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大家陷入深深的無奈和焦慮時,化著誇張妝容、梳著浮誇髮型,口操半鹹不淡的客家話一本正經播報新聞,調侃諷刺時事的客家主播“吳德嫻”闖入人們的視線。
搞笑又逗趣的視頻傳遍社交媒體,不僅為當時人們的苦悶生活帶來一絲趣味,甚至還吸引一些觀眾自發學習客家話。
ADVERTISEMENT
然而,不管是成為客家語Icon,又或者讓客家話看起來很有趣好玩,進而促使人們學客家話,實際上源自於Meeki美錡的無心之舉。
美錡生於1988年,7歲前與婆婆住在森美蘭州瓜拉格拉旺(Kuala Klawang),雖然身處客家語圍繞的地方,但當時多講華語運動在推行,考慮到孫兒7歲要到柔佛上學,婆婆便有意用華語跟孫兒交談。
“她不跟我們講客家話,但在耳濡目染下我們都聽得懂。一直到MCO的時候,才正式講客家話。”
既然客家話從未在其常用語名單內,何故拾起並且作為節目內容的語言“為難”自己?
她笑說,學客家話的其中一個契機是在數年前,婆婆讓她幫忙主持一場客家會館的鄉親活動,當她站在臺上懷抱著歉意表示自己不會客家話後,臺下一名長輩對此感到不滿,甚至在報章專欄點名抨擊,對於客家話的傳承問題深表失望和難過。
“婆婆超級生氣,她說是她沒有跟孫女講客家話,孫女又怎麼會學到客家話?覺得對我不公平,還去跟該長輩理論。”
這段插曲在她心裡埋下種子,讓她誓言有一天要學會客家話,再回到舞臺上主持節目。
而這顆種子就在2021年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因為“太得閒”,創造出“吳德嫻”
2021年7月,疫情還在蔓延中。
彼時美錡賦閒在家無所事事,那段時間看新聞,對於某些政治人物發表的言論感到無語。就在確診人數破萬那一天,和同住的妹妹交談時靈機一動,從衣櫥裡扒拉出主播的服裝,自己化妝造型,掛好綠幕、開機錄製。
從清閒不已的美錡,到客家新聞搞笑主播“吳德嫻”(客家語“不得空”之意),全程只花了4小時。
“真的很突然,就是一睡醒就想到‘吳德嫻’這個名字。”
“因為新聞全部都不開心的,我想要用另外一種方法,讓大家看了雖然是事實,但感覺會輕鬆一點點。所以我就想到可以嘗試用客家話。”
凌晨12時上傳好視頻,隔天睡醒收到友人的信息,驚覺她的視頻已經大規模擴散和轉發,大受觀眾好評,“吳德嫻”一夜爆紅。
從最初的幾個視頻能看出,她的客家話並不熟練,隨後漸入佳境,進步非常顯著,這就不得不提背後功臣──她的婆婆“阿蘭姐”。
“一開始不太會講,只會最基本的‘吃飯’、‘做什麼’,要用客家話來播報新聞是有難度的。”
她藉助線上客家語詞典《薪典》查詢發音以外,還有婆婆這強而有力的外援,堪稱“會行走的客家語詞典”。
“比如像一些所謂的俚語是詞典沒有的,我就會馬上打電話給婆婆。”
在這過程中,她發現方言來到馬來西亞後會融入本地元素,比如“大家”(Tai Ga),她詢問婆婆時得到的答案是“Sama Yin”(即全部人之意),但實際上“Sama”是馬來語“Semua”的變調。
“這是本地客家內容的精髓,因為本地客家人聽了就覺得很有親切感。”
她做內容的原則是避免使用粗口,因此部分詞彙如“博雅太郎”(Bo Nya Tai Lang),在未釐清語義之前絕不敢使用。
後來她從一名馬大語言研究所的研究生,也就是她的客家話顧問處得知,原來“博”是生病之意,“雅”即你,“太郎”是冷到極致的意思,總的而言,是詛咒對方生病發冷。
雖非髒話,卻也非好話,慎用哦!
