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高速公路取道新邦波賴前往怡保,一路直走便可直達市區,常常忽略轉左有座全馬第二大的新村——兵如港新村(Pasir Pinji)。
緊鄰市區,邊界模糊,是那些矮房、窄路,還有在咖啡店前“吹水”的長輩提醒道,這裡是一座新村。走過家庭工業發展的年代,一戶戶矮房裡,不知曾是什麼工廠,養活了一家大小。當年輕人紛紛外流,她又憑著新村的淳樸魅力和臨近市區的便利,召喚了青年駐守……
ADVERTISEMENT
【關振父子木簾廠】
手工拗制一片片木簾,品質保證,十多年不壞
“你從大樹腳(美食中心)走過來,看到門口有很多大紅花的,就是了。”電話中循著老闆的指示,來到他所說的大紅花叢,看到一疊疊木條,正是關振父子木簾廠了。接電話的第二代老闆關泰英,現已72歲,和太太、姐姐關愛葵繼續經營著。
細看關家的木簾,才知道與一般在咖啡店掛的不同。他們用鐵線或銅線一片片串成,意即,每片木片可以單獨拆卸。不像一些網購木簾以魚線或其他線繩串起,線繩一斷整串木片就散亂了。這也意味著,關家的木簾難以用機器代替,製作非常費時費工。
負責編串的是姐姐關愛葵。住家後方搭了臺,前方窗臺掛上鐵線或銅線圈,剪成好多段,拗成U型。“銅線不怕生鏽,適合用在有海風的地方。”
一條8呎長的木片擺上臺,每隔約1呎串上鐵線,拗、扣,再用鉗子扭緊順勢剪掉多餘處。關愛葵就這樣站著,左右來回,走串剪、走串剪,從17歲串到現在75歲。近六十年來不斷拗折鐵線,食指和夾握鉗子的手掌,又粗又厚,食指還經常不小心被鐵線劃傷刺傷。她說,以前用的是日本鐵線,比較軟,容易拗,現在用中國鐵線,硬了一些。
風乾鋸木打磨刨滑,製作工序繁瑣
兵如港有很多家庭式工廠,坐落國王街(Jalan King)的關振父子木簾廠也是,客廳旁邊瘦長的半開放空間就是鋸木的工廠。中間擺放的鋸木機器,年紀比關泰英還大,從他父親用到現在。機器上下各有一圈鋸子,上午到訪,關泰英正用另一個機器打磨鋸齒。“大概鋸了50片(木片)就要磨了。”
關家木簾採用日落洞木(jelutong),木質較輕,表面也較滑,只需刨兩遍,又不易彎曲。他們向板廠或芭場訂購木材,每次10到20噸,刨成長方形狀的木條運到兵如港。這些木材層層疊疊放置在屋外空地風乾至少1個半月。
每張木簾由一片片長條木片串成,每一片寬1吋,薄約1分,長度視客戶張掛的空間而定,多數是6呎、8呎。木簾製作工序繁瑣,板廠運來的木條風乾後,先鋸成一條條寬1吋的木條,將表面刨滑。接著,再鋸成1分薄的木片,將兩邊寬面來回刨兩次,一條木片的四個側面都光滑了。
鋸好的木片交由關愛葵編串,再由關泰英按顧客選擇的顏色噴漆,完成後由他到府安裝。“很多人一問價錢嫌貴,就沒有下文了。”關泰英嘆息,很多人寧願網購便宜的木簾,但那些線繩很容易曬了就斷。
不僅如此,他堅持使用日落洞木,而要30年以上的老樹才夠硬,木材原料越來越難找。他曾用過黃桐木(sesenduk),但是客戶要油漆畫上招牌廣告,一用水漆打底,木片就彎曲變形了。
關泰英分享,有對澳洲夫婦定居怡保時就向他訂製木簾,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丈夫離世。婦女打算賣掉屋子回國,卻把木簾拆下準備一起帶回去。她還親自登門詢問如何維修些許損壞的部分。
父親一開始先是製作曬衣架,後來才改制木簾。如今,關泰英接手已經46年,仍保持手工和品質。他對自家木簾的品質很有自信,“富山茶樓的木簾是我做的啊,十多年了啊……”
【萬源豐麵包廠】每日新鮮出爐,便宜又好吃
下午4時30分,一下車就聞麵包香。蘇丹街(Jalan Sultan)的萬源豐麵包廠外頭已經排起隊,購買新鮮出爐的麵包。
萬源豐麵包廠自1960年代開始營業至今,現由吳家五兄弟一起經營。即便是麵包出爐的時候,他們也沒有“敞開大門”做生意,折門只開幾折,大哥坐在門口收銀。到來的顧客在外探頭,用廣東話高喊“椰渣5只,kaya 5只!”老么吳日利現場分裝,“ikat tepi”,袋子留一口排出蒸氣。
麵包廠即是住家,也是工廠。五兄弟住在房間裡,出來就是一大座料理平臺。他們在那裡發酵麵糰、揉扞、裝模;到最後出爐了,也在那倒模、放涼和包裝麵包。柴窯位在住家後方,外部被燻得黑黑的,窯口吊著一盞燈,照看裡頭面包的情況。
麵包出爐是幾個兄弟最忙碌的時刻,沒空搭理臨時登門的採訪。等了一陣顧客少了一點,老三吳日東才有空答幾句。每天上午7時,他們就開始熬製咖椰和椰渣,中午開始做麵糰,接著送去烘烤,下午4時30分開始出爐,飄香,日復一日。
五兄弟實在太忙,倒是一常來麵包廠話家常的老伯見狀,代為介紹。“又是柴燒的,又便宜,一粒1令吉20仙而已(大粒2令吉20仙),整個怡保找不到了啊!”
