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焦点财经

|
发布: 2:54pm 28/10/2024

选民

内群体偏见

选民

内群体偏见

廖志成博士 | 内群体与外群体的较量:多元社会中的选民行为分析

廖志成博士 | 内群体与外群体的较量:多元社会中的选民行为分析

在政治环境中,(In-group Bias)对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内群体偏见指的是人们对属于自己群体的人或组织有更强的认同感,并倾向于支持这些内群体的利益。与此相对,外群体成员则往往被排除在外,甚至受到贬低。这种心理机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决策,也对选民的政治选择和投票行为产生重大作用。

ADVERTISEMENT

在投票过程中,选民通常会根据对某一特定群体的归属感来决定支持的候选人或政党。选民的归属感往往与种族、宗教、语言、职业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内群体认同感让选民更加倾向于支持能够代表他们群体利益的候选人或政党,而不仅仅是依据政策的优劣。

本文将探讨内群体偏见如何在选民行为中发挥作用,并举出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在马来西亚多元社会中的具体表现。

●归属感与群体认同:选民支持背后的动力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内群体认同感在选举行为中的影响尤其明显。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主要由巫裔、华裔、印裔及其他少数民族构成。在这种背景下,种族、宗教和文化认同是决定选民支持哪位候选人的关键因素。选民往往会对那些与自己同属一个族群、宗教或文化背景的候选人产生天然的归属感,倾向于相信这些候选人更能代表他们的群体利益。

种族宗教和文化认同
成支持候选人关键因素

例如,在马来西亚的选举中,巫裔选民通常倾向于支持以巫裔为主的政党,如巫统或伊斯兰党(伊党),因为这些政党和候选人通常主张捍卫马来人和穆斯林的利益。类似的,华裔选民则倾向于支持如民主行动党等较能代表华裔权益的政党。即使有时候这些政党的政策未必能完全解决所有族群的实际问题,选民仍会因为内群体归属感而给予支持。

举个具体例子,在2018年的马来西亚大选中,前首相纳吉领导的巫统在马来选民中的支持依然很强,尽管他受到了一系列贪腐指控。原因在于许多马来选民认为,巫统仍然是最能够捍卫马来人利益的政党。即使反对派强调纳吉的贪污问题,这部分选民仍然选择支持他和巫统,因为他们觉得这与维护自己的种族和宗教地位有直接关系。

●宗教认同与投票行为:信仰连接的力量

宗教在马来西亚选举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由于马来西亚是一个宗教多元的社会,宗教信仰的内群体认同感对选民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穆斯林选民可能会倾向于支持那些明确主张维护伊斯兰教义和价值观的候选人和政党,而非穆斯林选民则可能支持更加世俗化的政党。

例如,伊党在马来西亚的马来穆斯林选民中拥有稳定的支持基础。尽管伊党的政策主张较为保守,强调伊斯兰法律的实施,但对于那些深具宗教信仰的选民而言,支持伊党是因为它能够捍卫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的地位,而不仅仅是出于对政策或经济的考虑。伊党通过这种宗教内群体偏见,成功地将其政治影响力延伸到了马来穆斯林社区。

另一方面,非穆斯林选民通常倾向于支持那些主张多元化、世俗化的政党。例如,在2018年的马来西亚大选中,民主行动党吸引了大量华裔和印度裔选民的支持,因为这些选民希望通过投票反对宗教保守主义政策,并支持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政治环境。

尽管民主行动党的政策也未必完全符合每个少数族群的需求,但这种内群体的宗教和文化认同使得选民认为,支持民主行动党更有利于捍卫他们的利益。

●语言与文化认同:多元社会中的内群体偏见

除了种族和宗教,语言和文化在马来西亚选民行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马来西亚的多元语言环境使得不同语言群体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例如,华裔选民可能会因为语言和文化认同而更加支持那些在竞选中强调中文教育和华人文化保护的政党。

比方说,民主行动党在华裔选民中的支持率一直很高,部分原因在于该党长期以来支持中文教育和华文学校的发展。许多华裔选民认为,民主行动党能够更好地代表他们的文化和语言利益,尽管该党的整体政策主张并不仅限于文化和语言问题。这种文化认同强化了华裔选民对该党的归属感,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将选票投给民主行动党,而非其他政党。

同样,马来裔选民可能会更加支持那些强调马来文化和语言优越性的政党。巫统在多年的政治活动中,始终强调马来语作为国家语言的重要性,以及马来文化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通过这种语言和文化认同,巫统成功将自己定位为马来裔选民的“内群体”,从而获得了长期的政治支持。

