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聲音跟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10月初的週末,馨元跟若濤出現在“新紀元杯”系列講座的講臺上,以“To Swim in Siund”為題,說了許多許多聲音和詩之間的連接。
1999年生的梁馨元和1977年生的周若濤,前者是馬華文壇新秀作家,後者則是馬華文壇上極為重要的詩人。兩者的差異很多,馨元是修讀中文系的文學生,而若濤則是修讀電腦工程系的理工生,這些差異是世代的、性別的,也是專業領域性質的。
但他們共享詩人的身分,也都認同詩跟聲音之間所存在的微妙關係。
“很多人都覺得隨著時間和文體的流變,現代詩早就失去了原有的音樂性。但我覺得現代詩還是有音樂性的,只是被隱藏起來了。”若濤這麼說。
若濤這裡所說的文體流變,指的是過去無論是在中文古代文學唐詩宋詞,抑或是英文古典文學十四行詩,詩歌都有既定的格式、格律或韻腳,讓它們朗誦起來有穩定的起伏,形成一種音樂性。
然而現代詩撇除了格式,新詩的框架內不再存在押韻和格律的需要。在解放文字的同時,似乎也湮佚了詩的音樂性。然而若濤覺得這種音樂性還在。“我曾經看過這樣的說法,現代詩的音樂性,隱藏在詩的情感裡面。當你讀詩的時候,你會感受到情感起伏,還有詩裡面不同意象的前後呼應,這些都是現代詩的音樂性。”
所以他認為要“聽到”這種音樂性,讀者需要真正理解這首詩。“它是沒有辦法開口唱出來,或者樂器演奏出來的。所以要朗誦好一首現代詩,最重要就是掌握整首詩的內涵,這樣你才可以跟它融為一體。”
“新紀元杯”讓參賽者無拘束地朗誦
若濤跟馨元都受邀擔任“新紀元杯”全國愛華文詩歌朗誦比賽的評審。一般詩歌朗誦比賽上,除了會找來評審評價語音、語調和表達技巧,參賽者的選材也是其中一個評分標準。而詩人需要做的就是把關這部分。
若濤提到,選材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參賽者的發揮,這視乎參賽者對詩的情感理解有多少,才能把詩的內涵表現出來。而接受過語音訓練的馨元則補充了她對詩歌朗誦技巧的要求。
她提到在詩歌朗誦圈子內一般上可以聽到兩種聲音,一種是更在乎文本的,另一種是在乎語音技巧的。“因為我個人對聲音很感興趣,所以會覺得詩的文本跟朗誦技巧兩邊其實都是需要互補的。如果你在朗誦的時候音調不準、字念得不對,它也會干擾我進入整首詩的氛圍裡面。”
這是詩與聲音的關係,聲音似是一種引導。
馨元自小就接觸詩歌朗誦,從古詩到現代詩,她認為“新紀元杯”雖然不是現下唯一的詩歌朗誦比賽,但它卻是可以打破許多傳統框架的存在。“像開放給大眾參與的‘方言組別’就很難得,因為我覺得要用方言來朗誦不是說你想就能做到的,掌握方言的能力源自你擁有這樣多元的語言環境。我自己曾經也嘗試過在詩歌裡面切換不同語言朗誦,但總感覺哪裡不夠自然。”
若濤也附議,認為除了方言朗誦之外,“新紀元杯”更可貴在於它給表演者的自由。“其實現在中小學都有不少詩歌朗誦比賽,但‘新紀元杯’的特別在於,更自由和多元,像是可以用方言,也可以用道具表演。一般的中小學的比賽會有比較多條規限制,新紀元杯就可以讓大家有機會實驗和嘗試不同的表演。”
容許實驗的可能,讓大眾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參賽,這不只是讓詩歌朗誦變得更加普及化,同時也讓詩變得更加平易近人。
聲音跨越不同溫層 朗詩也可以很純粹
詩是跳躍性的文字,從不遵從傳統意義的“起承轉合”。這也讓不少人覺得詩很難懂,但對馨元來說,很多時候你需要把詩念出來,意義才會隨之完整。
“我覺得人體對聲音有一種敏銳的洞察。在文字誕生之前,人們傳遞信息的方式就是透過聲音來口耳相傳。演變到今天,聲音很自然地就可以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馨元以自己的經驗來說,在創作的時候也會反覆念出自己的詩作,“我覺得在一念再念的過程裡面,它會讓你對這首詩有不同的體驗。”
若濤點點頭,補充道:“我覺得讀詩,你讀出來的時候速度變慢了,你就有時間沉浸,發現到只透過眼睛看不到的東西。可能是發聲的方式,可能是節奏的部分,都是透過你讀出來才可以感受到的。”
