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學海

|

學記

|
發佈: 1:51pm 23/10/2024

學海

學生記者

徐凱

營火會

13179

星洲日報《學海》

第26屆全國學記營

回巢夜

學海村

《學海之歌》

《記·再憶起》

【全國學記營 | 專輯(下)】歷屆學記相聚 分享 回憶 展望 青春召喚 熱情不滅

圖文:顏彗馨 J32102 、黃暐雯 J3002 、黃婉芯 J3646 

由柔佛區學生記者隊主辦的2024年第26屆星洲日報《學海》全國學生記者營,於9月18日圓滿落幕。本屆生活營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成功加強了來自全國各地學生記者之間的交流與友誼。而其中的兩個重頭活動——與營火會,不僅展現了營員們的創造力和團隊精神,更成為此次生活營的亮點。

回巢夜作為本屆全國營的核心活動之一,在營會的第二天傍晚正式拉開了帷幕。回巢夜凝聚了所有歷屆學記及學海之友的心血與情感,這是來自不同屆數、不同地區學記們相聚、分享、回憶、展望的時刻。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歷屆學記、學海之友、工委團及營員們在第二晚的回巢夜進行了大合照。

回到學海村 學記路門牌

回巢夜在副營長阮俊康代表全體工委發表了真摯的歡迎詞後正式開始。他感謝及歡迎每一位學海之友的到來,回到了熟悉的“家”,並讓所有人盡情的享受這場屬於大家的青春盛會。全體人員齊聲唱響了《學海之歌》,悠揚的歌聲瞬間讓現場氛圍變得莊嚴而溫暖,這首象徵著《學海》與全國學生記者深厚情誼的歌曲,彷彿將每個人的心連在了一起。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副營長阮俊康為全國營回巢夜致開幕詞,歡迎各位學記回“家”。

臺鼓技表演震撼開場 清歌雅舞 扯鈴飛揚

隨著活動正式進入表演環節,由柔佛州士乃文揚體育會帶來的臺灣鼓技表演震撼全場。這支表演隊伍以其精湛的技藝和鏗鏘有力的鼓點,瞬間點燃了全場觀眾的熱情。臺灣鼓技不僅展現了民族藝術的獨特魅力,更為接下來的節目奠定了熱烈的基調。

接下來的節目更是豐富多彩。首先,由柔佛州學記林詠欣帶來了一首獨唱,她的歌聲清亮而富有感情,贏得了陣陣掌聲。隨後,本屆全國營的舞蹈組組員們帶來了幽默搞笑的舞蹈表演,以輕鬆愉快的形式活躍了現場氣氛。

民藝扯鈴推廣中心更是帶來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扯鈴表演。表演者們技藝精湛,將傳統扯鈴藝術與現代舞臺元素完美融合。隨著音樂的節奏,扯鈴在他們手中如同有生命般飛舞旋轉,複雜的技巧和花樣讓人目不暇接。高難度的動作引來了現場觀眾陣陣驚呼和熱烈掌聲。

Pédas Dance Crew為觀眾帶來了兩場激情四溢的舞蹈表演,瞬間點燃了全場的氣氛。舞者們以流暢的動作和強烈的節奏感展現了性感火熱的舞蹈風格,令人目不暇接。他們的表演融合了街舞、現代舞等多種元素,不僅展現了出色的舞技,也傳達出強烈的自信與活力。

柔佛州學記黃嘉慧與劉信榮的合唱,更是將觀眾的情感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他們的合作展現了歌唱技巧與情感表達的完美結合,歌聲迴盪在場地上空,觀眾們沉浸在動人的旋律之中。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現場氣氛被徹底點燃,所有人都隨著節奏揮動雙手,沉浸在各種精彩表演的熱潮中,激情澎湃。

徐凱精彩表演 夜光龍震撼人心

Uriah徐凱的表演為現場增添了濃厚的音樂氛圍。他帶來了四首動人的歌曲,其中兩首為他的原創作品,讓人感受到他作為創作歌手的獨特魅力。特別是他的新歌《也許在別的星空》,深情而富有哲理,觸動了每一個觀眾的心絃。在演唱這首歌時,徐凱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理念。在演唱過程中,徐凱特地走下舞臺,走到觀眾席,與臺下的營員們近距離互動。他一邊深情演唱,一邊與現場觀眾握手、拍照,場面溫馨而熱烈。觀眾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這難忘的時刻,為他熱情歡呼。

在回巢夜的最後,柔佛州士乃文揚體育會帶來了震撼人心的夜光龍表演,為整場晚會畫上了絢麗的句號。伴隨著激昂的鼓聲,表演者們配合默契,動作流暢,龍的每一次翻騰、躍動都精準而富有張力,場面極具視覺衝擊力。

