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追求盈利的同時,更應關注員工的安全;這不僅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風險,也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ADVERTISEMENT
根據社險機構的數據,今年首6個月發生了超過4萬7000宗涉及員工安全的意外事件,其中47.9%為通勤意外,涉及工業安全的則佔了52.9%。
換句話說,有高達2萬多宗意外是在工作場合中發生的,這一數字確實引人關注。社險機構為此支付了約7億1800萬令吉作為補償,成本之大,令人深思。
通勤安全暫且不提,對於建築、裝修以及製造業等高風險行業,如果員工不嚴格按照標準作業程序操作,風險不容小覷。
如何讓員工遵守操作程序?其實科技在這方面能提供很大的幫助。如今的科技手段已經足夠支持高風險行業的安全監管,確保員工遵循安全流程,從而降低職工傷亡的可能性。
然而,許多公司仍然依賴紙面操作,導致許多可以監督的標準作業程序難以得到落實。這一傳統操作方式,往往是因為老一輩人士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不願意做出大幅度改變,常常用過去的經驗告訴年輕一輩:“幾十年來這麼做都沒事,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去進行數字化?”
我們應該更廣泛地應用科技。例如,職業安全與衛生局(DOSH)規定主要建築承包商必須確保分包商遵守所有安全條規,方可發出作業許可證(Permit To Work)。然而,由於多數承包商的工作流程尚不完善,有些分包商甚至在未完成必要的安全設施時便投入施工,潛在風險不可忽視。
政府提倡數字經濟,值得關注的是,許多傳統行業對數字化的理解仍停留在自動化工具層面,缺乏對日常工作流程數據收集的關注。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部分老闆對數字化進程的理解有限,另一方面則是他們更傾向於能帶來短期回報的投資,如:數字營銷工具或機械設備等。
我們如今已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再提到提升工人的生產價值,然而在職工培訓和數字化工具上的投入卻略顯不足。若企業不緊跟數字化趨勢,可能會面臨客戶選擇更高科技競爭對手的風險。
曾聽一位從事安全監控的老闆提到,當他仍使用紙質文件處理簽署時,客戶建議他提供數字化表格,否則未來合作可能受到影響。這反映了數字化已逐漸成為業務運作的基本要求,而非附加選項。
此外,今年6月生效的新版職場安全與衛生法(OSHA)加大了對嚴重違規的處罰力度,罰款提高了10倍,這無疑是對企業的一個提醒。儘早進行工作流程的數字化轉型,不僅可以降低違規風險,還能讓企業實時掌控現場情況,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
每年在高風險行業都有寶貴的生命因意外而逝去,企業在追求盈利的同時,更應關注員工的安全;這不僅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風險,也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