●营销与政治:竞选团队如何利用内群体偏见

政治营销团队在设计竞选策略时,深知内群体偏见对选民行为的影响。为了赢得更多选票,候选人及其团队会刻意强化与选民之间的群体连接。

使用“我们”等措辞拉近心理距离

例如,候选人在竞选活动中会使用诸如“我们” “我们社区”或“我们人民”这样的措辞,刻意拉近与选民的心理距离。通过这样的语言,候选人试图让选民感到自己是被代表的一部分,使选民认为,投票支持这位候选人就是在为自己的群体发声。

在马来西亚,竞选团队也经常通过强调共同的种族和宗教认同来激发内群体偏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马来西亚政客在农村地区的竞选演讲中,经常会引用伊斯兰教教义或马来传统价值观。这种策略通过强调候选人与选民的共同信仰和文化,让选民产生一种归属感,从而更倾向于投票支持这些候选人。

竞选广告和宣传材料也通常围绕内群体认同展开。比如,在选举期间,巫统的竞选广告常常突出其为马来人争取权益的历史,以及保护伊斯兰教和马来文化的承诺。这些广告通过强化选民的内群体认同感,使得他们更愿意支持巫统,而非其他政党。

●利用“外群体”制造对立:负面竞选策略

内群体偏见不仅通过正面手段影响选民行为,也可以通过制造外群体对立来强化内群体认同。竞选团队有时会通过描绘“外群体”来强化选民对内群体的依赖和支持。例如,某些政党会通过攻击对手,描绘他们为“外来者”或“不代表本地人民”的形象,从而强化选民对内群体的认同。

通过制造恐惧感拉票

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环境中,这种负面竞选策略同样普遍存在。某些政党会通过强调“外来者”的威胁来强化马来选民的危机感。例如,在关于移民政策的讨论中,某些政党通过反对接纳更多移民,特别是非穆斯林移民,来赢得马来选民的支持。通过这种方式,竞选团队利用了内群体偏见,强化了选民对外群体的排斥感,并增加了对内群体利益的依赖。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种族和宗教问题上。竞选团队常常通过突出竞争对手政党中外群体成员的存在,来激发选民对“我们”和“他们”的区分。这种策略通过制造恐惧感,让选民感到他们的群体利益可能受到威胁,从而更加团结和依赖内群体代表。

●社交媒体与信息极化:内群体的自我强化

在现代信息传播环境中,内群体偏见通过社交媒体得到进一步强化。马来西亚的选民常常通过社交网络获取政治信息,而这些平台通过算法倾向于推送符合用户既有观点的内容。选民通过社交媒体与同群体的成员互动,分享信息,逐渐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回音室(Echo Chamber),强化他们对内群体的认同和对外群体的排斥。

假设支持某特定政党的选民可能会加入支持该党的社交媒体群组或粉丝页。这些平台不仅推送与该政党相关的正面信息,还可能通过传播负面消息抨击对手政党。这种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强化了选民的内群体认同,使得他们更加坚定地支持所属的政治阵营。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群体互动常常会排斥异见,强化内群体的偏见。例如,当某位候选人被爆出负面新闻时,支持者可能会通过社交媒体发起反击,强调外群体的“错误” 或“威胁”,从而使得内群体更加团结。这样的信息流动模式加剧了选民行为的极化,使得不同政治阵营之间的对立更加尖锐。

●内群体偏见与选举策略:抓住选民心理

内群体偏见不仅影响选民的投票行为,还为竞选团队提供了制定战略的有效途径。通过准确识别并利用选民的内群体认同感,政党和候选人可以更有效地争取选票。例如,马来西亚的政党在竞选过程中通常会将重点放在强化选民的种族或宗教归属感上,以此巩固其核心选民基础。

在一些竞选活动中,政党甚至会通过发放印有种族或宗教标志的物品来加强选民的归属感。这些策略看似简单,却在强化内群体认同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当选民感到他们的群体得到了候选人的特别关注时,他们更有可能对该候选人产生好感,并愿意为其投票。

内群体偏见在人类的社会行为中无处不在,而在选民行为中尤为突出。它不仅让选民倾向于支持与自己群体归属感更强的候选人,还通过媒体和政治营销的强化作用,加剧了政治极化。竞选团队若能准确抓住这一心理机制,将内群体归属感与候选人形象相结合,便能在选举中占据有利位置。

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种族、宗教、语言和文化多元的国家,内群体偏见对选民行为的影响尤为显著。通过理解并利用这一现象,政党可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竞选策略,选民则需要意识到这一偏见的存在,从而做出更加理性和公平的投票决定。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