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指標趨向正面,無論是產業顧問還是分析員都一致認為,我國產業市場已重新步入復甦軌道,並且是長達數年的上升週期趨勢,前提是外圍因素不至擾亂國家經濟發展步伐。
上一期說到,市場人士樂見目前的房市走向,但問到市場購興和情緒時,除了謹慎樂觀,就是對這一輪全新上升週期的深深感嘆:“不如2009至2014年的上一個房市大牛市啊!”
上一個逾5年的大牛市,到底火熱到何種程度,讓這些市場人士記憶猶新?而現在正在起步慢慢“回春”的房市,又能不能回到當初的盛景?這兩個房市上升週期又有何不同?
“大牛市”記憶猶新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滿滿的好奇,上一個房市大牛市暌違已有10年之久,何以不論是產業顧問還是分析員,都還能如數家珍般的分享當初的盛況,而談起這一波好不容易重返的上升週期,卻更多是情緒謹慎,讓我們把時間線拉回到10年之前……
“10年前,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項目或者地點,只要發展商一推出市場就能賣到很好,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就售罄了,而現在卻不是什麼項目都好賣,地點和項目類型很重要。”
ADVERTISEMENT
這是問到今時今日的房市和10年前有何不同時,興業研究區域房產領域研究主管龍國雯給出的第一個答案。
她解釋,10年前的房市大牛市主要是建構在低息大環境,加上發展商承擔利息計劃(DIBS)政策,讓人們更易買房,相比下今時今日的房市需求,並不是建立在低利率及DIBS的投機需求上,購興自然無法相比,簡而言之今天的市場基礎和10年前明顯不同。
“上一個房市大牛市正值2007/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當時美國的利率還在0至0.25%超低水平,我國利率也還在歷史低點的2%。”
雖然目前的房市購興比起10年前稍顯弱勢,但龍國雯直言,房市復甦毋庸置疑,這可從過去1年市場推出的產業項目情況看出端倪,即每單位訂價在三四百萬令吉的高檔產業銷售已有好轉,還可在3個月內售罄,顯示信心已慢慢恢復。
地點項目類型很重要
“以森產業(SIMEPROP,5288,主板產業組)為例,最近在吉隆坡高爾夫與鄉村俱樂部(KLGCC)附近推出400萬令吉以上的公寓項目,截至8月中已近80%賣完,再次點明產品種類和地點的重要性。”
換言之,拋開上一波房市大牛市時期的低息和刺激買房政策,今時今日的房市需求是建立在更為穩固的基礎,雖然整體情緒與信心恢復速度緩慢,但每一步走得更為紮實。
國際產業顧問公司Rahim & Co研究總監蘇萊曼沙希:
樂觀警惕外圍風險
國際產業顧問公司Rahim & Co研究總監蘇萊曼沙希深入說明,這一波房市上升週期的整體需求的確會更加紮實,而另一個不同在於,眼下的房市還面臨諸多外在因素,所以縱使整體情緒有所好轉,還是比不上2009至2014年的上一波房市大牛市。
“誠如先前所說,我們可從幾個狀況判斷復甦,最明顯是成交量上漲,情緒也逐步向好,只是今時今日的房市畢竟還受諸如全球經濟、地緣政治緊張關係等外在因素影響,市場反而更加謹慎。”
大馬房地產發展商會主席何漢生:
成本攀升謹慎佈局
另一方面,大馬房地產發展商會(REHDA)9月中公佈2024年上半年產業市場調查與2025年上半年展望調查報告,共有162個半島發展商參與這項調研,有56個或35%的受訪者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新項目,反觀去年下半年只有48個或32%推項目,這也說明發展商信心有增強。
上半年新推項目計有1萬1814個單位,較去年下半年微升7%,至於整體銷售表現也比去年下半年的1萬2017個單位增加,共售出1萬3445個單位。
談及今年的市場情緒時,該商會主席拿督何漢生披露,儘管項目推出和銷售有改善,但在整體經商成本攀升的情況下,發展商仍謹慎樂觀看待房市前景,且採取觀望態度評估明年房市,整體情緒稍微疲軟。
“發展商在營運方面還是小心翼翼就怕行差踏錯,他們還要評估2025年財政預算案針對房市的宣佈及措施,是否能繼續推動市場前行。”
