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藝君,新加坡目前最受矚目的新生代詩人。
10歲,她跟隨父母從中國廈門移居新加坡。這裡的一切看起來相似,又不。即便和旁人能用福建話溝通,慶祝中國也有的文化節日,但幼小的她,總能從一些細微末節中,看出自己和他人的不一樣。為了更好地融入這裡,林藝君學會察言觀色。但她卻不曾想過,這麼個技能,竟為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基礎。
ADVERTISEMENT
林藝君將一路以來的觀察寫成詩歌、小說和散文,探索個人與歷史、社會和國際關係,思考身分認同的複雜和多元性。透過文字,她不單找到了出口,更找到了自己和土地的連接。
報道:本刊 陳星彤
攝影:本報 陳敬暉
我第一次寫的主題,好像也是和土地有關的,關於墳墓的事情吧。但那是很早的事情,我有點忘記了。”
她的聲音輕柔,額頭前的劉海,紮成馬尾的長髮,像是甫出社會的新鮮人。1993年出生的她,剛過30。今年出版首本個人詩集《新房客》,收錄72首現代詩。
“身旁的人總說,我寫的東西很冷血,沒有親情,沒有愛情……但創作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我想要說什麼就去寫。最後我發現,我想說的東西都是‘身分’。”
離開原生地,來到新加坡,林藝君說是被父母“騙”來的。
我不要做特殊的那個
“我媽媽說來新加坡旅遊,中國小學9月份開學,我和哥哥8月底就說要回去了,問說‘怎麼還沒訂機票’,我爸媽竟要我們明天去新學校報到。”聽了意料之外的答案,那個晚上,兄妹倆嚎啕大哭。
10歲,看似不大不小的年紀,但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如今,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身旁的人說的語言相通,但又不同。“我記得剛來新加坡時,像是農曆七月拜拜,雖然很多文化一樣,講的福建話一樣。但你會發現,就算我們講一樣的語言,也不是同一種人。”
而學校授課用的,也不是她的日常語言。說到這裡,一個有趣的過去,喚醒她的記憶。
林藝君熱愛運動,但因為陌生的語言,聽不懂老師說的遊戲規則。她靠著同學的複述,卻不敢三番四次地詢問,怕麻煩別人。於是,她學會不懂裝懂,學會了觀察。
“我開始模仿別人的語言、別人的動作。在這個遊戲裡面,我要跟你們一樣,因為我不要做特殊的那個,我不要做另類的那個,我想要融入。”在原本的地方狀態還不錯卻被硬拉出來,林藝君這麼形容被迫南下的童年。
“在一般的學科裡,數學也難,也是用英文授課。在英文的世界裡,我感覺自己像個白痴。很多東西被打亂,我需要重新塑造語言、思想的方式。像是別人已經在那個遙遠的地方,我卻始終在這裡。”
誤打誤撞加入創作班
觀察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但林藝君始終找不到發洩的出口。直到大學二年級,友人把她叫去創作班。
“他有意識地要去創作,但我沒有。”誤打誤撞,她在分享創作之路時直白的說。
興許是因為自己最擅長的語言,也或是課與課的間距長,單純找個地方吹冷氣……她就這樣窩在課室的一角,成了班上的一員。
“老師講的話很有意思,我第一次覺得原來文字可以這麼被寫出來。在那之前,我都一直在寫模範的作文,覺得只要語句通暢,拿到分就可以了。”
慢慢地,林藝君從旁聽、交作業,漸漸地開始自我創作。她的觀察自此有了出口。
我是什麼人?
