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失是全球多国面临的挑战,尤其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保留顶尖人才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尽管英国在今年的诺贝尔奖中“表现优异”,但所有获奖者目前都不在英国任职,这突显英国在留住顶尖研究人才方面的不足。
ADVERTISEMENT
今年的3位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虽在英国受教育,但均在美国工作。此外,人工智能先驱辛顿(剑桥和爱丁堡大学)和化学奖得主哈萨比斯(剑桥大学)与朱姆珀(剑桥大学)也没有在英国任职,这引发了对人才流失的广泛关注。
专家认为,尽管英国教育基础雄厚,但美国等地丰厚的科研经费和资源持续吸引了英国人才。因此,英国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扩大对长期研究发展和本土创新的支持已成为当务之急。
马来西亚面临更为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过去50年约有186万名人才外流,相当于总人口的5.6%,明显高于全球平均的3.6%。许多马来西亚熟练和半熟练工人选择到新加坡及汶莱工作,以获得更高的工资。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人才流失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因素,如薪资和福利的吸引力,还包括非经济因素,如职业前景和生活方式。许多人才考虑到子女教育,以及在国外生活多年后难以重新适应回国后的生活而选择移民。
尽管我国的政治环境逐渐稳定,确实吸引了一部分人才重新考虑回流,但许多障碍依然存在。首先,生活质量问题仍然是许多回流人才关注的焦点,包括医疗、教育和居住条件等方面的考量。再者,科研设施和资金的不足,让许多希望在学术界或研究领域发展的专业人才感到困扰。
此外,社会、种族和宗教关系等因素也对人才的回归意愿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在欧美国家工作的人才已经习惯了当地的企业文化,诸如自由、多元和信任等价值观,一旦他们回国,面对高权力距离和微观管理的工作环境时,会感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和压力。
因此,虽然政府和企业努力通过提供更高的薪资和待遇来吸引人才回流,但仅靠这些措施远远不够。有效阻止人才外流和吸引人才回流需要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政策支持,以解决上述问题,营造一个更为友好的环境,使这些人才能够顺利回归并融入。
笔者相信,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和支持,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才留用和回流。然而,矛盾的是,我国成为了许多外国人首选的就业和生活地点,因为他们在这里享受到比自己国家更优越的福利和待遇。
这一现象反映出,尽管国内环境仍存在挑战,但外籍人士却能在这里找到更好的生活质量。这表明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本土人才的待遇,并创造更多高价值的就业机会,而不是单靠引进外籍人才来解决问题。
培养一个重视和投资本土人才的可持续生态系统对于我国构建具有竞争力及创新力的未来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社会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潜力,而不是继续为他国培养与供应人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