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利用精神健康問題來逃避刑罰的現象,似乎已經成為部分人規避法律制裁的工具。這種以患有精神疾病為基調的辯護,極有可能在加害者因心理狀態異常,而無責任能力的結論下,刑罰減輕甚至無罪。這不僅損害了法律的公正性,也使到受害者及其家屬未能獲得應有的公道。
古人有“借尿遁”一招,今人則文雅改為“借病遁”。不論政治人物還是平民百姓,“借病遁”這一招似乎屢見不鮮。一些政治人物在罪成獲刑後,就借病以“保外就醫”的名堂,住到舒服的醫院去。而普通人涉及一些傷人或殺人事件時,則往往以精神健康有問題來獲得減刑,或甚至無罪。因此衛生部長祖基菲禮表示要對此嚴加監管,甚至考慮修改法律,其實都是有必要的措施。
ADVERTISEMENT
當下利用精神健康問題來逃避刑罰的現象,似乎已經成為部分人規避法律制裁的工具。這種以患有精神疾病為基調的辯護,極有可能在加害者因心理狀態異常,而無責任能力的結論下,刑罰減輕甚至無罪。這不僅損害了法律的公正性,也使到受害者及其家屬未能獲得應有的公道。
這樣的判刑根據,顯然是建立在刑事案件中,精神健康問題確實可以成為減輕刑罰的考量因素,尤其是在確定被告人是否具備行為責任能力時。然而,由於類似的辯論情況頻繁,讓人不禁質疑精神健康問題,是否已經被濫用成為逃避法律責任的手段。這種濫用精神健康問題的行為“深具破壞性”,因此有必要在趨於常態化之前加以剩止,以防止法律遭到濫用。
儘管法律需要保護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但也必須防止它成為犯罪者逃避法律制裁的藉口。有鑑於此,祖基菲裡指出衛生部將會深入探討此事,並會諮詢法律專家的意見,以多角度審視是否需要修改法律。
但這顯然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因為精神健康問題涉及複雜的醫學和法律知識,而且每個案件的情況又不盡相同。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對現有法律進行適當的審閱,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做出調整,如此才可以有效防止“借病逃罪”現象蔓延。
需知我們的目的是要防止濫用法律借病逃罪者,因此設立更加嚴格的審核機制是首要之舉。只有經過嚴格審查,才能確保僅有真正符合條件的患者,獲得判定為免於刑事責任。其次便是進一步完善對精神健康鑑定的專業標準,強化醫療和司法部門的協調機制,讓檢察單位和法庭不輕易接受無依據的“精神健康”辯護。
事實上,唯有做到強化對精神健康問題的監管,再完善醫療系統與法律體系的協調流程標準作業,才能防範“以病逃刑”的做法變成常態,損害法律的公平性與公信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