、江陰、株洲、唐山、張家口、鄂州、株洲等地,情況嚴重可見一般。

我們在此列出幾類投資房地產的主要風險。

其一,市場風險:房地產市場會因經濟大環境、房屋供需關係、政府政策等多方面影響;房價供需一旦失衡,投資者很可能因市場供過於求,影響房產的升值和出租收益。

其二,利率風險:利率變動會直接影響貸款成本,對資金來源窘迫的投資者,會因為貸款利息增加,面對還款壓力;貸款利率增加也會導致房產需求疲弱,而影響房價上漲和轉售。

其三,流動性風險:房地產的流動性很低,在吉隆坡脫售房產經常需時一年,如果急需資金,房地產不易快速變現。

其四,租賃風險:如果房屋用來自住,問題不大,如果想要出租,問題就多了。包括找不到租客、租戶拖欠租金電費、租金補貼不了貸款。此外,房屋維修、保養費用增加或租戶損壞房屋都是問題。

其五,經濟風險: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必將導致房價下跌、需求減少,影響房地產投資的回報。

其六,自然災害和環境風險:大馬沒地震,但土崩洪災還是頻發。自然災害會對房產造成嚴重損害,保險成本可能上升,當然房價下跌更無法避免。

雖然購買房屋可以帶來潛在的穩定回報,但伴隨多方面的風險,特別是市場波動、政策變動、資金壓力、水災土崩等天然災害,所以民眾在買房之前必須先做好財務規劃,以免負擔不起而被套牢。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8:00am 28/03/2025
社论.激发爱国精神不能止步于佩戴国旗扣章

要真正促进国民团结和对国家的自豪感,类似激发爱国情操的倡议必须是注重实质而非狭隘象征意义,爱国和忠诚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承诺,或者形式化的佩戴徽章或悬挂国旗,而是必须发自内心的,并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教育部发出通令,从4月21日起,所有隶属于教育部的教育机构的学生,必须在校服上佩戴国旗扣章,包括政府学校、政府资助学校、大学预科学院和师范学院。教育部也鼓励其他教育机构采纳这一做法。此举旨在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感,同时促进团结、纪律及责任感。

爱国情操通常被视为国民团结的基石,是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培育的一种情感。而学校是适宜培养此情操的场所,从幼年级开始落实,潜移默化,长期以往将能根植于个人心中。

教育部要求并免费提供扣章给学生,在穿着制服和相关活动服饰时佩戴,时刻提醒学生尊重和保护国旗,其出发点是好的。惟学生家长们的疑虑是,这样的形式化举动,能否提高爱国精神,还是值得商榷的。

要真正促进国民团结和对国家的自豪感,类似激发爱国情操的倡议必须是注重实质而非狭隘象征意义,爱国和忠诚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承诺,或者形式化的佩戴徽章或悬挂国旗,而是必须发自内心的,并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教育部并没有详细说明,佩戴扣章之余,还有哪些相关的策略和学习或活动会分阶段推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校服上仅仅多了一个扣章,那些低年级的小学生,相信还无法领会佩戴扣章的意义为何?高年级学生乃至大学生,就是为了服从而佩戴,没有遵从可能受罚,恐怕会带来反效果。

家长除了质疑这项派国旗扣章的实质效果,更不免觉得是浪费资源。毕竟教育部属下的教育机构,光是中小学就超过1万所,学生人数逾400万。单是以每人获分配2个扣章计算,就已经接近逾1千万个,而且这还不包括预科学院和师范的学生,即使扣章的成本再低,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其实质成效与开销是否能成正比,自然难免让家长产生问号。

再者,教育部并没有说明,扣章的设计、生产和分发是由教育部全权负责,还是外包给企业?若是外包,是哪家公司获得合约?是否有通过公开招标?昌明政府提倡廉洁和透明,教育部有必要公开明细。过去,曾经发生“干捞”事件,结果学校工程沦为“豆腐渣工程”,甚至危及人命。安华上台后极力打贪,政府部门就必须贯彻廉洁和诚信精神,这不就是教育部希望动过落实学生佩戴扣章,要培养学生们的良好价值观吗?

国旗扣章别在学生服装的右胸口,是一种提醒,自身的行为必须端正,道德观和思想要正确,才不会愧对身上佩戴的国旗。国旗是我们国民的身份认同象征,无论是悬挂、佩戴还是高举,展示的是国家的形象,不能随意,不能做出任何不敬的举动,否则就是对国旗的亵渎。如果大人们要学生尊重和爱护国旗,本身却没有做出好榜样,言行不一,学生们又怎能学习到爱国的精神?

因此,教育部必须规划出更强大和有素质的教育体系,来培养健康的爱国主义意识,这比起形式化的佩戴国旗扣章来得重要。有鉴于此,教育部应该在国民课纲中更强调公民教育,除了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学校要做到实践,就必须带领学生打破形式化的框框,教师要以身作则,教育部官员不要鸡毛当令箭,政府的教育资源要公平对待所有源流的学校,不要将政治带入教育,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平等和包容,从而发自内心地以身为马来西亚人为荣。

教育部必须培养学生更具有批判性思维、同理心和对国民传统的深刻理解。学校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国家过去的辉煌时刻,还要了解我们面临的挑战,以及为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而不断奋斗。学校的任何学习活动,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深入思考成为马来西亚人的意义,并探索他们能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的方式。总的来说,教育部要培养学生爱国情操,还有更多有实质性的政策值得推行,不能止步于佩戴国旗扣章。

你也可能感興趣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