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選民在國盟和巫統之間,還是“被迫”選擇巫統。
馬哥打補選在低投票率的情況下出了結果。巫統候選人賽福星以79.21%超高的得票率當選為州議員。
ADVERTISEMENT
這次補選結果,不如2018-2022年間的多場補選,人們守在社交媒體前等待成績。筆者曾經主持一場婚宴,當時適逢山打根補選,新人家屬還特意要筆者公佈補選成績;丹絨比艾補選時,筆者的跨族群、跨工作,甚至與政治無關的WhatsApp群組,每分鐘都有更新的訊息。
馬哥打州選區,華裔選民佔了34.5%,馬來選民則佔了54.5%。巫統候選人以2萬零648張多數票勝出,可以判斷,華裔選民在國盟和巫統之間,還是“被迫”選擇巫統。
沙巴和砂拉越除外,柔佛和馬六甲的選情和其他州不同。因為馬六甲是在2021年舉行州選,而柔佛是在2022年3月進行選舉。
當時,人民對希盟和國盟的怨氣尚未消散,雖然國陣和國盟共同執政,但納吉的魅力如日中天,所到之處皆是人滿為患。華裔對國陣的敵意也有所降低,所以這兩個州的國陣馬華,也破天荒的在混合區贏下幾個議席。而馬青團長林天順也在有59.9%華裔選民的華人選區勝出。
2023年6州選舉,加上這一次的馬哥打補選,華裔選民在部分選區,是非常矛盾的。若希盟參選,如新古毛,那麼就直截了當,華裔會支持希盟。若對希盟不滿,也不會大規模轉向支持國盟,而是選擇不投票。
2008至2018的10年之間,華裔怨恨國陣,因此絕大多數的華裔,都認為只要不是巫統,他們都能妥協。
今天面對國盟,尤其是宗教主義的伊斯蘭黨,這份恐懼又將華裔選民帶回了矛盾的心態。在厭惡和恐懼之間,華裔將如何做出選擇?今天的局面讓我們看清了一個變幻莫測的現實──恐懼遠勝於厭惡。
由於對宗教保守主義的恐懼,華裔可以忍受種種以前認為的不公,強忍壓抑內心的厭惡。在阿克馬與郭素沁的“清真認證”風波中,雖然覺得阿克馬惹人厭,評論員也頻頻在中文媒體反擊阿克馬,但華裔還是在馬哥打補選投給了巫青團候選人。
除此之外,首相領導的團結政府,不承認統考、不制度化撥款華教、保留固打製、保留政府大樓穿著限制、撤銷巫統領袖貪汙的控狀,一切讓華裔厭惡巫統而摒棄馬華的原因,都被壓抑了下來。
筆者這裡提出幾個有關下屆大選的假設情境:
一)如果團結政府拆夥競選,而希盟看來不能單獨勝出,而國陣似乎可以提高馬來選票,華裔會如何選擇?
二)若納吉已經出獄,所到之處又是一波又一波的馬來選民支持,華裔會否如柔佛和馬六甲州選那樣,對國陣降低敵意?
三)假如國陣和希盟同臺對壘國盟,那麼華裔會否在部分選區支持國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