2017年,她到臺灣高雄當交換學生,成為了探索身分認同的開端。
那時的她,不再是當初靠模仿融入新加坡的小女孩,早已熟悉圈子裡的語言,亦獲得新加坡當地人的認同,“他們覺得你就是和我們一起的。但到臺灣讀書時,我卻被分到大陸生那裡,新加坡的朋友在另一邊。”
只因為,她拿的仍是中國護照,直接明瞭地代表著她的身分、國籍,即便已經在新加坡生活了數十年。
“大陸的朋友會說,‘你幹嘛過來,你是新加坡人啊,不是我們的’。”甚至在跟臺灣人用福建話對話,她的身分也遭到質疑,“他們會疑惑,‘哩夕歹丸郎嘛’(你是臺灣人嘛)。我否認後,他們第二個反應是‘那你是新加坡人’,但我又不是。”
在那半年裡,當再有人問起“你從哪裡來”,林藝君都會統一回答“我從家裡來”,“也不會有人問起你的家在哪裡,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家’變成一個流動的家,你自己覺得你是哪個家,你就哪個家。”
在臺灣的日子很短暫,但她始終處於分裂的狀態。若說,社會像一個圓圈,雖然她在圈子的外面,但外面的人看她,她又在圈子的外面。
“當時,我一直處於漂浮的狀態。對於反覆強調‘我是什麼人’的這件事,衝擊很大。如果語言也代替不了你的身分,母語也不是你的身分,護照是你的身分,可是你又不歸屬於護照。有種‘我是誰’的感覺。”
隔年,她創作了詩歌〈實裡達人的朝聖〉,借用新加坡原住民實裡達人的歷史境遇,探索對身分認同的困惑。此作品在當時獲得新華文學青年詩歌文學獎金獎的肯定。
把歷史與個人經歷相結合寫成詩
我夢見舊居某處,風已經發生
並且無需太長的路程
就從山芭赤腳走到了財啟村
加龍古尼(Karang Guni)召攏來無數個想取暖的實裡達人
簇擁地坐在路沿的並排
看回程的車,遊在三言兩語間
繞過陡峭的人群 剖開車輪才傾瀉出一膽遙遠的液體
連帶他身體最後的那個人,也單薄地
和課本上不斷遊向過去的實裡達人一起塌陷
我和實裡達人站在歷史凹起的兩端
原來他也是
剛參加完自己的葬禮然後
再步行回到這裡
——截自〈實裡達人的朝聖〉的第三小節〈忠邦城的實裡達人〉
以組詩的概念,林藝君將消失的實裡達人,放到了她在新加坡生活的日常角落。有別於求學時趨向抒發個人情感的創作,她在〈實裡達人的朝聖〉放入歷史背景,再加入自己的經歷。
“我回想在新加坡這段時間往哪裡朝聖呢?”她從一個大主題,分成四個小主詩,最後回到了她來到新加坡第一個晚上住的地方,忠邦城的對面,“這算是我第一次找到那種‘原來我可以這麼寫’的感覺。”
我們可以共享秘密
除了是文字創作者,林藝君也是一名時政記者。記者這份職業,對她的創作有所幫助,“我學會更系統性地寫組詩,希望詩歌跟小說一樣有起承轉合,是一個更完善的故事。”
不單是詩歌,林藝君同時也在寫小說和散文。對她來說,無論創作的載體是什麼,核心在於主軸不變,“必須要有話要講。我比較害怕沒有話要講,卻硬要寫出來。那個作品就是個空殼,我不喜歡這樣的東西。”
問及時時刻刻和文字打交道,會否有疲憊的時候,她說:“套用一句很老土的話,文字在治癒很多事情。”通過文字,她更瞭解這個社會,同時亦學會思考,“我希望大家在作品中,看到的不是我,而是他們自己;或有某一部分的秘密在這裡,我們可以共享。”
後記:有意識地活著若沒有離開,就不曾有現在會寫作的林藝君。無論是新加坡還是中國的身分,現在的她都認同。 “我們這些外來者掙扎很長一段時間,要取得本地人的認同。但在得到認同之後,又想要認祖歸宗了,所以很多人在五六十歲開始尋根。”她認為這是個有趣的現象,人們或許只是在追逐認同感,“有點像你對這個東西祛魅了。” 有意識的活著,她反覆強調。 “在新加坡能寫作的人很多,我不是唯一可以寫作的人,只是我堅持下來。大家到了社會之後,就會有不一樣的東西出現。不要讓很多東西麻痺你自己的那種感覺,有意識的活著。”她說。 |
更多【新教育】: 遊走在劇場與文字間,新華作家梁海彬:未知是堅持的動力 黎樂怡《WAShhh》洗不淨的血跡,噓不靜的禁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