柔佛州士乃文揚體育會的夜光龍不僅展示了傳統龍舞的精髓,還通過夜光效果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力,為現代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本地歌手Uriah徐凱為大家獻上了一場美妙動聽的演出,歌聲深情悠揚,直擊人心。

大合唱《記·再憶起》回憶滿滿

柔州學記葉佩瑜、劉信榮和黃嘉慧,改編了柔州學記隊的傳承舞蹈歌曲《鴨梨大》和《偶像萬萬歲》。這兩首歌不僅象徵了大家對彼此的情感與友誼,更象徵了柔州歷屆學記想要傳承的精神。在回巢夜接近尾聲時,所有工委成員齊聚舞臺,一同獻唱本屆全國營的主題曲《記·再憶起》。隨著歌聲響起,活動的氛圍來到了最溫馨的時刻,每個人都在這段旋律中找回了那份屬於青春的回憶與共鳴。

不管是各州的歷屆學記或學海之友,甚至是當屆學記眼中都泛起了淚光,回想起大家一起經歷過的酸甜苦辣。隨著歌聲的漸漸消散,大家的心卻更加緊緊相連,彼此之間的情誼也在此刻更加深厚。《記·再憶起》為回巢夜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也為本屆營會留下了永恆的回憶。

火光升騰 營火會點燃熱情

在第三天晚上的營火會中,本屆全國營營長沈傑康擔任點火儀式的主角。所有營員的目光聚焦在熊熊火焰即將升起的那一刻。當火炬接觸到柴堆的瞬間,火焰迅速蔓延,熊熊燃燒的篝火頓時照亮了夜空,象徵著本屆營火會正式拉開序幕。隨著火光升騰,熱烈的歡呼聲響徹整個營地,點燃的不僅僅是篝火,更是所有營員心中的熱情與希望,預示著接下來一晚的精彩活動將會更加令人難忘。

在營火會的節目環節中,柔佛州學記柯福鑫帶來了一場令人驚豔的單人舞蹈表演。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柯福鑫在火光映照下,展現了他獨特的舞蹈風格,舞蹈動作時而剛勁有力,時而柔美流暢,完美地融合了力量與柔情。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隨著音樂隨機響起,各區代表依次走到篝火旁,帶領全場的人一起載歌載舞,歡聲笑語迴盪在夜空中,篝火映照下的每個人都沉浸在這歡樂的時刻。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工委和營員們圍繞著篝火載歌載舞,不亦樂乎。

篝火環繞 動感歌曲迴盪夜空

營火會的高潮部分,各區代表圍繞著熊熊篝火,呈現了他們精心準備的精彩表演,現場氣氛瞬間沸騰。隨著音樂隨機響起,各區代表依次走到火堆中央,展現他們的才藝和創意。一首首動感的歌曲迴盪在夜空中,大家隨著旋律拍手、起舞,歡笑聲此起彼伏,整個操場洋溢著熱烈而歡樂的氛圍。每當新的一首歌響起,不同區域的代表便輪番上陣,帶動全場一起跳舞、歡唱。無論是活力四射的舞蹈,還是情感充沛的歌曲,每個表演都充滿了個性和樂趣,展現了全國學記們的多才多藝和團結一心的精神。

隨著時間的推移,營火旁的氣氛愈發熱烈,所有人都自發地加入到歌舞的隊伍中。篝火不僅溫暖了大家的身體,也點燃了內心的激情和友誼,歌聲與歡笑交織,成了所有人共同珍藏的美好回憶。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柔州學記柯福鑫獻上了一場令人驚豔的單人舞蹈表演,舞姿優美動人,精彩的表現讓全場觀眾目不轉睛。

傳承舞《鴨梨大》全場歡騰

營火會的最後壓軸節目,由柔州學記帶領所有營員齊跳傳承舞《鴨梨大》,將整晚的氛圍推向了最高潮。《鴨梨大》作為柔州學記的一項傳統舞蹈,節奏輕快、動作詼諧,充滿了青春的朝氣與活力。當熟悉的音樂響起,全場立刻歡騰起來,所有人不分年齡、地區,紛紛加入到這場歡樂的舞蹈中。

