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5:00pm 12/10/2024

殡葬

产业链

敛财

星期天头条

黑心“慈善”

殡葬

产业链

敛财

星期天头条

黑心“慈善”

用诈将心偷(四) | 捏造悲情故事要求捐棺 黑心“慈善” 搬尸敛财

“死者为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逝者应得到尊重,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然而这份对逝者的敬重,却成为不法分子的工具。

独家报道:林佳香
摄影:陈启基

ADVERTISEMENT

“死者为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逝者应得到尊重,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然而这份对逝者的敬重,却成为不法分子敛财的工具。

近年来,一些假慈善团体利用无人认领的遗体,在社交媒体编造虚假信息,巧妙利用民众的同情心,大肆骗取捐款,其行径令人发指。

据调查,这些所谓的“慈善团体”通过空手套白狼的手法,以协助院方处理那些无人认领的尸体的名义,然后打着为往生者办理一个体面的丧礼为由在社媒平台筹款,一次估计可以筹到2万至3万令吉,但实际用以处理往生者遗体的开销只是所筹款项的零头。

资深殡葬从业者梁先生(化名)向专案小组表示,“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团伙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从医院到运送尸体的司机,再到殡葬服务的承办者,每个环节都可能涉及腐败和不法行为。”

梁先生透露,不法分子盯上了无人认领的遗体,他们甚至收买运送尸体的司机,将遗体提前转移到一个布置成灵堂的地点拍摄丧礼照片来诓骗捐款的民众,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大肆宣传,声称资金短缺,无法为这些“可怜”的死者处理身后事,所以向社会募捐。

变卖政府免费棺木

他说,有者甚至将政府提供的免费棺木私下出售,再从中赚一笔。

梁先生解释了这些假慈善机构的运作模式,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敛财,成本极低,利润却极为丰厚。

他说,实际上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包括棺材和火葬费等。而假慈善团体几乎不需要额外支出,只需简单搭建一个灵堂,拍几张照片,再编造一些感人的故事,就可以轻松骗取大量捐款。

“这些灵堂和法事道具可以重复使用,所谓的‘杂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这些假慈善机构来说,无人认领的尸体越多,他们能够编造的故事就越多,骗取的善款也就越多。”

梁先生坦言,这种骗局背后的利润十分可观,一次诈骗至少可以净赚2万令吉以上。

Fz100456361863 A31740761
薛富丰指出,根据脸书资料,善心驿站连基本的简介都没有完善就到处行骗。(受访者提供)
假意捐棺认领无名尸

由于医院会把一定期限内无人认领的遗体交给愿意捐棺的宗教团体代为进行火化,让一些假慈善团体找到敛财的机会。

梁先生揭露,这些假慈善团体会通过收买运送尸体的司机,在尸体领出后先将这些无人认领的尸体转移到其他地方,搭建简陋灵堂以拍摄办理丧事的照片,再由司机将遗体送往火化。

他指出,之后这些假慈善团体会伪造死者的身分或死亡证等,再编造悲惨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求助信息,声称这些无人认领的死者生前遭遇了种种不幸,博取公众的同情,进而骗取捐款。

利用大众善心私吞捐款

“出于对死者的同情和慈善事业的信任,许多民众解囊相助,希望帮助这些‘无家属、无身分’的死者得到一个体面的安葬,殊不知捐款被假慈善团体私吞了。”

他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殡葬行业的监管力度,特别是针对无人认领尸体的处理过程,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定,防止不法分子钻空子。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全民的防骗意识,避免类似骗局的发生。

星期天頭條/非法募捐課題專訪薛富丰 記者:林佳香 攝影:陳啟基
薛富丰(右)及张俐凤受访时指出,捐棺诈骗案在我国越来越泛滥,然而却没有执法单位对他们采取制裁行动。(陈启基摄)

独家报道:林佳香
摄影:陈启基

在华人社会,捐棺被视为积德行善的慈善行为。华裔不仅为自己的族人筹措殓葬事宜,也将善举延伸到无依无靠、客死他乡的外劳,帮助他们整理遗体,穿上寿衣,送至火化场,最后骨灰撒入大海。这原本是功德无量的善举,不料成为贪念者的敛财之道,尤其踏入后疫情时代,捐棺诈骗案件日渐增多。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马华堂)署理总会长兼会员福利及公共服务局主任薛富丰接受《》采访时指出,民众深信捐棺能积德,因此只要看到一张“亡者”照片,再配上感人的故事,就有不少人愿意捐款,为自己积功德,骗子就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牟财 ,屡屡顺利得手。

