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国际头条

|
发布: 7:11pm 03/11/2024

特朗普

贺锦丽

Z世代

性别差距

女性堕胎权

美国总统大选

特朗普

贺锦丽

Z世代

性别差距

女性堕胎权

美国总统大选

美国总统大选专题(完结篇)| 性别投票差异加剧 美Z世代“女向左,男向右”

综合整理报道 /法新社、美联社、明报、中央社、美国之音、世界日报
(美国总统选举专题 第五篇完结)美Z世代性别投票差异加剧“女向左,男向右”
上周六聚集在自由广场参加“女性大游行”的民众高举标语。(美联社照片)

本届美国总统选举不仅是政治、社会阶层的分化,甚至是性别、年龄的分化,以及对未来愿景的迥异。民调显示,美国年轻人中意外出现的分化可能会影响总统大选的结果。年轻女性大多倾向于左翼,支持,但许多年轻男性则转向右翼,支持

不断扩大,意味着两名候选人必须争夺大量年轻人选票。

ADVERTISEMENT

“罗诉韦德案”判决惹怒民众

对贺锦丽而言,女性选票是致胜关键,一部分是因为她自己有可能以女性写下美国政坛历史新页,绝大部分是因为特朗普任命、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数的联邦最高法院,于2022年推翻具里程碑意义的“罗诉韦德案”判决,把堕胎监管权交还各州政府,导致部分州政府之后大幅限制堕胎,惹怒大批民众。

特朗普卯足全力拉拢男性选票,与武术家一起亮相播客,到访理发店,并与加密货币企业家会面。他也前往得州接受拥有数百万男性听众的播客《乔.罗根体验》的采访。

而贺锦丽获得的女性支持率激增,一些人预测投票结果中将出现巨大的性别差距。

面对此次激烈的选举,特朗普推测,他能扭转局势得归功年轻男性的支持,他们被他的男子气概政治、房地产商业传奇和对体育话题的喜爱所吸引。

贺锦丽则落力争取年轻女性群体的支持。她获得了流行乐坛天后泰莱史薇芙和贝文丝的支持,并猛烈抨击共和党的堕胎权限制。

年轻选票仍倾向民主党

总体而言,年轻人的选票仍然倾向于民主党。

哈佛大学9月公布的一项针对计划投票的18至29岁年轻人的民调显示,贺锦丽比特朗普领先31个百分点。

但同一民调发现,70%年轻女性计划投票给贺锦丽,23%人投给特朗普。但在年轻男性中,贺锦丽的支持率仅53%,而特朗普为36%。

NBC最近对同一年龄段进行的民调结果,分歧更明显:59%年轻女性支持贺锦丽,特朗普为26%,但在年轻男性的差距大大缩小,42%支持贺锦丽,40%挺特朗普。

多数妇女担心失堕胎权

通过TikTok关注竞选新闻的亚利桑那州18岁医学生特纳担心妇女权利,尤其是妇女医疗保健,担心被剥夺堕胎权。她对法新社说:“我会投票给卡马拉(贺锦丽),因为根据在社媒上看到的内容,卡马拉看起来比特朗普好多了”,特朗普看起来“真的很幼稚”。

在宾州殡仪馆当服务员、每周工作60小时的21岁的克莱恩说,他被特朗普对经济更有利的形象所打动,称在特朗普当总统时,物价便宜得多。

查塔姆大学政治学教授斯威特-库什曼则观察到更深层次的问题:美国年轻人对未来的看法分歧越来越大。她指出,女性越来越有可能获得大学学位并离开共和党阵营,男性则拥护右翼。

女性投票率一直高男性

鉴于如此激烈的竞争存在许多变数,这些性别动态是否会在选举日起到决定性作用还很难说。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从历史上看,女性更有可能投票。

罗格斯大学政治学教授迪特马尔表示:“美国政坛这40多年来,女性的人数和投票率一直高于男性。所以,没有迹象表明今年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上周六(2日),美国多个城市将举行女性抗议活动,因捍卫堕胎权已成为这次竞选的核心议题,民主党寄希望于女性选民的支持。在首都华盛顿市中心,数千人参与“女性大游行”。

