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5:41pm 08/10/2024

萧婉思

哲学新乐园

趣味人生

萧婉思

哲学新乐园

趣味人生

萧婉思|不生才是爱?

由于课程需求,曾跟学生去过不少孤儿院,因此听了很多令人鼻酸的故事。每当看到这些小朋友时笔者不禁会想,他们是否曾想过:“从未出生会更好?”

B
(AI图,取自freepik)

2019年,印度一名27岁的男性商人拉斐尔‧萨姆(Raphael Samuel)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指控他们没有征得自己同意,就把他生下来。他认为世上的孩子生下来就要受苦,因此“生孩子”是错误的。萨姆是个典型的反出生主义者(Antinatalist)。

ADVERTISEMENT

反生育主义(Antinatalism)一词首次用于现在的含义是在2006年。其中心思想是“否定人类的出生或人类生育下一代的思想,主张人类降临于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因此我们不应该孕育更多的生命”。【1】但反生育主义并非新概念,最早对出生否定的原型观点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印度时代。

著名的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里斯(Sophocles)之作品《伊底帕斯王》(King Oedipus)便是其一。伊底帕斯因命运捉弄而弑父娶母,他感叹自己不应活下来。在续篇中,索福克里斯写道(代表伊底帕斯的心声):“在这个世上,最好的事情,莫过于不必经历出生。但既然已经降生到这个世上,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尽快回到本来的起点。”

出生是一种伤害?

悲观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曾道:“一切生命的本质即是痛苦。”叔本华哲学的核心之一是“存活意志”——一种盲目、不可抑制的冲动,是驱动自然界运转的一切力量,即使是自诩为万物之王的人类也不能幸免。鉴于一切生物皆是被“存活意志”所驱使,因此人生旅途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团欲望(包括繁衍后代)的过程,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总是会面临失败和挫折带来的痛苦,一旦欲望达成了又被空虚和无聊包围,所以叔本华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仿佛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来回摆荡的钟摆”而已。

如果你觉得叔本华只不过是太悲观,不认为人生有那么惨,那我们来看看南非开普敦大学教授大卫·贝纳塔(David Benatar)如何推论出“出生是一种伤害”这个观点。贝纳塔简单地把他的论据以下列矩阵表达:

A

贝纳塔提出以上的情境是建立在人生既有好事也有坏事的情况下。在情境A里,若一个人出生后遭受痛苦(象限1),这必然是件坏事;反之,若他在世时享有愉悦(象限2),那就是一件好事。在情境B里,若一个人从未出生,那么就不存在经历痛苦(象限3)和享有愉悦(象限4)的主体。对贝纳塔而言,不存在的主体不会遭受痛苦固然是件好事,不过,没享有愉悦却不是件坏事。

从此,他推导出,象限3比象限1更可取。也就是在遭受痛苦这件事上,不出生一定比出生更好。然而相较于象限3的“好”,象限2的“好”却没有这股绝对的优势,因为象限4是个“不坏”而不是个“坏”情况。因出生而有机会享有愉悦虽是件好事,可是这件事本身并没有比不曾出生过而没有享有愉悦这件事更佳,进而让出生变得更具优势。因此,总的来说,贝纳塔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出生在世永远是个伤害,而制造无谓的伤害是不道德的。

笔者必须要强调的是贝纳塔做出的推论是用于探讨“值得开始的生命”,而非“值得继续的生命”。前者顾名思义是指未来生命,也就是仍未来到世上的主体,而后者则是指现下生命,已经出生存在的主体。

读者阅读此文时需谨慎区别“出生的普遍否定”(对人类这个生物而言永不出生是最好的事)和“出生的个人哀叹”(因个人因素希望自己从未出生过),因为无论是叔本华或贝纳塔,他们并不是指“一个人”是否应该出生或继续活下去,而是指人类这个生物整体而言。

另外,必须再次强调,此文并非针对自杀、堕胎或人生规划等给予任何建议,仅提供哲人对反生育主义的观点作为人类何去何从的反思。

【注】1. 截取自《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较好?厌世时代的生命哲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