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日訊)在北京城區一處700平方米的平層內,居住著200餘隻流浪貓。這裡是北京最大的流浪貓救助基地之一——“寶善緣小屋”。出生於1982年的侯磊是寶善緣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自2020年創立以來,寶善緣累計救助的流浪貓超過600只。
救助基地由侯磊的姐姐張學瑛創立。“寶善緣”之名,便源自張學瑛救助的第一隻貓,她為其取名寶善,寓意“寶貝善良”。最初,張學瑛只是將小區裡無家可歸的貓帶回家飼養,但隨著貓的數量越來越多,自家空間不夠,她便租下現在的平層。
寶善緣救助的流浪貓,有的因“養不起”被飼養者遺棄,有的因“基因不好”被貓舍拋下,更多因遭受虐待、遭遇意外或身患重疾流落街頭。對負責人而言,除去房租、飼料、疫苗和絕育手術這些基本開銷,醫療更是一大筆費用。“平均下來,每個月要花8萬(人民幣)左右,年開銷超過百萬元。”侯磊說。
姐壓力太大腦溢血成植物人
為救助流浪貓,張學瑛賣掉了自己的一套住房。去年,她因壓力太大突發腦溢血,至今仍是植物人狀態,尚未甦醒。侯磊把寶善緣從姐姐手中接過來:“這是我姐的一個念想,我不能讓它沒了。”
侯磊在北京經營著一家酒店和一家飯店。救助貓的費用,除少部分由志願者捐贈以外,90%以上由他個人承擔。“最困難的時侯,信用卡、網貸,能借錢的都借遍了,欠一屁股債。但是想到有這麼多貓在這,我姐還這樣活著,我咬著牙也得撐下去。”
多方參與形成愛心接力
侯磊的妻子郝曉敏原本從事著穩定的工作,後選擇辭職,與侯磊一起創業、照顧流浪貓。二人育有一子。可在郝曉敏看來,寶善緣的每一隻流浪貓都是自己的孩子。“我們家孩子多。救了它們,就做好了養一輩子的打算。”
除侯磊夫妻外,寶善緣還有四位固定員工。張姐自2021年來此工作後,幾乎一天也沒有踏出過小屋。就連春節,她也是把自己的母親接來過年:“貓24小時不能離開人,有什麼問題要即時處理。”為了更好照顧病貓,張姐自學了護理,能夠熟練地給貓上藥、打針。經手的幾百只貓,每一隻張姐都叫得上名字,她的手指甲上,常年有被貓抓咬的痕跡。
通過直播尋領養者
今年,兩位志願者主播老範和小劉也加入了寶善緣。他們原是專業的寵物博主,現在通過直播幫助流浪貓尋找領養者,也會售賣一些寵物用品,以商養善。從小劉家到寶善緣,每天通勤往返需要4個小時以上,但他仍每天堅持到現場直播。老範說,當前直播銷售情況並不理想,和以前相比收入降低不少,“都是對貓有感情,才能留下。”
“但凡沒有這麼多人支持,這件事我自己很難做下去。”侯磊坦言。目前,約150人的志願者團隊參與寶善緣流浪貓的救助、領養和宣傳工作中,其中既有社區居民、學校學生,也有熱心民眾。有寵物攝影公司免費為這裡的貓拍攝寫真,方便認養者領養;有志願者自己開了寵物醫院,對救助人開放5折優惠……寶善緣還成為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全國流浪動物救助聯盟的成員,並與多家流浪動物救助基金組織達成合作,面向全市發放公益貓窩、絕育券等。
求助量仍大於救助量
救助流浪貓,涉及到醫療看護、傳染病防治、科學餵養等諸多問題。經多年探索,寶善緣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救-醫-養”鏈條。據侯磊瞭解,目前北京能容納50只貓以上的救助基地共有50多家,100只以上的有30多家,但大多是自發組織,在專業程度上還有欠缺。
多數被救助的傷殘貓,已經很難在自然環境中生存,被領養是它們的最佳歸宿。寶善緣的領養者可以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申請,個人信息需經過嚴格審核。“每一位領養者我們都必須面聊。是否獨居、有無穩定工作、有無養貓史,這些都是考量要素。”侯磊說,“被領養走後我們也會定期回訪,確保貓得到妥善餵養。”
每年,寶善緣的貓大約能被領養走100多隻。然而,新收到的求助信息卻遠遠不止這一數字。“救不過來。現在我只救一種情況,就是貓(的身體狀況)很慘,別人救不了,我們才會救。”在侯磊看來,社會領養意識的提高十分關鍵。“如果更多人以領養代替購買,救助者的壓力也會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