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盛頓14日綜合電)世界銀行發佈的最新報告披露,全球26個最貧困經濟體在面臨2006年來最沉重的債務負擔。
法新社和路透社報道,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銀行表示,這些國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約40%,他們的政府債務目前平均佔去GDP的72%,是近18年來最高水準。
ADVERTISEMENT
與此同時,它們獲得的國際援助佔據經濟產出的比例已降至20年來的最低水準。
世銀副首席經濟學家高斯在聲明中表示:“低收入經濟體可以且必須為自己做很多事情,這些經濟體也需要來自國外更強有力的幫助。”
世銀表示,低收入經濟體在冠病疫情期間大量借貸,導致基本赤字增至三倍,還說許多國家無法“完全消除”這些赤字。
全球26個最貧困經濟體中有近一半現在發現自己陷入債務困境或面臨高風險,這個數字是2015年的翻倍。
研究報告中的大多數國家都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從埃塞俄比亞、乍德到剛果,名單中還有阿富汗和也門。
報告指出,26個最貧困國家中有三份之二不是陷入武裝衝突、就是因為體制和社會脆弱性而難以維持秩序,抑制了外國投資和幾乎所有出口商品,使它們經常面臨繁榮和蕭條的循環。
世銀表示,這些經濟體2022年從多邊組織獲得的所有發展援助,其中“近一半”是由優惠貸款機構國際開發協會(IDA)提供。
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吉爾表示:“當世界上許多國家不再支持最貧困國家時,國際開發協會已成為最貧困國家的主要生命線。”(中央社)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北京27日综合电)“写字能当饭吃吗?”从5岁接触书法开始,这个疑问就一直伴随着陈曌成长。如今,这位31岁的武汉小伙不仅靠写字养活了自己,还用7年时间和父母一起还完了2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220万令吉)的债务,自己也开办了艺术空间推广书法艺术。
陈曌出生于武汉汉正街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岁时,父母让他学书法陶冶情操,也不忘叮嘱他:“书法可以冶情,但不能当饭吃。”
逐渐喜欢上书法的陈曌并不这么想,高考填报志愿时,他第一次和父母发生了争吵。父母觉得搞书法没前途,养活不了自己,要他报商科,而他坚持要继续学习书法,最后如愿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陈曌的父母曾摆摊卖服装,逐渐发展成拥有200多人规模的服装工厂。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工厂在2016年破产,欠下了2000万元的债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陈曌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决定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大学毕业后,陈曌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开设了一家小书法工作室。起初,他通过教授书法课程积累了一些收入,但随着生意逐渐扩大,他意识到需要更大的突破。2016年,他在法国旅游时发现当地对中国书法文化非常感兴趣,他因此还受邀到法国一所学校教书法。
回国后,他开始专注于书法教学,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镜像教学法。这种方法不仅吸引了大量学生,还使他的书法工作室迅速走红。
为了偿还父母的债务,陈曌几乎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书法事业中。他每天早上8时开始上课,直到晚上11时结束,中午仅休息一个小时。即便如此,他还抽出时间创作文创产品,并通过线上平台销售书法作品。几年下来,他的书法毛笔年销量达到3万支,同时开设的线上课程也吸引了大批学员。
2022年,陈曌进一步拓展业务,开办了一家集书法、茶艺、瑜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尽管这一尝试在2022年下半年因市场波动受到影响,但他并未放弃。经过不懈努力,他在2024年9月终于完成了对父母债务的偿还。
陈曌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的巨大潜力。他的故事不仅激励了许多年轻人追求梦想,也引发了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
一直以来,陈曌严控教学规模,将每堂课学员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现在我教授书法,并非一味为赚钱。”他解释,希望能遇到一些和他一样发自内心喜欢书法的人,能一起交流书法的心得,共同提高。
陈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国书法文化。同时,他也提醒年轻人,在面对家庭困境时,应勇敢承担责任,用智慧和毅力书写人生新篇章。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