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薪金的提高和援助金的发放只不过是短期措施。长期而言,更为有效的“济贫”方法在于赋予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
ADVERTISEMENT
2025年财政预算案被视为“劫富济贫”的财案。特别是针对T15高收入群体,未来或将逐步取消他们的汽油、医疗、教育等多项补贴。他们缴了最高的税,却失去作为国民的福利,实在让人心理不平衡。
在此,我们不妨放平心态,仔细探讨“劫富济贫”的可行性。
首先,“劫富济贫”作为一个概念,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有不同的解读和实践。例如,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劫富济贫”的思想。革命者通过没收贵族和教会的财产,来改善平民的生活。在近代,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等,通过高税收、高福利的模式,实现较为均衡的收入分配。
因此相较起历史案例与西方国家的高税收,取消或减少T15的补贴,仍算是一项“温和”的措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劫富济贫”的界限在哪?什么样的财富再分配才算“劫富济贫”?如何界定“富”与“贫”?这是一道复杂的问题,政府无法用T15作为简单的分割线。
魏家祥说得好,若有双薪家庭赚取1万3000令吉的收入,他们只不过是“收入稍高”,而非拉菲兹口中的“超级富豪”。更何况在扣除公积金与高额所得税后,T15底层的收入其实也无异于M40。
更重要的是,“劫富济贫”政策是否会带来更大的社会负面情绪?若处理不当,仇富情绪可能在社会中蔓延,导致社会阶层对立。
笔者理解,推动财富再分配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而非简单地将富人的财富直接转移给贫穷群体。
为此,政府不应仅关注补贴和援助金,更应提出切实的方案,例如提升教育质量、增加职业培训,以从根本上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生计。
最低薪金的提高和援助金的发放只不过是短期措施。长期而言,更为有效的“济贫”方法在于赋予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
我们常听说,一个富人即便在逆境中,凭借其经验和知识也能东山再起,而许多穷人在获取财富后,可能很快会耗尽其所获。这并非是对穷人的刻板印象,而是提醒我们,仅靠补贴和援助金无法让社会底层“富起来”。
要真正让贫困群体实现财务独立,关键在于改变其思维方式与技能,帮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找到发展的机会。这一过程需要教育的支撑、技能的培训以及财富思维的引导。
取消T15群体的补贴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财富再分配,但却无助于低收入群体改变现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