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企业都应认识到,数字化转型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它并不是一场可以仓促进行的竞赛。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公众的信任与安全,任何疏漏都可能给社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任何应用程式在上架之前,经过全方位的应用和安全性测试,是基本条件要求。然而我国在这方面似乎没有太过的“在意”,总是在问题发生后才来处理,不免让人对相关部门的处理态度感觉不好。MyDigital ID与MyJPJ应用程式,因为“登录问题”,两者的整合计划宣传推迟上线。
MyDigital ID私人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员莫哈末米尔扎澄清,整合并未取消,而是为了确保“单一登录”功能能够顺利实施。然而,这种事件的重复发生,让我们不禁惊讶,为什么这种涉及大量国民数据的数字系统,可以在没有经过充分测试的情况下仓促上架。如果连登录都存在问题,我们又如何确保其安全性有所保障。
虽然说用户体验应当成为任何数字系统的首要考量,而MyDigital ID与MyJPJ的整合,旨在简化用户的操作流程,但初期部分用户在登录时遇到困难,却尴尬的反映出该系统可能尚未准备充分。尽管受影响的用户比例不高,但对于一个涉及国人资料的数字系统时,哪怕是少数用户的问题,也会引发公众的不安与不信任。
毫无疑问,一个没有经良好测试的系统倘若强行上线,不仅可能导致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故障,还可能在用户心中埋下质疑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种子。但当这个应用程式又属于“唯一的官方程式”时,就更让人们感到纠结了。实际上,任何涉及个人信息的数字平台,必须确保其稳定性和易用性,才能真正为公众带来便利,而不是制造更多的困惑。
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严重的议题。MyDigital ID和MyJPJ应用程式,掌握着大部分国民的个人信息,任何技术漏洞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从近年来全球各地频繁爆发的数据泄露事件可以看出,用户隐私保护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确保这些系统在正式上线前,经过严格的测试,防止任何形式的数据泄露,理应成为开发方的首要责任。
然而,此次事件中的另一个问题是,私人企业是否有能力管理如此敏感的国民数据。我们必须质疑,为什么涉及如此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系统,会交由私人公司来开发和维护。虽然私人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其核心驱动力往往是利润,而非公众利益。
国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不能简单地交由市场力量去调节。理论上这些数据应该由政府直接管理,或至少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机制,才能确保国民数据的安全不受外泄。
推迟MyDigital ID与MyJPJ整合的决定,虽然引起一些混淆,但却是必要的。相比于匆忙上线带来的广泛问题,推迟为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政府和企业都应认识到,数字化转型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它并不是一场可以仓促进行的竞赛。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公众的信任与安全,任何疏漏都可能给社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