高達56%受訪發展商表明,基於市況不明朗、缺乏融資、缺適合的產品與地庫、未售庫存多,以及項目地點購興弱,下半年不會推新項目,就算有計劃推出新項目,高達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預測,首6個月的銷售料不超過50%。
15年期間大起大落
把時間線拉回眼前,產業領域是2023年馬股眾多領域中表現最為優秀之一,今年以來依舊維持著良好升勢,以產業指數而言,自冠病疫情後在2022年10月14日陷入低谷,再到今年7月18日觸頂,期間激升93.5%,遠遠跑贏吉隆坡富時綜合指數的18.2%升幅。
產業指數先前的高位,僅比2014年8月18日房市牛市的“頂”,落後23.9%,那麼現在的上升週期真的有穩固的基本面支撐?本刊綜合分析員和一眾市場專家看法,簡單一覽這兩波房市上升週期,以更好釐清這一波復甦趨勢。
【2009-2014】上一波大牛市
全球在2007年4月遭遇金融危機,政府在2008至2009年間豁免產業盈利稅,旨在刺激房市並振興經濟,不過豐隆研究分析員指出,這項政策並非是直接應對當時金融危機的措施,更多是為房市和經濟在2007/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初,提供必要的支持。
“來到2007年中,美國次貸危機擴散,這個時候馬股產業指數也開始疲軟下行,因投資者減少在風險資產比如產業股的部署,而外國投資者規避風險,減持在新興市場股市的曝光率,當中也包括大馬。”
我國真正感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是在2008年下半年,主要貿易伙伴尤其美國及歐洲國家需求疲軟,出口顯著走跌拖累經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從2007年的6.3%走低至2008年的4.8%,來到2009年情況更惡化到萎縮1.5%,促使國家銀行在2008年底開始降息,到了2009年2月已降至2%。
低息+寬鬆政策帶旺房市
政府隨之在2009年初推出DIBS政策,即發展商同意吸納購屋者在產業建築期間的利息,藉以減輕購屋者財務負擔,也讓仍在建設階段的產業項目更具吸引力。
低息大環境加上種種刺激房市的寬鬆政策,產業指數2009年3月恢復上升趨勢後,在短短5個月觸及巔峰,暴漲2.08倍,期間吉隆坡富時綜合指數僅升高81.3%,寫下長達5年半的房市鼎盛期。
“輕鬆擁屋”致房價大漲
產業顧問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大馬區董事經理兼主管拿督Paul Khong點出,2008年金融危機後在低息大環境、強勁的外國投資和強有力政府政策的刺激下,“輕鬆就能擁屋”導致房價迅速且大幅上漲。
“如今,房市復甦主要取決於穩定的經濟狀況、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和投資者信心是否增強,就好比先前在冠病疫情後,我國在2022年重開國門,政府當時為助發展商清庫存還推出‘擁屋計劃’(HOC)等倡議。”
連串投機需求致滯銷
大馬房屋價格指數(MHPI)在2011至2014年間錄得強勁增長,分別彈升9.8、13.4、11.2及9.4%。而本來為減輕購屋者負擔的DIBS政策,卻引發連串投機需求,進而推高房價,最終造成房市過熱,房價漲幅遠遠跑贏經濟基本面,這波大牛市未能持久,更導致房屋供應過剩。
【2015-2021】下行週期
房市過熱,促使政府重手打房祭出連串降溫政策,加上疫情攪局,開啟長達6年的下行週期,產業指數更曾在2020年3月23日疫情期間跌至谷底,比起2014年8月18日的高位,市值更是大幅縮水近三分之二,大跌67.5%。
豐隆研究分析員指出,發展商在上一波大牛市期間因對市場前景樂觀,顯著擴張致使建設過多,滯銷產業從2015年底開始暴增。
竣工產業面對銷售緩慢
“一般上建設有地產業需要2至3年,而高樓住宅則需3至4年的時間,因此滯銷單位當時的攀升情況,主要是竣工產業銷售緩慢,以及2至4年前(2011至2013年)間的未售單位累積所致。”
上一波房市大牛市尾聲(2014年底至2015年初)推出的產業項目,是到了2016至2019年間才成為滯銷單位,該行觀察發現,從2019至2021年間,滯銷單位雖然還是在高位,但基本保持在2018年的水平。