在柔州學記的帶領下,舞蹈的每一個動作都整齊劃一,簡單而充滿趣味,充滿了對自由與團結的詮釋。這場全員參與的傳承舞不僅讓營火會達到了情感的頂峰,也象徵著全國學生記者們對這段時光的共同記憶與傳承。篝火在舞蹈的映襯下愈加耀眼,營員們共同揮灑汗水與笑容,迎接著這一刻的完美結局。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營員們紛紛戴上墨鏡,沉浸在這場歡樂的氛圍中,盡情享受屬於他們的精彩時刻,笑聲與音樂交織,整個場面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與朝氣。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營員們興高采烈地與同屆夥伴們拍攝大合照,臉上洋溢著笑容,記錄下這段充滿歡笑與友情的美好時光。

歡聲笑語薪火相傳 譜寫學記青春篇章

2024年第26屆星洲日報《學海》全國學記營的回巢夜與營火會,不僅展示了全國學記的青春風采與才藝,更通過一系列精彩紛呈的表演活動,增強了營員之間的互動與團結。這兩晚的活動成為了本屆生活營的亮點,營員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難忘的時光,也為他們今後的青春記憶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巢夜與營火會已落下帷幕,但營員們心中的火焰依然燃燒,帶著這份熱情與動力,他們將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繼續前行,譜寫屬於他們的青春篇章。

(23/10见报)学海学记专题,七区共用
全體工委在回巢夜的尾聲一同演唱本屆全國營的主題曲《記·再憶起》。

相關文章:

【全國學記營 | 專輯(上)】星洲《學海》第26屆全國營 164學記探索柔獨特魅力
【學記活動】38年並肩作戰 森學記 伴我同行
【學記活動】感恩會拉近新舊情誼 第39屆學記畢業啦!
【學記活動】一日營玩遊戲 探索MBTI奧秘 95學記提升社交能力
【學記活動】甲學記“同理心”理事會 葉稼恩 當選主席

打开全文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9:05am 08/02/2025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LED燈滅,星星卻亮了

在选科阶段,肤浅的我们开始引领他选择出路更广阔的“LED”科系,认为LED总会比太阳月亮星星还要实际和光亮。我向政谊解释,言语治疗学属于冷门学科,男学生和女学生的比例是1:10 ,未来的工作性质也充满了挑战,希望他慎重考虑。

向来听话的大儿子,这一次表现了成熟的智慧。他谢绝了父母的安排,跨越了大众对优秀生的既定印象、眼光和期待,坚定不移地推进他的梦想,选择在言语治疗学发展。他说他想要推广这门学科,帮助有言语障碍的人,特别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们”。

我先生是电脑工程师,我是律师。我们俩都毕业于马来亚大学。毕业后,我们都幸运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接着结婚生子,并各自创业。

日子过得忙忙碌碌,我们没花太多时间监督孩子的课业。在孩子们的求学生涯里,不论是检查书包,或是督促他们做功课,我和先生都是不及格的!孩子们每次遇到功课问题向我们求助时,我们的回答通常是“我不懂”、“问老师”,或者是“自己读”!即便内心感到愧疚,但“忙碌”和“懒惰”的理由,很快就让我们说服了自己。

我们期待孩子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但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却失职了,既成不了孩子们的良师,也成不了他们的益友。

谢天谢地,感恩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好恩师和优秀的朋友围绕下,两个儿子的表现都有中上水平,不至于值得骄傲,但至少没丢人现眼。我们深知没为孩子打好根基,所以不敢渴望孩子成绩辉煌,或将来当个专业人士。

今天想聊的,是我的大儿子政谊。

政谊从小到大都比较文静内向,做什么事情也比别人慢三拍,常叫急性子的我们抓狂。他上了中学后,我们开始担心他的未来。生怕他文静将来难以出人头地,我们便让他上演说班,参加各种生活营;怕他软弱被欺负,我们鼓励他当学长。而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些安排竟是他噩梦的开始(这是他长大后跟我们说的原话)。他当下没有反抗,没有排斥父母的安排,而听话地去参与这些和自己格格不入的活动,让他常处在极度焦虑不安的状态。幸亏MCO行动管制令的来临,回校上课时间不多,慢慢舒缓了他所面对的自卑感和压力。更庆幸的是,这段时期他加入了星洲日报《学海》学记队的大家庭,在那里他找到了阳光与温暖,让他的个性有了很大的转变。

转眼,大儿子中学毕业,还出乎意料的在SPM考试中考获11个A 的佳绩。他的意愿是在医疗领域发展。经过考量,他决定在本地大学升学,就读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先修班(UKM Foundation),也很幸运地获得了马来西亚国库基金奖学金(Yayasan Khazanah Scholarship)。

| 接受言语治疗改变人生 | 

我和许多典型的父母拥有一样的思维,认为考获好成绩的孩子,应该把握机会选择最好的大学、最热门的科系。大儿子的优异成绩,让我心中的“LED”灯亮了起来,开始盘算如何让孩子继承母亲的生意,就读法律系,将来当律师,不然就修读工程系当工程师,修读医学系当个医生……种种老旧的思维促使我们鼓励大儿子选择随手可得的LED科系。然而,最终大儿子勇敢地把每一盏LED关上,选择了让他看到了太阳、星星、月亮的科系——言语治疗学(Speech Language Pathology)。

