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似良好的氛围下,马来西亚有望第三度经济起飞,但仍然需要重要的主观因素的配合才能成事。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仍是以农业为主轴,进入70年代后就开始转型,政府大力发展工业,尤其轻工业替代进口的制造业领域取得显著成长,这是我国第一次经济起飞。
ADVERTISEMENT
尽管有些人不认为这一波的经济成长是经济起飞阶段,除了1975年之外,整个70年代均取得近双位数的经济成长,因而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的第一次经济起飞。尤其1973年取得11.70%和1975年获得11.50%的历史新高纪录。
第二次经济起飞发生在80年代末,马哈迪政府致力于重工业发展,同时也放宽限制吸引外资进驻,1988年至1995年均取得超过9%的经济成长率,1996年更突破双位数达到10%。
但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也是大马缺工的年代,劳力严重不足,只能引进外劳,导致今天尾大不掉的局面。
90年代的大马经济奇迹因1997亚洲金融风暴而终结。人力素质不到位、农业和制造业过度依赖廉价外劳,导致政府的工业化进程受挫。
马哈迪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拒绝国际货币基金(IMF)的援助计划,并将美元兑换马币的汇率锁定在1美元对3.8令吉。虽然短期内稳住了外汇市场,但中长期也抑制了缺乏绩效的企业自然淘汰速度。
政府的干预措施动用国家资源去拯救缺乏效益的朋党企业,因而进入21世纪,国家财政大幅依赖石油和棕油出口的收益,制作业的贡献仍在其次。
2022年团结政府执政,经济开始好转。2024年第二季取得5.9%的成长率。安华上任首相以来就积极招揽外资,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国际大厂家开始大手笔的往马来西亚设厂,通胀也有效的被控制下来,失业率也较之前降低,长时间被低估的马币开始反弹。
当然,马来西亚受外资青睐的原因是中美贸易战之下带来的意外收获。国际电子业厂家在中美博弈下,必须在中国以外地区寻找一个能够回避美国课税的新基地。拥有良好基础设施与高素质人力,以及与中美建立友好关系的马来西亚自然被相中。
在看似良好的氛围下,马来西亚有望第三度经济起飞,但仍然需要重要的主观因素的配合才能成事。
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持续性的发展,政府扮演了守护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法律上完善,在制度上建全,减少企业间交易的成本,以优惠措施诱使投资者进行研究与发展。反之,倘若政府过度干预,将会抑制私人企业投入研发的意愿。
马来西亚政府最不缺的就是政策的拟订与规划发展大蓝图。目前政府手上至少有以下几个政策:昌明大马经济框架(持续发展、良好治理和种族和谐);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国家能源转型大蓝图(绿色转型),以及2035年土著经济转型计划(土著经济转型,注重执行效率,不边缘化非土著)。经济能否第三度起飞?要看这些政策能否落实。政府应多扮演守护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少一点干预者的思维。
客观来讲,我国经济的潜力巨大,过去一直碍于制度所限,只能期待现有政府守护促进,才有望再次展翅高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