74岁的兼职英文教师斯蒂尔曼表示,她之前一直持观望态度,但现在投票给贺锦丽。她说:“风险太大了。”她指出自己对生育健康问题的担忧。

(美国总统选举专题 第五篇完结)美Z世代性别投票差异加剧“女向左,男向右”
美国女性大游行上周六登场,数千人从华府自由广场步行到白宫,高喊贺锦丽竞选口号“拒绝倒退”、不愿特朗普时代再临,沿路鼓声让气势更盛。(法新社照片)
民调:亚太裔挺贺锦丽
女72%远超男59%

美国《国会山庄报》日前报道,摇摆州属有超过150万名亚裔和来自太平洋岛屿的美国人。在包括内华达在内的一些州属,这个群体占当地选民总数的10%以上。

“亚太裔美国人数据”组织 (AAPI Data)日前发布的美国大选最新民调显示,贺锦丽获亚太裔女性的支持率高达72%,远高于亚太裔男性的59%,这是亚太裔选民内,首次出现如此巨大的性别差异。

在贺锦丽接棒角逐总统前,亚裔男性及女性对总统拜登的支持率分别为46%和47%,两性差别不大。

首见少数族性别支持率差距大

AAPI Data创办人拉马克里希南指出,多年来性别因素在选举中起到的作用有限,然而在今年大选,性别的作用突然变得重要起来。

他认为,贺锦丽有种种因素成功的把女性选民吸引过去,虽然她也获得男性的支持,支持率也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

拉马克里希南又说,白人选民中,性别支持率存在巨大差距是很常见,但在少数族裔社区则属例外,今次可以说是历来首次。

看重贺锦丽女性身分

根据AAPI Data的报告,近一半受访者认为贺锦丽的女性身分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反而她的族裔身分,即印度裔或南亚裔,对亚太裔选民来说反而不那么重要。拉马克里希南形容,这是研究人员从没想到的。

除了AAPI Data之外,全国广播公司新闻(NBC News)的民调,发现即使是一般民众而非特定的亚太裔,所得出的性别支持率差异同样很大,女性支持贺锦丽的比率远高于男性,相差达14个百分点 (55%-41%)。

堕胎权成吸引女性支持原因

有维权组织指出,贺锦丽支持妇女堕胎权是吸引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方面男性反而认为不那么重要,他们更看重经济问题。

亚太裔胜利联盟负责人尼科雷指出,女性不管族裔,多认为堕胎是她们一直拥有的基本权利,但现在给剥夺了。这也解释了为何亚太裔女性较男性多支持贺锦丽。

对于这份民调,特朗普竞选团队发言人史蒂文.张声称,没有人比特朗普更支持亚太社区,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机会。但张没提及两性之间支持率的差异。

(美国总统选举专题 第五篇完结)美Z世代性别投票差异加剧“女向左,男向右”
贺锦丽与华人社区代表交谈。(照片自贺锦丽-沃尔兹团队)
史上首个总统候选人关注华社
贺锦丽抢华裔票

华人移民多聚居在民主党传统重镇,仅仅是加州及纽约州内的中国移民就占总数目51%,而贺锦丽对华人票源也不敢怠慢,在总统大选投票前特别投书当地中文媒体《世界日报》拉票,是她竞选期间,唯一针对少数族裔的投书;她选择与华裔对话,除了肯定华裔在美国历史上的贡献,并首度自己说明“贺锦丽”这个中文名字的由来,以此拉近与华裔选民的距离。

拜登在2020年竞选总统时,也曾投书给《世界日报》阐述政策,显示他拉拢华人选民的企图心;不过当时投书的内容,以全体亚裔选民为诉求对象。

单独针对华裔族群政策表态

贺锦丽的投书,是美国史上首次有总统候选人,单独针对华裔族群的政策说明与表态。她提及多项华人关注的政策,例如让所有美国人都有机会拥有自宅、建立财富、投身创业、减税、降低生活必需品成本与药价、将老年人居家照护列入红蓝卡医疗健保,以及枪枝管控、移民制度与边境安全等。

贺锦丽表示,她已和美国华裔中小企业主谈过哪些事需要做。她当选就任后将增加十倍的创投支出抵税,从五千增至五万美元。对华裔最关心的安全问题,贺锦丽说,她在副总统任内促成提供150亿美元给地方执法与公共安全计划,并立法打击反亚裔仇恨犯罪。