会选择这门科系,是因为政谊在中学的变声期间,声带出现了一些问题。

政谊从小喜欢唱歌、飙高音。我们一直以他的歌声为荣。上了中学之后,他身边的同学变声了,他的声音却依然没转变。一开始我们还沉醉在他那温柔疗愈的歌声里,没有留意问题所在。后来,大儿子越来越安静,不喜欢说话,我们才开始正视他的声带问题。我们带他见了两位专业的耳鼻喉医生,两位医生都只告诉我们,可能是他的声带发育比较慢,告知我们再慢慢观察。后来就遇上了漫长的MCO,我们也把这件事搁在一边。

直到他中五快要毕业时,我和一位医生朋友谈起这件事,朋友推荐我带孩子去UKM儿科医院做详细检查。当时大儿子已经快要考SPM了,但是我们还是接受朋友的推荐,在UKM儿科医院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从儿科发展专科部门到耳鼻喉专科部门,终于,我们有幸遇见了一位优秀的耳鼻喉医生Dr. Hardip,他发现大儿子在用假音说话,医学上称为“变声障碍性假声”(Puberphonia),所以说话容易累和不舒服。于是Dr Hardip推荐我们去言语科部门。

我记得,当时我们第一次与这位非常资深的言语治疗师Dr Shahrina会面时,我还半信半疑的想,她没有任何医疗工具,只靠聊天,就能改变大儿子的声音吗?然而,只是三四次的实体和视频会面,政谊的声音就神奇地改变了。当时看到治疗效果时,我们一家是多么激动与惊叹。我用“Amazing!Amazing!Amazing!”来表达我对这位言语治疗师的认同与感激。她把身在黑暗角落里的大儿子解救了出来,让他看见光明,找回自信。正因为这段经历,政谊就开始立志要修读这门学科。

政谊(右一)带领大学同学们,拜访曾帮助他的UKM医院言语治疗师Dr Shahrina(左三)。

| 坚持己见追逐梦想 | 

我们对于大儿子的坚定信念,由衷感到佩服与自豪。他引领我们去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要只在乎金钱和社会地位,而是能不能在我们的生命里,善用我们的能力,帮助无助的人,让他们发声、发亮。大儿子的想法,融化了我们顽固不化的封建思维。我们学习从忧心忡忡到全力支持大儿子的选择。我们也深信,有善心的大儿子,加上有国库基金奖学金的加持,未来可期!

套用在报章读到的一段引言:“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大儿子,你是最幸运最棒的!

愿以此文,祝福我们的大儿子政谊,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前程似锦!也鼓励大家,找出生命的意义,活出精彩!

政谊活跃于参与各类活动,是第35届雪隆区学记队的一员,曾担任“饥饿30”活动的财务,并且还曾作为义工参与过HANKidzathon、We & I Art Fest等活动。

【主持人的话】王国刚(星洲日报文教部大专组主编)

本期《学海少年》有些特别,文章不是平日常见的专题采访,而是一位母亲刘彩虹的投稿。

作者诚挚地讲述了孩子的特殊状况,以及身为家长的双亲在照顾他成长时,自己对于育儿理念的省思和转变。孩子的成就固然令人欣慰,但她也从中领悟到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青少年在思想和心智成熟之下,也绝对有能力、有权益去决定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而《学海少年》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正是这一点——青少年也有自己的想法,并愿意燃放青春,将之奉献在追逐理想上。此专版成立以来,报道过许多拥有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能力在回馈社会,向大众传达想法的青少年,他们的表现都很杰出,展现出无穷的潜力。

和彩虹通话中了解到,原来她和孩子都是《学海》学生记者的一员。她说,学记给她和孩子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可说是人生的转捩点。政谊从内向的中学生,成为学记队中的积极分子,后来更成为学记出版刊物《学情记忆》的主编。这让曾经带领学记队的我亦倍感欣慰。

青少年处在人生厚积薄发的阶段,未来对于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拥有无限的可能。加上时代瞬息万变,孩子有全新的人生方向要闯荡,先聆听他们的想法,不急着推翻或否定,方是上策。虽然我的孩子尚未到大专升学的年纪,但这确是此文带给我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