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政府和企業努力通過提供更高的薪資和待遇來吸引人才迴流,但僅靠這些措施遠遠不夠。
人才流失是全球多國面臨的挑戰,尤其在當今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保留頂尖人才對提升國家競爭力至關重要。儘管英國在今年的諾貝爾獎中“表現優異”,但所有獲獎者目前都不在英國任職,這突顯英國在留住頂尖研究人才方面的不足。
ADVERTISEMENT
今年的3位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雖在英國受教育,但均在美國工作。此外,人工智能先驅辛頓(劍橋和愛丁堡大學)和化學獎得主哈薩比斯(劍橋大學)與朱姆珀(劍橋大學)也沒有在英國任職,這引發了對人才流失的廣泛關注。
專家認為,儘管英國教育基礎雄厚,但美國等地豐厚的科研經費和資源持續吸引了英國人才。因此,英國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擴大對長期研究發展和本土創新的支持已成為當務之急。
馬來西亞面臨更為嚴峻的人才流失問題,過去50年約有186萬名人才外流,相當於總人口的5.6%,明顯高於全球平均的3.6%。許多馬來西亞熟練和半熟練工人選擇到新加坡及汶萊工作,以獲得更高的工資。
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人才流失的原因不僅僅是經濟因素,如薪資和福利的吸引力,還包括非經濟因素,如職業前景和生活方式。許多人才考慮到子女教育,以及在國外生活多年後難以重新適應回國後的生活而選擇移民。
儘管我國的政治環境逐漸穩定,確實吸引了一部分人才重新考慮迴流,但許多障礙依然存在。首先,生活質量問題仍然是許多回流人才關注的焦點,包括醫療、教育和居住條件等方面的考量。再者,科研設施和資金的不足,讓許多希望在學術界或研究領域發展的專業人才感到困擾。
此外,社會、種族和宗教關係等因素也對人才的迴歸意願產生了重大影響。另一方面,許多在歐美國家工作的人才已經習慣了當地的企業文化,諸如自由、多元和信任等價值觀,一旦他們回國,面對高權力距離和微觀管理的工作環境時,會感受到巨大的文化衝擊和壓力。
因此,雖然政府和企業努力通過提供更高的薪資和待遇來吸引人才迴流,但僅靠這些措施遠遠不夠。有效阻止人才外流和吸引人才迴流需要系統性和全面性的政策支持,以解決上述問題,營造一個更為友好的環境,使這些人才能夠順利迴歸並融入。
筆者相信,只有通過多方面的改革和支持,才能實現真正的人才留用和迴流。然而,矛盾的是,我國成為了許多外國人首選的就業和生活地點,因為他們在這裡享受到比自己國家更優越的福利和待遇。
這一現象反映出,儘管國內環境仍存在挑戰,但外籍人士卻能在這裡找到更好的生活質量。這表明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本土人才的待遇,並創造更多高價值的就業機會,而不是單靠引進外籍人才來解決問題。
培養一個重視和投資本土人才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對於我國構建具有競爭力及創新力的未來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社會充分發揮本土人才的潛力,而不是繼續為他國培養與供應人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