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系上老师的推荐,决定前往霹雳州十八丁渔村参与“看见十八丁”组织的活动,与一群社区及艺术工作者一起交流。此行之前,我从未去过十八丁。据说,十八丁是个沿海渔村;据说,那里有红树林;据说,它离太平很近;据说……
我对十八丁认识甚少,出发前特意不找太多资料,这是难得能有机会深入社区体验,所以为自己保留“神秘感”,希望通过当地人的述说,聆听这片土地的声音。
ADVERTISEMENT
百年鱼港再次被看见
我搭乘同行者的车前往十八丁,这是需要驱车深入才能抵达的沿海渔村。初到十八丁,就感到空气中有一股沿海村镇独有的味道。
我成长于槟城威南的内陆城镇,近几年在雪州求学,很少有机会去海边,更别提渔村了。午餐时的繁华主干道,几乎看不见戴头盔的摩托骑士、空气中弥漫着鱼货与海风的气息,以及老旧房屋与新建民俗结合的街道……漫步在这样的小村镇上,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在同行者的介绍下,了解到十八丁已有百年历史。和许多老社区一样,这里面临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外流和失去活力等问题。
因此从2014年开始,一群社区工作者发起了“看见十八丁”社区营造活动,旨在活化十八丁社区,让这座百年渔村再次被看见。
正式探索前,十八丁总策划庄白祺向我们介绍了“看见十八丁”这10年来的活动。原来他们已经在环境教育、社区导览、生态旅行等领域深耕多年。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看见十八丁”10周年活动重点推广的“炭路”概念。
所谓的炭路,即“红树林+炭窑+生态旅游+环境教育+Ni Siap体验”,秉持着“社区就是教室、大地是课堂”的理念,希望在十八丁社区营造10周年之际,重新定义和形塑社区营造的概念。
光听介绍,我对炭路的概念还是很模糊,不明白这个“路”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明白这条路通向何方。直到实际走入十八丁社区后,这个在脑袋里模样的概念,才随着脚步渐渐明朗起来。
炭路,一条看见新价值的路
我们首先参观十八丁炭窑工厂。炭窑宛如巨大蒙古包,呈半圆形,靠近正在运作的炭窑时,可以感受到热气和熏炭时的酸涩气息。经过第三代炭窑经营者蔡祺勇的导览和分享后,才了解到黝黑的炭外表不是烧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
这里的木炭采用红树林的红树为原料,砍伐后需要通过运河和船只,将红木运到炭窑工厂旁的小河。经过炭窑熏制后,50吨的红木最后只能产出10吨的木炭。十八丁木炭品质享誉国际,受到日本、韩国等地客户的钟爱。原来我们传统观念认知中的夕阳产业,实际上还未消退。
红树的副产品有经过炭窑过程萃取的红树木醋液、黑炭肥皂、红树林皮染涩等。我有幸参与体验红树林染涩(Ni Siap)工作坊,虽曾听闻红树林树皮染涩,但从未了解过制作过程,也不知道原来Ni Siap的诞生是因为祖辈为了改进防寒耐穿的衣服。
参观完炭窑和Ni Siap后,才意识到炭路是一条活用十八丁特色而设计的路程,红树林与炭窑更是其中的主角。十八丁的红树林为这个渔港村子抵御潮水侵蚀,同时也为经济和旅游提供了价值。红树林从数十年前开始规划了永续种植计划,这是人与大自然之间互惠的交流。
红树林本身就是适合深入探索与体验环境的学习场域,树根可以制成木炭,树皮可以制成树皮染涩,将这些体验结合起来,就会成为环环相扣、具有环境教育意义的生态旅游之旅。
这条炭路不仅仅代表了十八丁社区营造要走的路,也是一条以红树林和炭为核心的前路。
对于十八丁在地人来说,这条炭路是回望自己生活的土地时,看见的新价值。它不是纯粹形塑一个美丽的景点,而是试图挖掘这片土地上在地人也认同且引以为傲的面貌,并与其他人分享。
穿梭老街,走一个世代的集体记忆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十八丁的主干道,在当地人都去的茶室吃早餐。饭后,在地人王凌翠带我们去看邻近的一座石碑:砵威火车站石碑。石碑上用了英文、爪夷文、淡米尔文和中文写下了“砵威”(Port Weld)。
这里曾是马来西亚最早的火车站,过去衔接太平与十八丁的铁道,也是马来西亚第一座铁道。尽管现在铁路不再使用,但石碑与十八丁人对火车站的记忆被保存下来,例如附近的一家海鲜餐馆,就叫做十八丁火车站海鲜村。
接着走访十八丁老街区,在连接十八丁与过港的天桥上俯瞰渔村,听凌翠讲述历史。我们还穿越老街和城镇,聆听这座村镇的在地故事。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凌翠提及十八丁常年面临水灾问题,所以家具尤其电器都会堆高。即使经常淹水,他们早已习惯,这让人看见了十八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
思索社区营造的前路
走街后我们一行人集合,开始就两天的活动发表感想,尤其针对十八丁社区再造的部分讨论、献计。
我们听说即便是十八丁在地人,也甚少到炭窑,甚至有一些年轻人,是因为学校行程才初次参观炭窑。十八丁的木炭在国际享有声誉,但在地人对炭窑的认识与认同感却并不多。有艺术家提议,让学生在校园里制作迷你炭窑,虽然无法用来熏制木炭,但可以用来制作批萨等食品,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何乐而不为?
又有人提议,也应该重点推荐Ni-Siap,让十八丁主妇一起学习Ni-Siap,制作个性化产品,贴补家用之余,还能打造新的十八丁品牌。随着讨论越发热络,越来越多的点子被提出,宛如一颗颗被点亮的灯泡,照亮了“看见十八丁”10周年的前路。
愿意坚持下去的人最可贵
身为媒体系学生,过去曾参与过一些社区活动,也采访过一些社区工作者,了解他们在这条路上的奋斗有多么不容易。不止一个受访者提过,在社区营造和艺术文化领域,马来西亚的脚步总是比较慢。我们缺乏相关的人力和资金的挹注,在社区与艺术的道路上努力前行,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在去十八丁的路上,载我一程的艺术工作者丘为荣曾这么评价“看见十八丁”组织的人:“他们都是一群有大爱的人,愿意为别人去行动。”
越是不起眼且不讨喜的工作,往往蕴含着别人容易忽视的“必要”,社区工作就是如此,这也是以白祺为首的一群人深根10年之久的工作。
延伸阅读: 【马来西亚‧霹雳】以客之名,重新发现怡保 【马来西亚‧霹雳】行走雨城●锡说太平●探索渔村 【马来西亚‧霹雳】漫步皇城江沙,阅读时光的历史 【马来西亚‧霹雳】柏隆皇家公园大自然之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