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看了三部宮藤官九郎編劇的日劇,其中兩部還是重溫。都不是新劇了,除了《我家的故事》是幾年前瘟疫蔓延時的作品外,另外兩部——《虎與龍》和《流星之絆》——單從劇中演員當時的年齡和使用的手機判斷,都是十多二十年前的劇了。
不過,這篇只想先談談《我家的故事》和《虎與龍》。這兩部相隔約20年的日劇有幾個共同點:兩部的主演都是長瀬智也,搭檔西田敏行;都有一項日本傳統表演藝術作為貫穿全劇的要素;兩部劇都可以看到另一個完全不搭調的元素和傳統表演藝術的碰撞。
ADVERTISEMENT
《虎與龍》裡,長瀬是個因為雙親被殺害,12歲開始被黑幫老大收養的黑道分子,日常工作就是帶著老大的親生兒子——將來要繼承黑幫事業的少爺——向欠款人追討債務。這個黑道混混成日板著一張兇狠的臉,說話極之無趣,他對此也有自覺。
某日去向欠了老大400萬日圓的落語家林屋亭Don兵衛討債時,他無意間闖進了落語劇場,聽了Don兵衛的落語表演,久違地大笑了一場(落語是單口相聲;雙人相聲在日本被稱為“漫才”)。從此他對落語產生了莫大興趣,他想學怎麼有趣地說故事,於是向沒錢還債的Don兵衛提議:每個月以10萬日圓的學費教他一個落語段子,然後再用那個10萬日圓分期付款還債。
就這樣,原名“虎兒”的黑道混混拜了師,還住進了師父家,得到一個藝名“林屋亭小虎”,開始了白天學習和表演落語;晚上凶神惡煞去追債的雙面人生。
第一集交待了主要人物的背景後,接下來的11集,每一集都有一個從江戶時代(1603 – 1868年)傳下來的古典落語段子為主題。我覺得編劇很厲害的是,以古典故事為楔子,引出小虎與身邊各種人物的故事和恩怨情仇——小虎要學古典段子,到後來在臺上講的卻總是周邊人物的故事,可是最後又可以很完美地以古典段子的總結收尾。
比如,其中一集的主題是題為《貓碗》的段子,說的是江戶時代的奸商,從不識物品真正價值的人手中廉價買下古董器具,再以高價轉賣。奸商某日到茶屋喝茶,注意到茶屋老闆竟然用一個古董碗喂貓。於是他向老闆提議,以3兩的價錢收養小貓。老闆答應並收下錢後,奸商以“貓換了飯碗就不吃飯”為藉口要把古董碗一起帶走。
老闆不答應:“這可是價值二三百兩的繪高麗梅缽呢。”
奸商繼續裝傻:“如果這碗這麼貴,你為什麼用它喂一隻髒貓吃飯?”
“說來奇怪,我用這個碗喂貓時,有時還能以3兩的價錢把貓賣掉呢。”
故事互相關聯
這樣一個古典段子,編劇借它帶出的是Don兵衛的次子龍二的故事。龍二因為被前輩刻意刁難,在臺上出糗後放棄落語,明明很喜歡卻因為難堪的過去而逃避。之後在小虎和其他人的鼓勵和誘導下,終於重回落語舞臺。我覺得,比借古諷今更有創意,更有趣呢。
而且,開始看似獨立的故事,到最後會發現它們其實多少都是有連結的。小虎雖動不動就說要把人丟進隅田川(位於東京的一條河),內心卻是個細膩又溫暖,極重情義的人。也因此而讓自己退出黑道,成為“全職”落語家的路更添波折。
每一集的尾聲,小虎和Don兵衛都會在吃茶店見面,各點一份蛋包飯後,小虎就會恭恭敬敬地交上當月的學費;再秒變臉從徒弟變身“大耳窿”,兇巴巴地討回那10萬日圓。師徒倆這個“儀式感”實在太好笑。
寫到篇幅之限都還沒來得及寫《我家的故事》,只好留待下期繼續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