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份報紙,猶如進入浩瀚的資訊海洋中,政經文教、體育、娛樂、生活知識、地方新聞等等呈現眼前。從小就養成閱報習慣,將終生受益!
報紙被譽為“精神糧食”,早上一份報紙,猶如吃了一頓豐富早餐,為精神層面注入了營養和滿足感。
ADVERTISEMENT
霹靂州的華小給予星洲日報“學生閱報計劃”大力支持,報紙成了許多學校必備的讀物之一,在資料中心或學校一隅可見其蹤影。校方也鼓勵和指導學生閱讀報紙,既可增加課外知識,又能提升寫作能力。
愛大華民德華小校長倪鳳鳳表示,她出任校長10年期間,曾在3所華小服務,無論到哪一所華小掌校,都堅持在校園落實星洲日報的學生閱報計劃。
她說,她堅守學生閱報的信念,是相信學生從小養成閱報習慣,會讓學生從小到大都能受益無窮,那麼又有什麼理由,不把好東西推薦給學生呢?
她舉例,在小學時期,通過閱報可增廣見聞,提升寫作能力,更能提升學生課外知識。當學生把閱報的習慣延續至中學甚至出來社會工作時,一樣能夠從這個習慣中受益,好比如能跟上時代的變遷,知曉世界上發生的大小事。
“民德華小是通過由董事、家協理事、校友會理事及家長贊助的方式,每年上課天訂購12份《星洲日報》,分配到四至六年級的班級,讓高年級學生每天都能接觸到報紙,並通過老師引導閱報,儘可能讓每名學生都能養成閱報的習慣。”
她說,隨著時代變遷,動態讀物或短片深受學生喜愛,但這與閱報無衝突,反而是相輔相成,因無論是通過讀報、閱讀或觀看方式,都一樣達到汲取知識及培養良好習慣的目的。
民德華小是通過三管齊下的方式在校內推動閱報計劃,即班主任會在每天的晨讀時,與學生分享有趣或重要的報章新聞,校長則常常在週會上給學生講解與提問重要的新聞事件。另外,負責閱報計劃小組的老師,每週四天與小組成員討論報章上的新聞。
倪鳳鳳說,參與小組的學生有的是自願報名,有的是班主任挑選,這些學生除了閱報,也要剪報及寫閱報心得或評語。老師除了與學生討論,也會定期出題讓學生作答。
“通過近幾年的推動已看到成效,甚至有學生要求校方讓他們把班上的報紙帶回家閱讀,從中證明學生愛上閱報了。”
時事競賽激發閱讀興趣 ·育才華小推動閱報教學
怡保育才華小課外活動副校長翁書川表示,該校多年來響應星洲日報“學生閱報計劃”,由家教協會贊助報紙。
他說,除了在學校圖書館提供報紙供閱讀,學校也為特定學生提供報紙,以便為參加時事問答比賽做好準備。這些學生是由老師特別篩選出來,屬於有潛能、對閱讀有興趣的學生。初期圈定有潛能的學生有30至40名,經過老師篩選後,最終有3名學生參賽。
“除了參加時事問答比賽,學生也參與專輯製作和海報設計比賽,而校方安排特定老師負責學生閱報計劃。我校屬於大型學校,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兼顧這項工作。”
他表示,至於其他學生,校方沒有強制閱報,不過一些華文科教師會將閱報活動融入課堂教學,例如每隔一到兩個星期用1個小時在班上指導學生閱讀《星星學堂》或《星洲日報》時事新聞等。
他指出,閱報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數碼科技普遍的時代,小學生需要教師帶動閱報。一般來說,老師會指導學生,從全國版看起,再延續至其他版位,如體育版等等。
“對於學生閱報計劃,學校給予支持,也希望能成為學生的一個閱讀平臺。”
增加學生課外知識·埔地華小推動閱報計劃
華都牙也埔地華小董事長崔澤劬指出,該校在校園一隅掛著《星洲日報》和國文報章,讓學生可接觸報紙。在上課前、下課和放學後,學生每天都能夠去翻閱報紙。
他說,閱報好處多,若養成閱報習慣,可讓學生認識詞彙、文法和提升寫作能力,也掌握國內外時事。
“報紙的資訊多元化,例如通過副刊看小說和文章,可輔助學生寫作文;看體育版,如之前的奧運會,可認識世界各國和了解選手運動強項;報紙還有醫藥版等提供保健知識。 ”
他認為,翻閱報紙比在手機上瀏覽社交媒體更好,因社媒上的資訊未必正確,手機的藍光對小孩的眼睛也不好。除此,通過手機瀏覽資訊,多是掃過而已,可能看得不夠全面。報紙則不一樣,若看得累了可以停下來,得空再看。
他鼓勵家長每天騰出半小時或一小時與孩子共享閱報時光,互相分享內容,也讓大家有更多話題。
他說,該校前年起參與學生閱報計劃;去年開始,他提供舊報紙讓學生閱讀;而今年贊助為期一年的報紙給學校,學生也有參加時事問答、專輯製作和海報設計比賽。
他表示,學生參賽獲獎顯示掌握了一定的水平,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閱報的興趣和提高課外知識。報紙上的多元知識是課本沒有的,好處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去年埔地華小學生獲得學生閱報計劃海報設計比賽入選獎、專輯製作比賽入選獎、閱讀筆記製作比賽鼓勵獎(2份)和時事問答比賽優秀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