贺锦丽还说,若成为总统将签署两党已通过、却遭特朗普挡下的边界安全法案。她也将创造取得公民权的途径,兼顾边界安全与有序人道的移民制度。

轰特朗普煽动仇视

她又炮轰特朗普是个不认真的人,让他重返白宫的后果将极为严重,并指“他煽动仇视华裔美国人,并借丑化移民,以转移他的失败”。

贺锦丽回顾美国19世纪末与廿世纪初的排外法律,曾限制华人移民无法充分参与购屋、就业与教育。多处唐人街遭破坏烧毁,居民惨遭暴徒赶出家园;“排华法案”仍是美国历史最黑暗的篇章。

贺锦丽借此对华裔美国人的贡献表示认可,并说华裔几个世代以来在形塑与强化属于美国的故事里,扮演关键的角色,如今超过500万华裔美国人以美国为家。她也打华裔情缘牌,提到在竞选旧金山地方检察官时,“很荣幸从一位挚友和她的父亲那里,得到了‘贺锦丽’这个中文名字”。

本次总统大选,民主、共和两党都打出对中国强硬的“中国牌”,而在过去4年担任副手,贺锦丽在外交、国际领域的政绩并不鲜明,特别是华人关心的对中国政策与两岸关系的主张,贺锦丽在几次专访中都是谨言慎行。

(美国总统选举专题 第五篇完结)美Z世代性别投票差异加剧“女向左,男向右”
贺锦丽2日在夏洛特的音乐馆发表竞选演说期间,台下的支持者一片欢呼。(美联社照片)
内华达州拉美裔选民转向特朗普

拉美裔是美国第二大的族群,他们占了内华达州22%的选民。拉美裔总体上继续倾向于民主党,但这一全国性的差距已经缩小。

随着每年成千上万的移民被拉斯维加斯华丽赌场和酒店的工作所吸引,这一比例迅速增长,成为左右这个西南摇摆州选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2008年以来,民主党赢得了内华达州的每届总统选举。现今,贺锦丽在内华达州的民调平均值仅领先特朗普半个百分点。

2012年,高达71%的拉美裔投给民主党,只有27%投给共和党。到了2020年,两党差距缩小,民主党得66%拉美裔的支持,另外共和党获得32%。

最近由拉美裔民权组织UnidosUS的民意调查显示,仅有57%的拉美裔选择贺锦丽,特朗普则有34%。

部分拉美裔选民责怪民主党政府,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并且对移民和边控不满。

贺寻求黑人男性选民支持

贺锦丽在战场州佐治亚州的选情也告急。2020年拜登以1万1779票的优势在该州击败特朗普,该州几乎三分之一选民都是黑人选民。

纽约时报和锡耶纳学院10月的调查称,与拜登比较,贺锦丽失去最多黑人男性的支持。

该民调发现,有70%的黑人男性打算投给贺锦丽,但黑人女性则有83%。

为了争取支持,贺锦丽推出一套计划,帮助黑人男性贷款创业及完成技职训练。贺锦丽竞选团队还动明星力量,让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前总统奥巴马在亚特兰大的竞选集会中与贺锦丽同台。

(美国总统选举专题 第五篇完结)美Z世代性别投票差异加剧“女向左,男向右”
特朗普的支持者套上写着“拜登称我们是垃圾,但特朗普视我们为美国人”的垃圾袋,誓言与特朗普共进退。(美联社照片)
以巴冲突牵动选情

密歇根第一大城底特律向来是民主党铁票区,4年前有95%选民挺拜登。如今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让非裔、穆斯林选民不满。

底特律的黎巴嫩裔美国人伊曼·贝敦·萨耶德说,“我一直以来都投民主党。我一直都是民主党人,但现在发生的事,让我不确定自己的想法了”。她正犹豫着是否拒绝投给贺锦丽,以惩罚拜登政府对以色列的支持。

2020年韦恩县,包括底特律及其近郊,有68%选民投给拜登,让他在这重要的摇摆州中以15万票战胜特朗普。

密歇根大学戴尔伯恩分校政治学退休教授、中东问题专家罗纳德对法新社说,在密歇根州,祖籍在阿拉伯国家的美国人约有30万,他们对拜登的胜选举足轻重。特朗普的反穆斯林和亲以色列政策,激怒了阿拉伯裔美国人。于是他们便在2020年强烈支持拜登。

