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29日訊)根據統計局最新的《馬來西亞死亡原因統計報告》,2023年的主要死因是肺炎(Pneumonia),導致1萬8181人死亡,是20年來首次取代缺血性心臟病成為我國“第一殺手”。
報告指出,2023年記錄的大馬死亡人數為19萬6965人,其中11萬9652人(60.7%)是經醫學認證的死亡,另7萬7313人(39.3%)是未經醫學認證的死亡。
ADVERTISEMENT
肺炎去年奪1萬8181命
大馬統計局總監拿督斯里莫哈末烏茲爾表示,肺炎在20年來首次取代缺血性心臟病成為主要死因,除了2021年,當時冠病(COVID 19)感染是主要死因。
他說,男性因缺血性心臟病死亡人數為1萬2648人(17.6%),而女性因肺炎死亡的人數為7815人(16.4%)。
他補充,肺炎是華人和其他土著的主要死因,在2023年分別記錄到4887人(16.4%)和1255人(12.2%)死亡。此外,馬來人和印裔群體的主要死因則是缺血性心臟病,各佔16%和20.6%。
莫哈末烏茲爾說,肺炎死亡人數有所增加,是受到疫情後的影響,原因包括社區中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導致肺炎而致命,尤其是對免疫系統較弱或已有健康問題的人。
他補充,肺炎也是60歲及以上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人數為 1萬4377人,佔19.3%;而41至59歲人口死亡人數是5673人,佔19.8%。
此外,交通事故是零至14歲和15至40歲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別佔 3.7% 和20.1%。
巫印裔多因糖尿病死亡
華人主要死因為癌症
除了大馬常見的主要死因,如肺炎、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和交通事故外,在十大死因中,各族的主要死因也有所不同。報告顯示,馬來人和印裔多因糖尿病死亡,華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則是癌症。
另外,統計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癌症導致我國的死亡人數從5231人增加到2023年的1萬6545人。
其中,患有消化器官癌症而死亡的人數最多,共計5054人;其次是呼吸道和胸腔內器官癌症(2530人死亡)和乳腺癌(1681人死亡)。
第2號殺手:缺血性心臟病
報告指出,我國第二大死亡原因是缺血性心臟病,佔15.1%,且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因素有關。
缺血性心臟病是由於向心肌供血的血管變硬變窄而發生,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吸菸、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和年齡,其他因素也包括肥胖、久坐的生活方式和家族遺傳病史。
其他死亡原因也包括腦血管疾病(7.2%)和交通事故(3.5%)。
玻肺炎死者比率最高
從州屬層面分析,肺炎在彭亨、玻璃市、檳城、沙巴、砂拉越和納閩直轄區是主要死因,其他州屬和直轄區則將缺血性心臟病列為主要死因。
莫哈末烏茲爾進一步評論,玻璃市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比率最高,為18.6%,其次是檳城(17.8%)和沙巴(14.2%)。
大馬自殺人數增至千人
此外,該報告首次根據馬來西亞皇家警察的報告,對故意自殘(自殺)造成的死亡進行了分析,顯示大馬的自殺死亡人數從2020年的641人,增至2023年的1068人。
分析顯示,自殺死亡率從2020年的每10萬人口2人,增加到2023年的每10萬人口3.2人。
其中雪蘭莪的自殺死亡人數最多,為305人,其次是吉隆坡(135人)、柔佛和檳城(各123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