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TIATE.MY莅访本报总部,对我国种族议题展开坦诚交流](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10/initiate-mye88e85e8aebfe69cace68aa5e680bbe983a8efbc8ce5afb9e68891e59bbde7a78de6978fe8aeaee9a298e5b195e5bc80e59da6e8af9ae4baa4e6b581.jpg)
(八打灵再也23日讯)促进宽容和防止暴力倡议(INITIATE.MY)项目协调员希山慕海米指出,根据研究社交媒体及民众对于种族课题反应的观察,我国出现右翼主义崛起的趋势。
他说,此现象自2022年第15届全国大选后被放大,当时该倡议组织便针对TikTok平台进行观察,并将研究结果撰写成报告。
ADVERTISEMENT
“没有多少参与者愿意从安全角度,或它可能带来的潜在暴力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而这些潜伏危机也包括513事件沦为散播仇恨用以拉选票的方式。
他担忧,极右翼意识形态崛起的现象会导致许多议题往极端方向延伸,以及符号暴力的使用,难免使一些种族争端上升至暴力行为,甚至妖魔化其他族群。
INITIATE.MY访星洲总社交流
希山慕海米今日携同另两名INITIATE.MY代表拜访星洲日报总社交流,分别是项目执行官法丽莎和通讯负责人邹翔源,获得世华媒体集团(马)总编辑兼星洲日报总编辑郭清江和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侯雅伦亲自接待。
双方针对我国种族课题进行坦诚对话,包括讨论了政府今年启动的《大马预防与应对暴力极端主义行动计划》(MyPCVE)、《2024年宗教司(直辖区)法案》、轰动国际的GISB儿童之家丑闻、国家安全(特别措施)法令(SOSMA),以及一些涉及伊斯兰改教的案件。
![INITIATE.MY莅访本报总部,对我国种族议题展开坦诚交流](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10/initiate-mye88e85e8aebfe69cace68aa5e680bbe983a8efbc8ce5afb9e68891e59bbde7a78de6978fe8aeaee9a298e5b195e5bc80e59da6e8af9ae4baa4e6b581-2.jpg)
媒体维护社会和谐扮要角
双方认可,本地媒体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同样扮演重要角色。
郭清江向INITIATE.MY代表介绍星洲日报自2018年推出的《我们》专版,无论是严肃地探讨性报道或撰写软性的各族文化故事,都显示本报这些年在促进民族团结的努力。
他不否认,大马种族问题是一道敏感、难解的题,希望未来在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的努力上,也该倡议组织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希山慕海米补充,INITIATE.MY致力于打击和预防极端暴力主义,并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及预防和打击暴力极端主义。他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在这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也表达了团队对人工智能(AI)可能加剧散播和助长仇恨的担忧。
建立数据库监督媒体平台
INITIATE.MY是一个由不同背景、不同种族成员组成的团队,多年来举办多场围绕社会和谐、探讨种族冲突或极端暴力的专题座谈会,目标群众是吸引更多青年参与。
“我们的定位是数据驱动型计划,包括记录马来西亚种族或宗教冲突的案例,以及将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观察到、收集到的资料汇整后,建立一个关于紧张局势和冲突案例的数据库。”
希山慕海米表示,这是一种媒体平台监督,此数据库也涵盖了伊斯兰裁决理事会(Fatwa)的决定。
这些数据不仅可提供学术人士作为研究社会凝聚力、团结和暴力研究的参考,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也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提醒。
![INITIATE.MY莅访本报总部,对我国种族议题展开坦诚交流](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10/initiate-mye88e85e8aebfe69cace68aa5e680bbe983a8efbc8ce5afb9e68891e59bbde7a78de6978fe8aeaee9a298e5b195e5bc80e59da6e8af9ae4baa4e6b581-1.jpg)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5/02/e5a4a7e9a9ace585ace585b1e58dabe7949fe9a9b3e696a5e7be8ee9a39fe58d9ae4b8bb-e2809ce591b3e895bee697a0e585b3e7a78de6978fefbc8ce698afe9a5ae.jpg)
(吉隆坡9日讯)大马公共卫生组织(Public Health Malaysia)表示,华人和马来人的口味其实没有区别,区别在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如果一个人习惯了马来菜,即使他不是马来人,仍会更倾向于享受马来菜。
“所以无论是华人还是马来人,如果他习惯或倾向于某种食物的味道,他就会接受。”
该组织在脸书发文,针对早前一名自称美食评论家的巫裔男子,表示华人和马来人口味不一样,华人不应该评价马来食物的言论作出回应。
帖文中强调,一个人是否喜欢某种食物,取决于自身的饮食习惯,并不会因为是华人、马来人、印裔同胞,就有着固定的“口味”。
“而且,一个人的口味是会变化的,例如一个人可能以前不喜欢吃蔬菜,但现在开始喜欢吃(蔬菜)。
“以前不太能吃辣,后来就吃上瘾了,大脑是从经验中学习,而不仅是由基因所影响。”
该组织表示,一个人的口味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即使一开始不喜欢某样食物,但经过长期的尝试后,很可能就会逐渐爱上。
“摄入健康食材也是如此,曾经觉得无聊的食物,当我们习惯了之后,最终会变成我们的最爱。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的口味不能接受,只是我们还没有习惯而已。”
相关新闻:
视频 | 非巫裔不该评马来菜?美食博主言论掀热议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