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亟需重新審視並改進這些政策,以更加簡化的方式向低收入群體提供津貼,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政府在施行針對性教育補貼政策時也應謹慎,以避免這一政策成為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隔閡。
ADVERTISEMENT
最近公佈的2025年財政預算案突出了政府的開源節流策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稅務措施,包括富人股息稅、含糖飲料稅的提高,以及銷售與服務稅基的擴大。同時,預算案顯著削減了高收入群體,特別是T15群體的補貼。這些措施表明,政府正通過徵收富人稅和削減高收入者補貼,重新分配資源,以更好地惠及低收入群體。
本次預算案的一個重要亮點是針對性補貼政策的擴展,除了燃油補貼外,還將涵蓋醫療和教育領域。儘管政府近期表示將檢討和重新定義T15群體,但針對性補貼政策的確立顯示政府的堅定決心。因此,針對性補貼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是值得深入探討的。接下來,我們將討論針對性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影響,包括篩選過程、補貼發放方式以及這些政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從整體來看,針對性補貼政策在理論上是一個良好的政策,旨在強調社會正義,確保真正需要幫助的群體能夠獲得政府的支持,而不是高收入者,從而實現更公平的國家資源分配。然而,實施針對性政策猶如進行精確的外科手術,其首要條件是能夠準確區分不同收入群體。這一精準區分依賴於完善的信息系統支持,只有充分的數據和信息,才能確保政策的有效實施。
當然,政府也是意識到這一點的。因此政府也不斷的嘗試通過主要數據庫(PADU)和近期推遲的國家數字身分(Mydigital ID)等措施來改善信息收集。這些系統的最終目標是獲取更全面的國民數字數據,以便更有效地執行針對性政策。儘管這些系統有助於提升信息的準確性,但也引發了對政府集權過度的擔憂。因此,這一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然而,PADU系統未能得到公眾的認可和註冊配合,導致政府不得不為未註冊的國民自動登記基本信息。這一做法使得國家數字身分的實施實際上成為PADU系統的延伸。然而,如果未能更新國民的個人信息,政府將依賴過時的數據,而這些數據中大部分都不準確,無法準確反映個人的實際收入情況。這將導致即將實施的針對性政策延續了之前不公平的補貼做法。此外,不同州和城市的生活成本差異巨大,因此用單一的收入標準來劃分收入群體是不公平的。然而,考慮不同城市和州的生活成本等因素來區分實際收入群體,雖然是必要的,但在大數據完善之前,這一過程必然耗時費力且成本高昂。這正是實施針對性政策在篩選對象時面臨的挑戰。
在補貼發放機制方面,政府目前的針對性補貼主要通過津貼汽油價格的方式,確保符合資格的群體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加油,而不符合資格的則按浮動市場價格購油。這種機制導致市場上將出現兩種不同的汽油價格。儘管柴油的補貼政策同樣採用津貼價和市場價的區分,但由於使用柴油的群體相對有限,主要是企業用戶,因此影響較小。相比之下,汽油用戶範圍更廣,兩個不同價格的汽油將對市場產生更大影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