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7日讯)柔佛州华人尊长拿督黄匡顺拜访曾祖父黄亚福的祖籍故乡,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还参与了村庄的300周年纪念日宴会,意义深重。
对于黄匡顺来说,这趟旅程是富有教育性的,并让他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根”。
ADVERTISEMENT
适逢村庄的300周年纪念日及重阳节,黄匡顺第二次重返他的祖籍家乡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眼镜村,与他同行的包括堂兄黄匡飞和黄匡强。
黄匡顺在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的专访时说,此趟“回乡”是为了祭祀祖先,也就是他的曾祖父黄亚福,而他是按照传统烧香和纸钱,并爬梯子上到祭坛上香。
他也到太祖母(黄亚福的母亲)麦夫人的墓地祭拜。
实际上,黄匡顺的真实身份是黄亚福的曾侄孙,也就是说,黄匡顺的祖父黄光炎,血缘上是黄亚福的侄儿。
黄匡顺透露,他的祖父黄光炎在9岁时,曾祖父黄永基就逝世,于是祖父被过继给曾祖伯父黄亚福,并从中国广东台山带到新加坡。
黄亚福位于眼镜村的故乡老宅,至今依然保留完好,惟已没有后人长住在那里,仅少数后代回乡时会短暂居住。
黄匡顺于今年3月曾到访眼镜村,当时发现祠堂陈旧,于是决定资助祠堂的翻新工程,但必须保留原貌。
他说,翻新工程从今年6月开始,直至10月初完工,工程包括提升电灯、电扇,重刷砂浆、重新粉刷墙壁,并安装新窗户,让整个祠堂空间顿时明亮起来。
他表示,当地村民也赠送他一幅“光宗耀祖”牌匾挂在祠堂内,上面刻有他的姓名“拿督黄匡顺”及头衔“柔佛州华人尊长”。
黄匡顺说,眼镜村目前大约有500人,但许多年轻人都往城市发展,村里大部分住着的是年长一辈,主要以农业维生。
他这趟旅程是搭乘巴士进村,并在眼镜村一共逗留两天,碰巧也遇上了从美国及纽西兰归来的远房侄儿。
在村庄的300周年纪念日宴会上,共有约300人参与共进飨宴,桌上全是道地的家乡菜,有烧鹅、鱼、虾、叉烧、芋头、蔬菜、鲍鱼炒米粉、汤等等,当中还有村民自己耕种的米,以及村民饲养的鸡,令黄匡顺大赞美味。
宴会上,黄匡顺给在场逾150名60岁以上的长者派红包,象征给村民们送上好运,同时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得享平安及财富。
在场最年长的有黄匡顺的85岁远房堂哥黄悦源。此行黄匡顺也遇上从纽西兰回乡的71岁侄子。
黄匡顺表示,他到访眼镜村时,受到村民以鞭炮和舞狮表演欢迎,村民还在拱门前举起红布条接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海外宗亲回乡省亲拜祖”。
他说,眼镜村的村民主要以粤语四邑话沟通,这也是村民之间惯用的媒介语,而他也入乡随俗使用粤语四邑话与村民交谈。
离开台山后,黄匡顺此行也前往广州市,小画舫斋的主人龚婷和管健嘉,邀请他站在牌匾前,为小画舫斋主持开幕。
小画舫斋是一座艺术画廊,位于广州荔湾区,属于黄亚福约半英亩的大宅的一部分建筑,黄亚福的长子兆楠曾将其作为个人书房。
宅邸的后门通往一个小码头,可直通河边,周围种满了荔枝树,又因这座宅邸位于河湾处,因此该区得名“荔湾”。
自1993年8月起,这座宅邸就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宅邸后院的祠堂至今仍保持着原貌,茶室和餐厅也同样保存完好。
黄匡顺逐一参观这些房间,并坐在里头,试着感受那个世纪的氛围。
黄匡顺也受邀在宅邸内写书法,并使用龚婷特别为他刻制的传统姓名印章,在墨宝上盖了印章。
此行对黄匡顺来说别具意义,不仅让他与曾祖父的同乡团聚,也实地了解及感受当地文化与历史遗产,令他期待未来重游祖籍故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