薛富丰与公共服务局调查员张俐凤多年观察发现,捐棺诈骗起源可追溯到2018年,2020年疫情爆发后情况恶化,甚至出现同一张逝者照片被多次利用的情况。

薛富丰指出,捐棺骗局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较为常见,即骗子盗用照片编造虚假故事博取捐款,这些虚假信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许多网民因缺乏辨识能力而上当。

“一些网民发现这些故事不实,如照片并非自己家属或被盗用,但即使揭发诈骗,但骗局还是层出不穷。”

勾结贿赂获取遗体

相较之下,第二种模式则是更隐蔽复杂。不法分子专门承包养老院的孤寡老人的遗体,通过网络募捐,以老人生前无人照顾、需要社会援助办理体面殓葬为由,要求公众捐款。

薛富丰透露,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类诈骗早已形成灰色产业链,殡葬业者与医院某些人、执法者、养老院等机构勾结,通过贿赂等手段获取遗体,再利用遗体发起虚假募捐。

星期天頭條/非法募捐課題專訪薛富丰 記者:林佳香 攝影:陳啟基
薛富丰指出,一场体面的葬礼只需要不到5000令吉的费用,却能被诈骗分子以数倍的价格要求对外筹款。(陈启基摄)

“殡葬业者与院方人员形成一套‘默契’,当有孤苦伶仃老人去世,他们就会迅速处理遗体开始募捐。”

他指在疫情期间,由于所有遗体不能进行传统的超仪式,殓葬费用一般是2500至3000令吉之间。疫情后费用虽然上涨,但通常不超过5000令吉。然而,诈骗分子夸大实际殓葬费用,声称需要数万令吉才能让逝者“体面”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结果筹款额远超过殓葬实际费用,而账目则是一片混乱。

薛富丰举例,实际费用仅5000令吉,有关方面则筹集了5万令吉,也没有公开支出账目。

星期天頭條/非法募捐課題專訪薛富丰 記者:林佳香 攝影:陳啟基
张俐凤指出,民众可以到网络骗子名单和网卖骗子名单等专页,了解诈骗手法及资讯。(陈启基摄)

张俐凤指出,为了让骗局看起来更为可信,骗子甚至自导自演,率先捐款带头。“他们通过小额捐款引导他人相信募捐的真实性,其他人见到便以为是真实募捐。”

她强调,尽管许多骗局已被揭露,但相关部门未采取足够的行动,导致类似事件屡屡发生。由于法律漏洞的存在,殡葬业者和不法分子频频逃脱法律的制裁,使得这类诈骗活动愈发猖獗。

Fz100456361863 A31740759
张俐凤指出,民众可通过生气的表情来观察,捐棺的帖文是否是假冒的。(受访者提供)

几年前,一名缅甸女子在马来西亚生活困苦,最终带着两名年幼的孩子自杀身亡,由于他们的身分未能得到确认,遗体被归类为无人认领尸体,按照规定,应由相关宗教部门处理火葬。然而,假慈善机构得知此事后,收买了负责运送遗体的司机,在遗体送往火葬场前秘密转移和利用来骗取捐款。

资深殡葬从业者梁先生(化名)在提起这个事件时仍然忿忿不平,他表示,“这些假慈善机构不仅仅利用遗体骗取一次捐款,而是将母子3人的遗体分别处理,编造出不同的悲情故事来骗取捐款。”

梁先生愤慨指出,假慈善机构将这名外劳和两个孩子的故事分成三个个案分别处理,声称外劳因病身亡,两个孩子分别编上无国籍身分和被遗弃而过世的故事。

“更为狡猾的是,他们不是一次性发布所有求助信息,而是分成几周陆续发布,尽可能让更多公众因出自同情心而捐款,估计骗取的捐款至少高达10万令吉。”

他指这样的骗局在业内并不罕见,但由于团伙行事隐秘,加上利用了人们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往往很难被察觉。

