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政府之所以向某族群开刀,是因为深知这族群没有其他选择。这篇文章的读者也很无奈和愤怒。但政治事实归政治事实,一句话“难道你要国盟执政?”就带过了。
ADVERTISEMENT
优大,虽说是马华创立的半私立大学,与拉曼理工大学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子多一个升学选择。
优大也好,拉曼理工大学也罢,几十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这些毕业生,很多都加入反对马华的阵营,也恰恰证明了创立这学府的马华,要么没有“通过自创的学府来渗入政治理念”,要么就是“不会做”。
华社在2008年大选向马华大声说“不”的时候,不见华裔学子因此杯葛优大;反而越来越多学生选择进入优大,而优大也成功挤进世界大学排名行列,在马来西亚也超越多数公立大学。
如今,根据不规范的统计,华裔生在优大占了85%左右,剩下的15%为马来人、印裔和其他族群。优大和拉曼学院创立的宗旨,虽说是为所有族群提供公立大学和昂贵的私立大学以外的升学选择,但华社以行动和思维证明,优大和拉曼学院是以华裔子弟为主的学府。
现在,优大被昌明政府追收8300万令吉的税务和罚款的课题,开始在华社发酵。优大的经营开销,大部分是由“优大教育基金会”提供。优大教育基金会有免税资格,但优大在接受基金会资源时又被征税,到底内陆税收局是以什么心态看待优大?
优大是非盈利机构,获得的拨款或捐款,都是用在学府的运营、扩展和提升等。政府向优大征税,就是与大多数华裔子弟就读的学府争夺教育资源。多可笑的行为,昌明政府身为人民的委托者,在获得多数华裔支持后,非但没有特别增加补贴支持,反而与众多华裔子弟就读的优大过不去。
也就是说,个人或企业通过优大教育基金会捐款给优大,培养国家栋梁,还要被财政部拦截部分资金。
华裔选民,在昌明政府眼中,支持希盟或希盟认可的同盟,是板上钉钉的事。希盟与同盟,看准了无论什么情况,半岛的华裔都不会支持国盟。而对于希盟的同盟,即国阵和巫统,华裔最多不出来投票,也不会投给伊斯兰党或土团党来对抗巫统。
向优大开刀,只是向华社开刀的冰山一角。有留意经济和社会学的读者会清楚,若政府执行规划中的油价浮动机制,只津贴贫困的一群,最后被开刀的群体是哪个群体?提高SST,哪个群体受影响最大?征收奢侈税,哪个群体受影响最多?虽然说这些只是揣测,但又太多巧合,很难不让人联想。
而华教方面,2018年前国阵承诺,若加入SPM历史和马来语,则会承认统考;希盟1.0和昌明政府则完全不考虑承认,希盟没有兑现“制度化拨款华教”的承诺、增建华小,除了马华在2018年前成功争取的10+3,一所都没增建。
也就是说,用希盟支持者自己的话说,希盟在华教方面,比马华更加“卖华”。笔者强调,这不是笔者的看法,笔者不认为希盟“出卖华社”,但用希盟支持者一贯冠于马华的称号,希盟的做法似乎可以完美的对号入座。
笔者要表达的是,昌明政府之所以向某族群开刀,是因为深知这族群没有其他选择。这篇文章的读者也很无奈和愤怒。但政治事实归政治事实,一句话“难道你要国盟执政?”就带过了。华社还是得向政治现实低头,忍着无奈过日子。
笔者认为,把语境(context)套在个人方面。首相安华绝对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笔者再抛出一个更为激进的说法:巫统的阿克马、阿末扎希等,都不是种族主义者。个人角度,安华也好,阿克马也罢,都没有看低华人,没有不喜欢或讨厌华人。阿克马在本身的马六甲选区,把华裔照顾得妥妥当当。
这些马来领袖要面对的是更为广大的马来选民。马来选民和华裔选民的蜜糖,皆是对方的毒药。安华在做出亲巫裔、向华人“开刀”的政策时,与阿克马不谋而合,都是为了更广大的马来选票。
在清真认证课题上,华裔都认为郭素沁的言论正确,安华却批评郭素沁,阿克马更是言语上羞辱郭素沁。大家都对阿克马感到愤怒,但为何没人问,何以首相不是站在郭素沁这一边?这就是政治现实。若不要心中认为更激进的国盟执政,则要忍受昌明政府,对部分族群“开刀”。
优大在追税课题上是被“开刀”的对象。笔者期望,内阁成员至少在教育课题上站稳脚跟,不要让种族议程以改变现状的方式侵蚀学府。其他的华社都能妥协,但是请不要抢夺华裔子弟匮乏的资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