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28日讯)林连玉基金今年为12月举办的“2024年华教节”破旧立新,首次引进崭新的活动项目,与多个团体订12月13至14日联办“第一届国际儒商论坛”。
这项论坛已邀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0名学者参与发表论文,共同探讨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亚洲文艺复兴”;开幕人是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
ADVERTISEMENT
多个团体参与联办
参与联办的团体有智行学会、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企业促进会、马来西亚齐鲁文化促进会、企业观察报及博鳌儒商论坛。
“第一届国际儒商论坛”工委会联合大会主席兼林连玉基金主席侯渊富,今天率领多名联办单位代表拜访《星洲日报》时说,这个新项目令人期待,让华教界、文化界、举行界和企业界一起探讨儒商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把儒家思想和现代企业实践结合,促进企业家责任及可持续发展。
他说,目前这项论坛列为双年会,大马和中国轮值举办,第二届2026年将移师到中国深圳举行;这次举行的地点第一天12月13日订在尊孔独中礼堂,第二天12月14日则移师到马来亚大学进行,让出席者感染国内首届一指的政府大学氛围。
他希望借此活动能吸引更多热爱教育、关心企业和文化资源结合的社会人士参与,目标为500人,可以通过参与这项付费活动(每名学生100令吉、公众200令吉)来支持林连玉基金,筹款目标为50万令吉。
张竣文:高水平盛会
林连玉基金执行长张竣文说,这次配合“华教节”推出的新项目是个突破点,特别是在马中庆祝建交50年之际,推动“第一届国际儒商论坛”,旨在让参与者能感受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习和交流盛会。
他说,在大马,有许多成功的儒商长期参与社会工作,所谓的儒商,即是拥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客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丹斯里张晓卿、已故陈嘉庚、邵逸夫等都是现代儒商的佼佼者。
他指出,参与发表论文的学者,包括来自中国、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大马,甚至是德国、乌兹别克等,大部分将以中文发表。
姚丽芳:不单是和谐繁荣基础
“凝聚民心”也是多元文化核心
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姚丽芳说,“2024年华教节”设定主题为“凝聚民心扬族魂”,不只为传承林连玉精神的文化使命,也是在探索如何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共同的文化根基和认同。
她说,“凝聚民心”不单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繁荣的重要基础,同时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语言、宗教共存的核心价值。
她提到,除了上述配合活动“第一届国际儒商论坛”外,今年华教节也在12月14日举办中学生华教之旅;12月15日,上午举行林连玉公祭及第37届林连玉精神奖颁奖礼,下午举行《落地生根》林连玉传史诗舞剧。
林连玉基金一行人是由《星洲日报》执行总编辑陈汉光与新闻主任赖佩凤接待。
出席交流会者尚有基金副主席骆展丰、工委会主席池美花、财政黄荣庆、副财政何智良、董事何信祐、常务董事尤荣顺、副行政主任锺淑君、马来西亚齐鲁文化促进会署理会长陈疋孙、秘书林春华、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企业促进会会长柯淑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18日讯)由淡米尔基金会连同林连玉基金、大马伊斯兰友好协会(IKRAM)、全马原住民网络(JOAS)、董总、教总及多个非政府组织和策略合作伙伴筹办的“2025年国际母语日”庆典,订2月21日(星期五)上午9时至下午1时在隆雪华堂举行,欢迎关心母语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踊跃出席。
2025年的国际母语日主题为“多语言教育──代际∕跨代学习的支柱”。
该国际母语日联办单位筹委会主席阿敏梅格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拥有多彩多姿的文化底蕴,各族保有非常丰富的文化,更应学习和珍惜彼此的文化差异及和谐共处。
他希望更多人踊跃参与这项庆典,为我们共同打造这个深具意义的纪念日,在庆典当天,受邀发表演讲者,除了他本身外,尚有团结部副部长莎拉斯瓦蒂、孟加拉最高专员莫沙门阿山及大马伊斯兰友好协会(IKRAM)主席巴德利沙。
隆雪华堂总秘书陈松林指出,2月21日对全人类的意义尤为重大,因为这一天是全世界庆祝国际母语日的日子,而母语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与历史的传承。如果我们现在不维护我们的母语,它将会像其他死语言那样消失灭绝。
614办国际母语日嘉年华
林连玉基金财政黄荣庆说,配合这项庆典,由该基金协调的“国际母语日嘉年华暨各语文小学作文画画比赛”颁奖礼,则订在6月14日(星期六)举行,届时将安排多项文化体验活动和传统游戏,包括出席者可用中文、爪夷文或淡米尔文进行的书法、印度米艺及印度蔓海蒂(Mehendi)绘身艺术活动,同时可体验原住民编织及原住民智慧锁(Jak Renoi)、剪纸、传统游戏五粒子及冲格等。
教总副主席李金桦说,加强推动“国际母语日”可以促进各进各族的融和,特别是在国内政治和课题为导向的氛围,必须让更多人学习珍惜多元性的资源,让各族多一分了解,特别是华裔,要更积极参与友族的活动,打开融和之窗。
另一方面,董总副秘书长黄再兴说,除了2月21日的“2025年国际母语日”庆典外,全国教育改革行动委员(IPPN)和英迪国际学院订在2月19及20日,在梳邦英迪国际学院举行“第二届母语的多语言教育国际会议:马来西亚和东南亚的经验和新出现的问题”,届时邀请来自各方的专业、学者和教育代表发表论文。
出席新闻发布会者尚有淡米尔基金代表乌斯哈莉、R.苏巴马廉及全马原住民网络(JOAS)代表峇沙米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