【順興豬腸粉】古早味豬腸粉,傳承三代不變的口味
開車經過太子路(Jalan Prince),外觀都是新村房屋。循著一條巷子往內走,找到兵如港僅剩的家庭式豬腸粉製作與批發廠——順興豬腸粉。
星期三上午接近10時抵達,他們已經在蒸制最後一批豬腸粉,才拍幾張照,當天的分量就完成了。“今天(星期三)比較多人(小販)休息,所以比較早收工。”第三代負責人馮耀忠解釋道。
工廠位於住家後方,蒸制豬腸粉的大型機器擺在中央。馮耀忠的哥哥在一頭添加米漿,直接往下流,平鋪在10呎長的蒸布上。下方爐火火力強大,蒸布隨輸送帶往前端送的當兒,米漿剛好熟透,再另一端經魚線切割成條。新鮮出爐的一片片豬腸粉再往上輸送,正上方一臺大風扇將之吹涼,往下送時刷上淨油,最後人手疊好放置盒中。
另一角落,放著一桶一桶浸泡著的米碎。他們使用的是來自吉打的A級米碎,需事先浸泡5至6小時。上午泡軟米碎,下午開始磨米,再擱置一晚讓米漿沉澱,隔天開工才來調配稠度。
辛苦也堅持,只為了留住古早味
“每天早上6點,機器一開就沒停啦。”蒸豬腸粉的機器一開就“一發不可收拾”,輸送帶源源不絕的蒸豬腸粉,送往吹涼,疊好收藏,直到蒸完今天要出貨的量。才蒸完當天的豬腸粉,蒸布還在冒煙,馮耀忠的哥哥就忙著清洗機器,否則殘留的米漿可能會發臭。
馮家每天一大清早開工,為的是為各大巴剎、小販送上新鮮出爐的豬腸粉。除了怡保,也有人送去金馬侖販售。因為沒有添加防腐劑,豬腸粉最多隻可以放2天。曾有吉隆坡的顧客想要訂購,礙於距離、運輸和存放時間,他們拒絕接單。
“爺爺有交代,不加防腐劑,純手工製作。”爺爺馮熾有自1964年開始製作豬腸粉,當時做的是港式豬腸粉,蒸來自己賣。馮耀忠的媽媽提議,不如改做批發,於是購置機器開啟家庭式豬腸粉工廠。
爺爺的生意傳給父親馮志成,現在來到第三代他和哥哥手中。“是爺爺留下來的古早味豬腸粉,我們要一定要保留。”馮耀忠和哥哥中學畢業後,就繼續留在家裡幫忙至今。。
“如果覺得辛苦,就保持不到古早味了,對不對?”馮耀忠說,“如果連我都說累,那古早味就也沒有了,因為現在年輕人都不要做了。”
相關報道: 【大城小鎮:兵如港/02】傳承醒獅文化,重燃生命力──忠聖龍獅神畫藝術坊 【大城小鎮:兵如港/03】從一爿小菜園推動地方創生──日光小屋 【大城小鎮:兵如港/04】小小書店,滋養夢想中的童書世界──小小書店 【大城小鎮:兵如港/05】大象哥哥,辦營隊組桌遊,親子一起玩! 延伸閱讀: 【大城小鎮/01】新古毛:城市花園的毀滅與重生 【大城小鎮/02】百年古廟,古毛人的守護神 【大城小鎮/03】用自己的力量,訴說有溫度的故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