馨元續道:“所以我覺得詩歌朗誦也未必是需要參加比賽那麼有儀式感的事情,它也可以是很日常的,沒有門檻的。可以在路邊駐唱般進行,也可以上傳到社交媒體上。”
就像馨元跟其他年輕詩人一同創辦的《口口詩刊》,可說是馬來西亞第一個虛擬的聲音詩集。《口口》的團隊成員會在網上公開徵稿,歡迎國內外人士投稿自己的詩作和聲音,將文檔和聲檔一併寄過去,他們會製作成一本線上的有聲詩刊。
“我感覺在馬來西亞可能還蠻多人嘗試把聲音跟詩數碼化做成影片,但是做成詩刊的形式還蠻少見的。我們在嘗試做了之後才發現,這樣的形式打破了很多線下的侷限。像是我們收到很多不同國家的詩人來稿,有機會跟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外國詩人合作。
“再來,第二點很珍貴的是,我們收到很多可能不是詩人,也未必是聲音工作者的人來稿。他可能只是一個設計師,但是對聲音很感興趣。《口口詩刊》讓我們遇到很多不同溫層的人,也讓我覺得讀詩、朗詩這件事其實可以這麼純粹。”
聲音介入詩意 讓詩重返民間
而另一邊,若濤才剛完成“詩無jidan”詩歌朗誦的活動。這是若濤將自己的詩集《神秘之歌》,與音樂團隊合作譜寫成同名音樂專輯之後,再度將詩和聲音結合的項目。而且他們還邀請到了不同種族的詩人,用自己的語言、用其他人的語言一起來朗詩。
“我在活動上認識到了一個馬來詩人,叫做Jamal Raslan。他創作的詩歌類型很特別,叫做‘Spoken Words Poetry’。言下之意,就是他的詩不只是寫在紙上,而是要上臺表演的。所以在寫的時候就把朗誦、聲音還有表演的元素一起考慮在裡面。”
這種創作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之後的美國,當時民間反戰反壓迫情緒高昂,他們書寫了許多文化和政治上的困境,結合當時流行的爵士樂演出。延伸到1990年代,它成為一種批判文學菁英階級的存在。
“Jamal Raslan跟我說,在美國有個叫Marc Smith的詩人開始將詩歌搬上舞臺表演。他主張以open mic的形式歡迎大家來參加,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讓詩歌回到民間。促使Marc Smith有這個想法的,其實有個小小的故事。就是他曾經看過有個民眾拿著自己寫的詩去請教一個有名的詩人,沒想到那個詩人覺得人家寫得不好,就叫人家不要浪費時間寫下去了。
“這就讓Marc Smith覺得很生氣,他覺得這些詩人不是講寫詩是為了廣大人民寫的,現在又這樣對人家是什麼意思?所以他舉辦open mic,把詩變成一場公共的演出,所有人都可以來參加,評審也是普羅大眾,就是希望可以把詩重新帶入民間。”
若濤覺得,現在的詩歌朗誦比賽或open mic,不多不少都帶著這樣的性質,可以讓詩普及化、平民化。“雖然可以預見這樣做,不多不少會有一些批判的聲音,之前都有聽說過有些人是反對詩歌朗誦存在的,會說‘詩歌上臺,詩意下臺’。但是我覺得這些事情是需要先做起來,我們才可以知道在哪裡精益求精。”
詩是精煉的文字,要將它普及化會否在某種程度上流失它的專業程度呢?這樣的討論仍然在進行當中,也許在你給出答案之前,都可以記起,當我們說詩是精心提煉出來的文字,它是文學的千錘百練,同時也應該是活著的人生百態,擁有的面相不只是一種。
相關報道: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讓韻律操星光熠熠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活動】朗誦以前,先認真讀懂一首詩 詩人林健文與國賽朗誦冠軍劉巧晴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制服團體聚會 第二屆全國政府中學華文學會幹部研習營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跨越種族藩籬 丘淑霖說聲 早安 Kawan!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為自己贏一次 930公里 徒步朝聖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