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走過95年,面對的挑戰不少,雖然我們不時聽到“不看報紙了”,可是星洲日報的新聞反而以更多樣的形式傳播。我相信,在假新聞氾濫的年代,傳統媒體“凡fact check才能發佈”的嚴謹態度對待新聞,讀者最後還是需要我們來辨真假……
復工後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負責《星洲日報95報慶特刊》的編輯工作。本以為是個簡單任務,畢竟最繁瑣的前期工作──催稿、收集稿件、目錄安排,乃至版面風格、標題格式等等,主任都處理好了,甚至“下海”親自編版。
ADVERTISEMENT
可當我的工作欄上突然湧入上百條文稿與圖時,突然有些膽怯,並開始懷疑自己剛復工的狀態能否在一個月之內、編【焦點】之餘完成這項任務?無論如何,既接手了任務就得履行承諾,埋頭幹就是,編版時間可自己掌控,各文稿佔版的篇幅也自訂,少了時間與遷就廣告位的壓力,且當作是讓身體重新適應工作強度以及測試極限的復健吧!
特刊的內容由報館各個部門同事撐起,可說是全體動員,不止於編採部,也邀來前同事供稿,有述說部門職責,有敘述參與過的各種大事紀,更有同事履行職務時所面對的挑戰,而他們的經歷,無論大小,恰恰就是星洲日報在過去數十年堅守媒體職責,記錄國家發展、推動社會前進、回饋社群的證據。
讀著同事的喜怒哀樂傾訴,於我而言,也是一次記憶迴帶,那些事件、活動,有我知道的並經歷過的,也有聽聞過但不瞭解細節的,甚至完全不曾參與的,一一溫故,也知新,並隨著同事的文字情緒起伏,例如:烈火莫熄運動、蘇祿軍入侵、陳平專訪等,而最難過的,莫過於讀到社會新聞組同事佳香說她到機場去接戴秀琴主任的遺體,我差點淚奔,戴主任在2019年的印尼地震中遭遇意外。今年,戴主任並未能與我們攜手共度星洲95週年慶,但她作為媒體人的貢獻,我記得,也希望讀者都記得,所以我私心地將她的照片用於特刊中以作紀念。
星洲日報走過95年,如今面對的挑戰不少,雖然我們不時聽到有聲音說,“不看報紙了”,可是星洲日報的新聞並未因這些不看報紙的聲音而減少、消失,反而以更多樣的形式傳播,讓不看報紙的人也能接觸到我們,而我相信,在假新聞氾濫的年代,傳統媒體抱著“凡fact check才能發佈”的嚴謹態度對待新聞,讀者最後還是需要我們來辨真假。
文字是記錄的最佳載體,報紙更是承載記錄的憑證,只要我們仍堅守,讀者仍需要和愛護,報紙,是不會消失的。祝願星洲日報穩步邁向百年。
相關文章: 梁慧穎/另類戰地記者 葉洢穎/致敬老店鋪老手藝傳承人 李依芳/不是大牌買不起,而是…… 白慧琪/為什麼還是要讀書?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