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3日訊)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在國外執業的整形醫生,冠病疫情期間,他的母親因病倒下,他毅然決然地帶著妻子和孩子回到家鄉,接手了家族的海鮮批發生意。回到家鄉後,他不僅繼續經營生意,還發動商家朋友和顧客每天捐贈海鮮給貧困群體。
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五六年,這位魚販辜俊松依然風雨無阻,每天堅持做好事,持續捐贈數百公斤的海鮮。
辜俊松在今年3月期間,趁著齋戒月的機會,向經濟陷入困境的穆斯林家庭免費捐贈了150公斤的海鮮。這一舉動引起了馬來西亞媒體的關注,星洲日報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和轉載。
疫期接手家族海鮮生意
在疫情期間,辜俊松接手了家族的海鮮生意。面對因封鎖措施導致的海鮮過剩,同時注意到許多人因經濟困難無法享用海鮮,他徵得了母親的同意後,決定每天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海鮮。截至目前,他已經將超過60個慈善團體和貧困家庭納入他的捐贈名單,每天大約有兩到三家慈善團體受益。在接受本報採訪的當天,他們捐贈了超過500公斤的海鮮。
辜俊松:捐資比捐錢意義大
辜俊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之前他從未意識到,經過多年的親力親為,從最初他和岳父、妻子、孩子一起將海鮮送到需要的人家,到現在慈善團體直接上門領取捐贈,讓他深有感觸:“很多福利團體的條件非常艱苦,因此我希望無論多少,他們都能得到外界的捐助。”
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認為在實際需要的地方捐贈物資比捐錢更有意義,因此他堅持捐物而不捐款。
在接手家族生意後,辜俊松也結識了許多當地的商家,包括餐館、酒樓、麵包店和供應商等。除了維持生意外,他的慈善活動也成為了商友和顧客為社會貢獻的一大平臺。
他提到,最大規模的一次捐贈活動是在與新加坡藝人聯合進行的直播活動,吸引了許多新加坡人參與,一天之內就捐贈了1000公斤的海鮮給當地有需要的家庭和慈善團體。
關注特殊團體需求
辜俊松提到,如果沒有這些商友一起參與慈善活動,僅憑他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家餐桌上有海鮮可吃。
他強調,捐贈海鮮不僅僅是將魚蝦打包好送給受助者。對於捐贈給特殊團體,如智障兒童院、養老院或特殊兒童院,還需要安排人手將肉去骨,以適合這些特殊群體的需求。
“我們會根據慈善中心的成員數量和類型來決定捐贈的數量和海鮮種類。”
“例如,捐給兒童院的魚不能太小,而且我們會以優惠價讓捐贈者能夠低價捐贈,這樣即使是像白鯧魚、鬥鯧魚這樣昂貴的魚類也可以作為捐贈品。這實際上也無形中幫助了B40群體,因為市價被壓低,他們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海鮮,改善飲食,因為有些家庭根本負擔不起每天購買海鮮。”
捐贈名單逾60團體
他還提到,目前的捐贈名單已經有超過60個慈善團體,每天捐贈的對象大約是兩到三個慈善團體。由於服務對象越來越多,但資源有限,目前需要安排志願者來協調和編排送魚的時間和日期。
他始終認為,如果只是捐錢或花錢購買市價的產品來捐獻,是不可能長久“經營”的,這也是為什麼他採用的方式,可以持續五六年每天不間斷行善。
不過,他說,他和商友並沒有為該慈善組織命名。
“我們的共識是,不為出名才行善。”
“我們一直堅持日日行善,盡一點社會責任,做了一些好事,心裡自然會很開心。”
設宴邀老人孤兒共慶中秋
除了每日捐贈外,辜俊松還與一群商友每年舉辦一次慈善宴會。今年,他們特別選擇在中秋節期間,宴請來自15家約370名不同種族的老人院和兒童院的成員一同慶祝佳節,並將這次活動命名為“家宴”,以表達對受助者的親切和家庭般的關懷。
辜俊松表示,他希望舉辦慈善宴會的同時,推廣中秋節給其他種族,也希望把中國廈門流傳的傳統遊戲“博餅”在本地推廣開來。
“這項傳統遊戲在廈門很是流行,參與者不單可以獲得小禮物,還可以通過遊戲增加彼此凝聚力,在遊戲中獲得‘狀元’的獲勝者,往往在來年都能行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