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发布: 7:00am 07/10/2024 4029点阅

新村

怡保

兵如港

大城小镇

舞狮

醒狮

龙狮

兵如港新村

狮头

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Pasir Pinji

郑永梁

【大城小镇:兵如港/02】传承醒狮文化,重燃生命力──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丁祖兴

位在边界,靠近花园住宅的店屋。平日中午到访,四周静得很,师傅就坐在店里的矮凳上画,术语叫作“写”。他只用铅笔打底色块范围,其余的纹路沾上颜料提笔就画,根本不必描。“每一头都不一样的花纹,如果都一样就太闷了。”

【大城小镇:兵如港/02】传承醒狮文化,重燃生命力──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位在兵如港新村边界,靠近花园住宅的店屋。

郑永梁也不知为何自小就对着迷,小时候吵着要爷爷买竹子给他扎狮头;中学15岁扎了人生第一只龙头;20岁“敢敢”开店制作,一直到现在。

ADVERTISEMENT

二十出头创业,创的还是靠手工的龙狮扎作,郑永梁当时蒙受不少压力,很多人都不看好,在背后议论纷纷。那时中学刚毕业,师父介绍了新加坡的同行,算是他的师伯,将一些狮头款式交给他扎和扑,做好的白色空白狮头再送去新加坡写色。

那两三年间,他当过茶水小弟,做过工地泥水工,更大部分时间帮父亲卖菜。“我父亲是批发卖菜的,他说给我两年的时间(做狮头),做不好的话就好好回来帮他卖菜!”幸好他挺过去,储蓄到一笔钱,在1996年开了自己的龙狮工坊。

【大城小镇:兵如港/02】传承醒狮文化,重燃生命力──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郑永梁坐在店里的矮凳上画狮头,术语叫作“写”。

走进工坊,一旁的大平台摆了好几个狮头,有些才架好骨架,有些扑了纸,有些上色到一半。大后方式储藏空间,郑永梁展示完装的狮头。“这个香港的,纹路比较细,用滩羊毛(长而卷);中国的纹路比较粗,用牙擦须(短而立);‘马来狮’用的是狼毛,天灵境有3个。”他补充,“其实是大马演变出来的,硬要讲意思,就开光它的精气神。”

他也制作传统的福州龙,龙头骨架饱满,与一般比赛常见的夜光龙龙头不同。福州龙有寿头、平牙、圆角、凤眼和火眉等,直径15吋也比较大。

专职的龙狮扎作师傅不多,南有萧斐弘师傅,中有“老夫子”林明国师傅。郑永梁可算是北马的代表,虽然扎根霹雳兵如港新村,但生意概括全马,甚至到越南、印尼和美国等。

【大城小镇:兵如港/02】传承醒狮文化,重燃生命力──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从13岁接触舞龙舞狮,从兴趣变成生计变成生活。
【大城小镇:兵如港/02】传承醒狮文化,重燃生命力──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马来狮”用的是狼毛,天灵境有3个。

13岁与龙狮结缘,从此一路走到底

郑永梁与龙狮结缘于1988年。那年13岁,选读深斋独中,只因学校有醒狮团。放学后继续留下练狮,晚上再叫德士回家,父母缴付校巴车费,每天只搭早上那一趟。1990年他成为道具组组长,负责修补狮头、龙头。

他向一个做狮头的老人家要了不要的材料,自己研究做龙头。“就整个人套进那个龙头看,自己研究啰。”做好龙头又做龙身,他请师叔做裁缝的姐姐帮忙车龙被,自己再用画笔慢慢画。“以前没有丝印的啊,丝印是2000年后的事。”

中学期间,他被教练李林兴带进位在兵如港的怡保互助社文化体育会。一直到最近他才自己成立忠圣龙腾武狮育承轩,教导龙狮,也教传统国术。兵如港是他龙狮生涯的基地,在这里练龙狮、制龙狮、教龙狮。算一算,包括他,兵如港共有7个醒狮团。

【大城小镇:兵如港/02】传承醒狮文化,重燃生命力──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郑永梁中学15岁时,扎了人生第一只龙头。
【大城小镇:兵如港/02】传承醒狮文化,重燃生命力──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郑永梁也不知为何对醒狮着迷,小时候吵着要爷爷买竹子给他扎狮头。

白天紥手艺,晚上传武艺

1980、90年代是郑永梁心中,霹雳州的全盛时代,处处都有比赛。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全霹雳舞狮比赛,连办3晚,体育馆天天爆满。“那个人满到没有位子坐,那些人还要靠在栏杆那边看。”现在呢?他感叹,“现在免费给你啊,都没有人去看,除了云顶(狮王杯)。”

郑永梁说,从前不管是籍贯乡团或是一般社团都有体育会或俱乐部成立醒狮团。当时娱乐活动不多,青少年一头栽进舞狮,非常认真练习。放长假时,醒狮团集训,一班师兄弟就天天留宿学校。进入2000年代,醒狮文化风气渐渐没落,他认为全因网络发达,学生课业越来越重,很多醒狮团面临青黄不接。

