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相信──看到远方是视野,走向远方是胆量,抵达远方是能耐,希望大专院校能够以认养社区的方式,跟我们一起走入社区,构建成社区的共伴、支持系统,让乡镇也能成为国际交流的场域,让地方成为培育人才的苗床。
到了我这把年纪,身边朋友已经有人在开始规划退休后的生活,大概没多少人像我一样,拖着体力已经下滑的躯壳,以及仍常常高昂的意志,抱着执念去想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好。我当然知道会被取笑成不自量力,但我想到这些年从一个报导者(《发现大马》书系作者)到业者(Mari House食农教育基地),再到陪伴者(P Lab),在执行各种地方创生计划的实践过程中,看见善用支点也能让微小力量撬动更大的地方能量,就觉得还需要再努力一些;加上回头看年纪尚小的女儿,总会对大人为世界留下来的“手尾”萌生莫明的责任感,才会想在仍然还能付出的年纪再多做一些网红做不到的事。
ADVERTISEMENT
明年,我们会在怡保兵如港这所无围墙的风土学校,发挥“地方创生实验室”的精神,开设“地方学”相关的课程和活动,以每月一次、半天、结合“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的免费课程(收获)和社区服务(付出)的组合,开放给青壮年朋友参加。我们期待怡保和周边大专院校的学生、留乡青年,乃至全国各地有意愿加入学习圈的地方团队,一起来共学共创,让地方社区得到实质帮助(社区服务以及学员为社区每年的固定产出),以及自己也变得更好的同时,集结善的力量,扩大成影响圈。
我始终相信──看到远方是视野,走向远方是胆量,抵达远方是能耐;众志成城,为了推广地方青年培育的课程,我们希望大专院校能够以认养社区的方式,跟我们一起走入社区,构建成社区的共伴、支持系统。透过“地方学”,外部的力量(参与者、本地大学、国外USR团队、地方创生团队)被引入社区,跟地方居民产生连结,让乡镇也能成为国际交流的场域,让地方成为培育人才的苗床。
未来,故事力、影像力、转译力、设计力、编辑力、策展力、行销力等各种地方创生技能,会经由各种已经被实践过的地方创生计划、国内外的案例,以及不同领域老师的经验分享中,滋养地方青年;国际视野化成在地行动,地方的问题、解方和契机,在社区这个实验场内,被实践、被验证、被整理成后来者学习的地方学方法论,再往下、往外传播。
马来西亚拥有多元、包容的DNA,取他人之长,每一次学习都将是一次灌溉和叠加;大自然与祖先馈赠予我们众多珍贵的资产,带着他们留给后代的祝福出发,我们一定有条件创造出更有韧性的新文化、更有生命力的社区。
我们在“地方学”的课堂等你!
活动资讯: |
延伸閱讀: 卓衍豪/从“一日职人”、“地方学”到“风土学校” 卓衍豪/地方学的武功秘笈 卓衍豪/池上学 卓衍豪/路上观察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