學方言不能太苛刻,只會澆滅學習熱情
原本抱著好玩心態的無心之作火爆後,如同電影《蜘蛛俠》裡的經典臺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她被動地成為“客家Icon”,有人看她的視頻圖個樂呵,那就有人認真看待。
“我會遇到兩類人,一類人會覺得很有趣,即使聽到我講錯了,會發私信給我糾正讀音,就是一種互相學習的過程,因為我的臉書比較多年長的粉絲嘛。”
“另外一群就像老師一樣,把我視為真正的主播,對我每一個字都非常講究。他會覺得我承擔客家傳承的任務,所以發音必須標準。”
甚至有的觀眾會將她唸錯的每個字一一羅列出來私信她,認為她做內容應該考究,確認無誤才去做,這讓她倍感無奈和些許委屈。
“我真的非常不認同這種想法,我覺得自己是客家話初學者,我在學一門語言的同時剛巧想做一個內容而已。”
她坦言,當下她的初衷並非傳承客家語,或把客家語年輕化,只是純粹覺得客家話很親切。“我當時又很想家嘛,覺得講客家話親切又好笑,有一種喜感。”
“所以我就跟那個老師對話,表示我知道他也講得對,但也希望他不要對我太苛刻,因為我覺得現在年輕人不太想學方言,最大原因是一旦說錯就會捱罵。”
她感嘆,若是幼童說方言發音不標準,可獲得長輩寬容以待,但二十多歲至30歲才剛開始學方言的成年人,往往一張嘴就遭到無情打擊,屢屢收穫“不會講就不要講”,“講不準就不要講”等回應。
這一盆盆冷水很容易澆滅掉年輕人想講方言的熱情。
“可能長輩只是無心開個玩笑,但就很掃興,讓對方變得不敢講。”
客家話的分支眾多,她的婆婆是梅縣客,但為什麼她選擇惠州客作內容的語言?
“我比較聽得懂惠州客,而且我接觸到的惠州客比較多,因此吸收得很快。”
巧合的是,如今她住在沙登,亦是以客家話為主要溝通語言之地,她笑言大概是祖先的安排,從老家到吉隆坡仍離不開客家人聚居的環境。
“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我是那種初次見面說什麼語言,之後就會跟對方說什麼語言的人,所以我儘量認識新的人。”
“如果(沙登)那些叔叔阿姨先跟我說客家話,我一定會以客家話回覆。就算講不準,他們也不會嘲笑我。”
她認為,有時候要是想學會一種語言,比起熟人教導,不如與陌生人學習的成果來得好,因為陌生人反而比較寬容。
多語言是我們的驕傲,用新媒體推廣客家文化
雖然再三強調她的初衷並非推廣客家文化,但最終仍被動地成為“客家Icon”。
許多客家文化相關的活動向她發出邀請,無意塑造出來的“吳德嫻”為她帶來許多商機,有粉絲反映因為看了她的視頻開始學習客家話等等,這讓她認真思考能利用新媒體為推廣客家文化做些什麼?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覺得很可惜,我跟客家公會沒有聯繫,不然我可以做更多東西。”
她的內容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亦頗為受落,因此她給自己定位並非教育者,而是啟蒙者。比如她經常將流行歌曲改成客家版,當年輕人看到時,進而對她所用的語言產生好奇。
“就好像小孩,如果看英語內容較多,就會講英語一樣。我想我會比較想往這個方向去做。”
多語言環境一直是馬來西亞人的優勢,也是我們的驕傲,如果就此失去掌握多一門語言的機會豈不可惜?
無論是哪一門方言,不妨大膽地學起來吧!
相關報道: 【客家話傳承/01】從沙登新村看客家話的生死存亡! 【客家話傳承/02】搶救客家話──共創客語環境,讓下一代開口說! 延伸閱讀: 馬來西亞式華語,像一道獨特又多料的Rojak 標準華語vs口語式華語,大眾傳播的語言演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