“這表示發展商在政府出招打房後,開始調整並適應新的供需情況,並放慢推出新項目的步伐。”
龍國雯直言:“經歷先前長達幾年的產業大規模滯銷,發展商在推出新項目方面都比較謹慎。”
指HOC計劃反加劇滯銷
另一方面,政府在2019年推出HOC計劃,旨在鼓勵人們擁屋同時減低滯銷單位數量,通過豁免購屋者印花稅,及購買這個計劃下的房屋可至少獲得10%折扣,作為疫情期間激勵房市的政策;這個HOC計劃延長至2021年。
不過,豐隆研究點出,此舉不僅無助舒緩滯銷產業情況,甚至還在這個措施期間持續攀升,並在2021年末季觸頂,歸咎於HOC計劃並不僅限於已竣工庫存,也允許新項目。
“因HOC計劃需要發展商符合提供至少10%折扣的要求,發展商自然更傾向推廣新項目,因在定價方面比已竣工庫存更有彈性,發展商為能在這個計劃下極大化效益,比起專注清庫存,自然是更傾向賣新項目,最終積累更多滯銷單位。”
【2022年至今】新一波上升週期
產業顧問公司大馬亨利行(Henry Butcher Real Estate Sdn Bhd)首席營運員鄧志明認為,這兩波房市上升週期的復甦模式其實非常相似。
“只是,在當前房市復甦的背景下,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外在因素,例如烏克蘭和加沙的衝突,以及菲律賓和臺灣等涉及中國和西方列強的緊張局勢,若這些外在因素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可能會破壞或減緩房市復甦的情況。”
受中國經濟嚴峻影響
他指出,在2007/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對原料需求旺盛,連帶拉抬原料供應國經濟的發展,但現在的中國經濟正經歷一個充滿挑戰的階段,或無法再為依賴中國出口的國家提供動力。
不過,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剛在9月底宣佈一攬子貨幣政策重磅救市,包括降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降首付比例、設立新的工具支持股市等,政策指向了3個目標,即穩定增長、穩定房價和穩定股市,或許將迎來另一波向好的變動。
復甦更加謹慎
不過,產業顧問公司威廉氏達哈與王有限公司(CBRE|WTW)集團董事經理譚家良認為,這次的上升週期與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房市快速增長不同,目前的復甦更加謹慎,重點在管理不良貸款(NPL)攀升和降低滯銷房產數量等風險。
豐隆研究點出,這一波房市上升週期的“種子”,是特朗普在任美國總統期間,於2018年首次掀起中美貿易戰爭端時開始發芽,歷時4年才逆轉升重返上升軌道。
來到2022年,俄烏衝突升級到開戰打亂全球商品供應鏈,而去年的以巴衝突也影響商品及服務供應,促使企業重新評估供應鏈風險,為減低還在持續及潛存的地緣政治衝突風險,已在調整規劃將製造和供應鏈遷至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不大的國家。
聚焦工業發展項目
該行續指,中美貿易戰及地緣政治緊張關係使得外資轉向東南亞國家,而我國憑藉更靠近中國、地緣政治傾向中立吸引東方及西方國家投資、主要商道比如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策略、勞工成本相對便宜等,無疑是其中一個受益方,故工業發展項目已成為新的增長途徑。
“在外國直接投資(FDI)穩定增加的情況下,工業產業成焦點,專注這類產業的發展商自然優先受惠,因這些外國公司在開始生產線或營運前,需要設立自己的廠房、倉庫及相關設施。舉例,其中最早轉向工業產業的森產業2019年時並無工業發展的銷售,但在2020至2023年間,卻分別升高14.3%、18%,以及24.8%。”
不過,Paul Khong認為,銀行收緊貸款和更為嚴謹的政策,如產業盈利稅等都大幅限制投機活動,或多或少也影響房市復甦步伐,加上地緣政治衝突使得全球不確定性升溫,也使得復甦前景稍顯疲弱。
“整體來看,房市確有逐步走強,但增速還不及上一波牛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