但在加沙战争爆发后,拜登政府被指责盲目支持以色列,导致人们对拜登政府的愤怒溢于言表。

35年前从黎巴嫩来到美国的51岁企业家马尔万·法拉杰说,“这是对我们的一记耳光,我们应该还回去”。

有别于2020年支持拜登时侯,阿拉伯裔美国人政治行动委员会,一个当地具影响力的的政治组织这次呼吁,“不选贺锦丽也不选特朗普”。

部分犹太裔选民感不安动摇

新一轮以巴冲突激化,也让部分犹太裔选民动摇。犹太裔美国人一直是民主党的支持者。犹太人占美国人口略高于2%,犹太选民的规模甚至更小,但足够在少数摇摆州尤其是在宾夕法尼亚州产生影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宾夕法尼亚州犹太选民施皮尔曼在受访时表示,她在过去的选举中通常会支持民主党,而且她曾是一名民主党人,但她今年因对反犹太主义日增感不安而离开民主党。

布兰代施大学美国犹太人口计划估计,宾夕法尼亚州拥有30万犹太选民,在选情紧凑时或对选举结果造成关键影响。

(美国总统选举专题 第五篇完结)美Z世代性别投票差异加剧“女向左,男向右”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北卡州格林斯伯勒举行造势大会时,与力挺他的啦啦队热情互动。(法新社照片)
 
网络舆论成宣泄愤怒渠道
政治极化冲击少数群体
本报采访/张家威

近年来,美国社会在诸多议题上的对立日益加剧,种族、性别、移民政策等问题愈演愈烈,尤其是在政治极化的背景下,网络上的舆论场似乎成为了各方宣泄愤怒与表达极端意见的主要渠道。而在这个充满敌意的网络世界中,少数群体尤其成为了攻击的目标。他们在面对网络暴力时,深刻感受到政治排斥与社会不包容。

90后餐厅侍应、来自旧金山的尤利(化名)是一名同性恋者,活跃于社交平台。然而,这个少数群体身分让他在网上成为了许多极端言论的攻击对象。

特朗普打压LGBTQ+群体

他受访时表示,在特朗普2016年上台后,他明显感受到了社会对LGBTQ+群体的包容度在逐步下降。

他说:“在奥巴马执政期间,LGBTQ+群体的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进展,特别是2015年同性婚姻在全国范围内合法化,这让我和很多人感到美国正朝着更包容、更平等的方向迈进。”

然而,特朗普上台后,采取了多项政策削弱LGBTQ+群体的权利,尤其是在医疗、军事和教育领域。例如,2017年特朗普政府宣布禁止变性人在军队服役,这一决定不仅引发广泛争议,也让许多LGBTQ+群体感受到深刻的排斥。此外,特朗普政府还支持一些宗教组织和企业以“宗教自由”为理由拒绝为LGBTQ+客户提供服务的权利。

“这些政策变化在社会中释放出一种信号:我们不再值得平等对待。”

建设性言论反被边缘化

尤利对言论自由的变化有着深刻感受。他指出:“原本我们以为社交媒体是一个人人可以发声的地方,但现实是,极端言论却往往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而那些真正试图建设性对话的人反而容易被边缘化。”

“推特治国”的特朗普本人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但他的许多言论被指责为煽动仇恨、传播虚假信息。在当今的美国,政治极化似乎已经成为了许多社会问题的催化剂。社交媒体平台如脸书、推特和Reddit为人们提供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但也在无形中加剧不同阵营之间的对立。公共讨论日益走向极端化,容忍度和对话的空间被压缩。

对立情绪日益激化

这种现象的背后正是日益激化的党派斗争与对立情绪。任何与主流意见不同的声音,都可能被视为“异己”,甚至会遭受人身攻击。

尤利悲观认为,即使特朗普再次饮恨,网络和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包容已不复还。

“我们与你们的国家不一样。贵国可以修法限制极端言论,但在美国,宪法保障了人们的自由,却也纵然有毒言论。潘多拉魔盒已被打开,即使是贺锦丽上台,人们也只会以言论自由的名义肆无忌惮的去批判、歧视他人。我们连包容都做不到,谈何团结?”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