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学海

|

动力青年

|
发布: 8:12pm 29/10/2024

马大灯笼节

中文系

文化传承

吴竟纲

赵羽彤

陈嘉咏

黄梦诗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馬大燈籠節:文化傳承與新生力量的結晶

青年特约作者:黄梦诗

馬大燈籠節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生文化活動,隨著年歲積累,已成為國內標誌性的華人盛會之一。自去年起,馬大燈籠節正式成為馬來亞大學行政旗下的註冊學校社團,籌委們希望能夠推廣至更多大學生及年輕一代,甚至歡迎華裔以外的同胞參與,以使活動更加包容多元。
然而,馬大燈籠節的盛大成就並非一帆風順,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其背後飽含著無數的努力與堅持。本期專題採訪了現任及前任的燈籠節籌委,跨越時代的刻度,可以看見一代代的青年對於文化傳承的堅持與革新。

第一屆馬大燈籠節舞臺劇宣傳海報及文宣。

今年的馬大燈籠節籌委會,由精算系的趙羽彤擔任主席,陳嘉詠擔任副主席。在受訪時,她們首先表達了對學長姐的感謝,正是前輩們的無私幫助和指導,才能讓活動得以延續與發展。

趙羽彤透露,馬大燈籠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宿舍中的中秋晚會。當初,宿舍的華裔學長姐們會在中秋節期間,聚集學弟妹們提燈籠共慶節日。隨著活動的擴展和各大宿舍的參與,這個活動逐漸演變成全校性的燈籠節。

今年的馬大燈籠節主要分為4個階段,包括中秋節期間的燈籠遊行、校內團體及受邀藝人參與表演的開幕典禮,展現古今中外歷史文化的嘉年華與文化展覽,以及以華語進行的文藝晚會舞臺劇演出。

趙羽彤表示,與過去主要以慶祝中秋節為目的的燈籠節不同,現今的燈籠節已經不再限於中秋節的慶祝,而是成為學校全年的活動。

去年,燈籠節成功吸納了諳華語的巫裔工委參與,今年則希望能有更多友族的加入,將文化活動推廣到其他圈子。

陳嘉詠表示,他們希望社會能夠看到新一代年輕人在努力傳承文化,並沒有因社會進步而忽略文化推廣的重要性。馬大燈籠節的持續舉辦,不僅是對華人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全體學生文化交流與多元融合的一次積極探索。

通過這些努力,馬大燈籠節不僅繼承了過去的精神,也在不斷創新與發展,成為馬大校園中一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文化盛事。

吳竟綱(右二)與同學的馬大燈籠節舞臺劇演出。

復辦線下活動充滿挑戰

在疫情暴發之前,馬大燈籠節一直是線下舉辦的盛大活動。然而,自從因疫情實施的行動管制令後,這項活動被迫轉為線上形式,導致活動的規劃和執行變得異常困難。趙羽彤透露,如今要重新回到線下,活動的過渡幾乎是從零開始的。參與人數減少、人手不足、時間緊迫,這些挑戰成為了舉辦活動的主要困擾。

她指出,面對這些困難,團隊只能重拾過去的資源,聯繫之前的學長姐們。學長姐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積極提供幫助和支持。此外,資金方面的挑戰也不容忽視。雖然部分資金來自學校資助,但大部分資金仍需依賴贊助商。幸運的是,上一屆的學長姐們留下了贊助商名單,現任籌委正重新聯繫這些商家,商討贊助事宜。

陳嘉詠感慨,擔任工委是一種享受和學習的過程,這讓她的大學生活變得異常充實。“這不僅是一次文化活動的策劃經歷,更是個人成長的寶貴機會。”

馬大燈籠節在面對挑戰的同時,仍然在努力保持其傳承和創新的精神。未來,隨著活動形式和規模的不斷調整,它將繼續成為馬大校園中一個充滿活力和文化意義的重要盛事。

吳竟綱(右二)出演馬大燈籠節舞臺劇,成為他求學時期最難忘的一段回憶。

學長學姐話當年:由小型聯誼會到年度活動的變遷

身為2004年馬大畢業生,筆者當年亦曾經歷馬大燈籠節的草創時期。在採訪兩位學妹時,不禁回憶起當年籌委們幾經波折的籌辦經歷。

2001年,對馬大華裔生而言是個重要的里程碑,馬大首次將有關華人傳統文化節日的中秋節活動,正式列為校園大型活動之一。在此之前,馬大並沒有中秋節相關的活動,而是個別宿舍的華裔學長姐,在中秋節期間,帶著學弟妹在校園內低調地提燈籠及進行小型聯誼會。

記憶中,在沒有獲得校園或宿舍批准下,是不允許學生群聚的。因此這類活動,當時筆者的感覺像是“參加不合法活動”似的。如今回頭再看,就只不過是一群思鄉情切的學生,趁著中秋佳節舉辦的怡情小聚會。

燈籠節一開始舉辦時,並非一帆風順。從學長姐口中得知,配合華人中秋節舉辦的活動,在不斷修改活動名稱及海報設計的情況下,活動名稱最終定為馬大燈籠節。海報設計方面主要是中文字型的大小的調整,經過多次修改及調整後,最終才獲得大學行政單位的批准。

馬大燈籠節始於中秋節,但往往都在過了中秋節月份才獲批准。隨著舉辦時間的推遲,以及活動的延長,經過二十多年的歲月洗禮,如今馬大燈籠節的中秋節意味也逐漸淡去,延展成大學的常年活動之一。

馬大燈籠節活動能夠延續至今,學弟妹們的付出與堅持不可或缺。在科技網絡發達的時代,感恩還有年輕的學弟妹願意為文化傳承做出最大的努力與堅持,務實地投入心力與體力,舉辦這樣大型且長時間的活動。

祝福學弟妹們圓滿舉辦 揮灑青春

筆者同屆的中文系同窗吳竟綱應邀受訪。他曾參與第一屆及第二屆的馬大燈籠節舞臺劇演出,提供了他當年演出時的珍貴舊照,實屬珍貴。

吳竟綱提到,在國立大學舉辦中秋節活動多年後,2001年馬來亞大學才正式踏出第一步,舉辦了有關中秋節大型活動。

他說,如果沒有記錯,在馬大讀書期間,中秋節活動最初只是個別宿舍華裔聯誼會的一個小活動,後來才轉為大型活動。第一屆及第二屆的馬大燈籠節的舞臺劇,他與另一名中文系的劉晉同學都有參與。當時的舞臺劇導演是馬大工程系的學長顏永祺,至今仍活躍於舞臺劇領域。

大學是一個榮耀學習的殿堂。吳竟綱表示,這段學習旅程中,大家揮灑汗水,不僅是為了更新認知與知識,也包含了推動文化的傳承。二十多年後,感恩還有機會在此將點點滴滴的青春回憶一番。他說,過去的已經過去,皆付笑談中,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更替。

在此祝福新一代的學弟學妹能夠享受青春的榮耀、知識的榮耀、傳承的榮耀,繼續揮灑無限的熱血。

早期馬大燈籠節舞臺劇演出。
相關報道: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讓韻律操星光熠熠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活動】朗誦以前,先認真讀懂一首詩 詩人林健文與國賽朗誦冠軍劉巧晴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制服團體聚會 第二屆全國政府中學華文學會幹部研習營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跨越種族藩籬 丘淑霖說聲 早安 Kawan!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為自己贏一次 930公里 徒步朝聖的救贖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