问及一身武艺与工艺如何传承?他坦言龙狮扎作,未收徒弟,因为太忙没空传授功夫。毕竟,扎作是手艺活,不能纯有兴趣,还要有耐心和天赋。“有人会扎会扑,但是不会画(写)……”

至于武艺,他本来不教了。“我太太骂我,放弃的话,每天就是做工回家睡觉,就变成一个废人了啰。”想想那些学生,还是咬牙成立了忠圣龙腾武狮育承轩。晚上,把工坊的狮头搬开,就是他们练习的场地了。

【大城小镇:兵如港/02】传承醒狮文化,重燃生命力──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几十年功夫,沾上颜料提笔就画,根本不必描。
【大城小镇:兵如港/02】传承醒狮文化,重燃生命力──忠圣龙狮神画艺术坊
架好框架后,再扑纱纸。

相关报道:
【大城小镇:兵如港/01】卧虎藏龙, 用行动活化新村 ──兵如港新村
【大城小镇:兵如港/03】从一爿小菜园推动地方创生──日光小屋
【大城小镇:兵如港/04】小小书店,滋养梦想中的童书世界──小小书店
【大城小镇:兵如港/05】大象哥哥,办营队组桌游,亲子一起玩!

延伸阅读:
【狮行天下、一】舞狮之历史渊源
【狮行天下、二】威武狮头,手工绝活
【狮行天下、三】舞狮薪火,谁来传承?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00pm 22/02/2025 1.6万点阅
郭清江.JAKIM踏出的第一步……

整个庆典未见舞狮,捞生环节亦从有到无,原本欲营造的春节氛围顿时黯然失色,也削弱了向华社示好的本意。无论是舞狮还是捞生,都是本地华人社会庆祝春节的传统习俗,与宗教无关。华人纯粹是为了讨个好意头,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不要想太多。

2025年2月16日那一天,巴生福建会馆迎来许多穆斯林,他们与一些华人社团代表出席由大马伊斯兰发展局(JAKIM)联合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协会等组织首度联办的农历新年庆典。在这之前备受争议的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纳因莫达担任主宾,除了致词外,他还向现场民众派发红包。

JAKIM等团体愿意踏出第一步,尝试拉近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关系,并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值得肯定。毕竟,在穆斯林出席非伊宗教庆典指南风波后,这场活动犹如及时雨,缓和了紧绷的族群关系。

不过,整个庆典未见舞狮,捞生环节亦从有到无,原本欲营造的春节氛围顿时黯然失色,也削弱了向华社示好的本意。

无论是舞狮还是捞生,都是本地华人社会庆祝春节的传统习俗,与宗教无关。华人纯粹是为了讨个好意头,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不要想太多。

捞生更不是中国人的文化,它是马来西亚华人原汁原味的创新。它更像是从马来人的罗惹演变而来。这是民间或不同种族社会,长期融合与交流的自然产物。

你看,雪兰莪苏丹沙拉弗丁与苏丹后东姑诺拉茜京联袂前往仁嘉隆东禅寺,出席州政府团拜时,现场舞狮热闹登场,带起浓厚的春节气氛。苏丹与苏丹后更与众嘉宾共同捞生,以包容精神展现马来西亚文化的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始终相信,唯有相互尊重与包容,方能巩固团结的命脉。

根据记者现场报道,这场以“亲善联谊昌明欢庆会”为主题的庆典,并无主要华团领袖出席。据悉,他们都没有受邀。比较令人不解的是,活动选在巴生福建会馆举行,却未邀请该会馆领导出席。如果有邀请的话,巴生福建会馆领导必定会出席。

这显示该活动是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举办,不像是经过数月筹备。

然而,由于考虑不周,加上患得患失的心态,最终还是落得两面不讨好的局面。

我在部分马来网站看到穆斯林的不满声浪——有人指责JAKIM出卖伊斯兰,有人怒斥其典当穆斯林尊严。更有人说,自从民主行动党掌权之后,JAKIM也开始

讨好华人了。

这确实让JAKIM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无论怎么做都难以满足各方期待,最终里外不是人。

这再次说明,推动国民团结需要用心经营,并且是长期耕耘的工作,而非一蹴而就。领袖更不能讲一套做一套,而应将促进族群和谐、团结与包容置于任何利益之上。

随着网络崛起,言论空间本应百花齐放,然而,看似无边界的网络世界,却沦为单元声音的平台,理性交流更成为奢侈品。种族与宗教的仇恨情绪,已经在脸书、TikTok等平台持续燃烧,形成一片失控的疆域。

这一切都是掌权者长期言行不一、推波助澜的结果。

社交媒体更变成极端言论的温床,埋下不知何时引爆的地雷。这些地雷,只待一个敏感议题,或一名失控政客点燃。当那一刻来临,各族人民都将付出惨痛代价。

仇恨的积累,正如温水煮青蛙,终将沸腾。

因此,我认为JAKIM等伊斯兰组织此次的亲善之举值得认同与赞赏。每个人都应该踏出第一步,因为唯有接触才能促进团结,唯有交流才能营造和谐,唯有理解才能消弭误解。

别让网络中的星星之火毁了这个国家。我们应该走出虚拟的藩篱,走进彼此的真实世界,珍惜马来西亚的多元性,并以亲善、友爱与包容相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