应了解受捐对象信息

梁先生希望通过这次的曝光,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促使有关部门加大对假慈善机构的打击力度,保护公众的善心不被滥用。

他也呼吁民众在行善时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

他建议,若有意捐款,最好选择通过正规的慈善机构,并尽量了解清楚受捐对象的背景信息,避免因善心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陷入“好心做坏事”的困境。

无人认领遗体交宗教团体处理

根据卫生部官网阐释处理无人认领尸体的标准作业程序,当局尽了一切努力仍未能确认尸体身分;或者确认尸体身分后,无法找到或联系上死者的后人亲友,才会被归类为无人认领尸体,由院方负责处置尸体的殡葬事宜。

非穆斯林遗体的处理流程很明确,首先遗体会被保存在医院的停尸间,最长可达14天。在这期间,医院和相关部门会尝试通过公开渠道,如联系死者的亲属、向警方报备、通知国民登记局或相关大使馆等,确认死者身分后联系其亲友。

如果在此期限内未能确认身分或找到死者的亲友,医院会把遗体移交给愿意捐棺的宗教团体代为进行火化。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会员福利及公共服务局整理了网上施棺诈骗的流程和特征。

-策划活动:以帮助“无力支付葬礼费用的家庭”为名,设计一场虚假线上筹款活动。

  • 编造故事:虚构家庭丧亲,失去经济来源陷入困境,向公众筹集葬礼费用。
  • 伪造照片和视频:盗用他人家庭照片、病人照片,甚至葬礼场景;有时冒充丧亲者,利用他人身分进行虚假互动,建立情感联系。

-通过线上平台传播筹款信息,在社媒发布“催泪”内容,附上伪造的故事和照片。

-宗教活动:假称寺庙、教堂等宗教组织进行施棺活动,为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殓葬服务。

-慈善机构:冒充本地或国际有名望的慈善组织,甚至伪造这些机构的标志和证件。

-倒数或限时筹款:声称捐款活动“即将结束”,或葬礼已安排但经费不足,迫使公众迅速行动。

-情感压力:频繁更新“受害者家庭”的紧逼状况,如“今晚筹款未达标,葬礼将无法进行”等煽情内容,请公众也感心急。

-制造虚假故事:声称病人病情恶化、家庭破裂、孩子失去父母孤苦无依等。

-伪造反馈:发布虚假的感谢信息,如“感谢某某的慷慨捐赠,我们离目标又近一步”,增加活动的可信度。

-银行转账:要求款项直接转账至个人或所谓“慈善组织”的账户。

-电子钱包:提供电子钱包账户,方便快速捐款。

-合法筹款平台:利用合法的筹款平台把筹款包装成很正规。

-呼吁转发:鼓励公众在社交平台分享筹款帖,借助网络名人或影响力较大的账号宣传。

-假评论与支持:伪造大量虚假评论,假装许多人参与捐款。

-筹款达到预期目标,筹款页面迅速关闭、删除社交媒体账号,切断所有联系,捐赠者发现时已无法联系他们,捐款也无从追回。

需要警惕的施棺诈骗特征:

1:情感操控:过于煽情的故事,尤其伴随大量悲惨图片和视频。

2:身分模糊:筹款发起人身分不明,或背后机构信息不详。

3:多渠道捐款:要求直接转账至个人户头,尤其是使用银行转账或电子钱包。

4:紧急筹款:如果一个筹款活动在短期内要求大量资金,且施加紧迫感。

5:透明度不足:无法详细说明款项用途,或提供财务报告,活动缺乏透明度。

防范措施

1:核实活动真实性:捐款前通过各管道查证,确保活动和发起人的合法性。

2:选择可信赖的平台:通过知名、可靠的筹款平台进行捐赠,避免直接向个人账户转账。

3:与家人朋友商量:捐款前与身边人商量,谨慎判断筹款活动的真实性。

4:举报可疑活动:遇到疑似诈骗,应及时向相关平台或当局举报,如马来西亚网络安全中心(CyberSecurity Malaysia)。

5:加入反诈群组或专页:中华大会堂成立网络骗子名单及网卖骗子名单2个专页,分享常见骗局手法。

相关文章:

用诈将心偷(五)| 受助者仅获小部分捐款 慈善机构 逼签“阴阳合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