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8日中央电)中国北京、上海等地近期掀起“学术酒吧”风潮,各地酒吧举办非正式学术讨论会,邀请人文社会学科的名校博士分享研究。创新议题及开放的交流空间吸引不少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参与。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掀起“学术酒吧”热潮,主办单位会邀请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或青年学者带著研究成果到酒吧与听众分享,听众大多是大学生或职场年轻人。
ADVERTISEMENT
北京某学术酒吧活动的筹组人员张家宁首次举办活动邀请到一名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牛津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讨论不自制的本质,当天现场来了60、70名听者,直播群组也有近500人加入。此后,张与友人保持每周举办一期活动的频率,至今已举办过18期。
他表示,人文社科是关于世界、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价值在于让更多人知道学术酒吧除了能将研究结果传递给大众,更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空间,“这样的讨论与交流,即使是在陌生人之间,也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曾在北京、上海的学术酒吧担任主讲人的哈佛大学经济系博士陆子奇表示,参加学术酒吧是走出“学术小房间”的方式,听众从生活角度跟他讨论普通人关心的问题,这让他意识到此前研究忽略的一些问题。
他认为,学术酒吧的出现反映民间对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需求增加,“离开学校后,深入交流思想文化的机会变少了。有了需求,自然就会有供给,学术酒吧应运而生”。
已工作10余年且有社会学硕士学历的小路表示,参加学术酒吧是想让自己保持持续成长的状态,且学术酒吧的氛围让学术不再是高高在上,“可以很接地气,可以指引生活、融入生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