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日子过得苦哈哈,怎么在统计局的报告中,大部分的人都过上体面生活了?奉劝政府认真做事,在制定政策或发布统计数字时,不能对基层生活视而不见,别让决策与实际需求脱节。这样的官府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就是不知民间疾苦!
ADVERTISEMENT
大马统计局日前公布2023年生活成本指数报告指出,年龄介于18至29岁的我国单身人士,想要过上体面生活,每月基本开销必须达到1733令吉。而育有两个孩子的4口之家,想过上体面生活,每月基本开销至少6560令吉。
你们没看错,是“令吉”不是“美元”。而且统计局十分认真,统计数字精准至个位数,而不是模糊的一千多令吉、六千多令吉的数据敷衍了事。如果,您或您的家庭收入超过上述数字,日子却过得捉襟见肘,那幺就应该好好检讨,是不是平日太奢侈浪费了?
何谓“体面生活”?根据ChatGPT的解释:“体面的生活”是指在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能享受稳定和舒适的生活品质,包括良好的住房、健康的饮食、适当的医疗保健、基本的娱乐和社交活动,以及一定的经济安全感。体面的生活不仅仅是生存需求,还得注重生活的品质和尊严。
我们也查了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文明小史》、《董西厢》,甚至宋.赵长卿《行香子.骄马花骢》词,都告诉我们何谓“体面”?解释都与AI完全吻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有5个层次,从低到高依序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体面生活不是吃饱而已,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必须均衡兼顾,生活要过得有尊严与品质,同时还有空去追求与实现人生理想。
统计局的“体面生活论”一提出来,民众与媒体评论都同步炸锅。结果,查一查ChatGPT 、古典文学与心理学家的论述,说明统计局所谓“体面”只勉强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低层级的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也就是粗茶淡饭吃饱而已。
如果统计局说,1733令吉的个人、6560令吉的4口之家,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相信民众与评论员的反应不会这幺大,问题出在无忧无虑的“体面”!
统计局宣布上述数据时,有解释说,2023年生活成本指数是根据2022年市场问卷调查、涵盖433项目(食品、非食品)价格等因素统计而成,而体面生活基本开销是受到每户家庭人口、花费习惯、收入、价格及地区等几个因素影响。
统计局说,民众只要把家庭成员、州或县区、性别年龄等资料输入由统计局开发的MyPAKW(我的体面生活基本开支计算器),就能掌握自己与家庭所需基本开销。前一句是说“我的体面生活基本开支”,后一句是“自己与家庭所需基本开销”,两句话的差别在于“体面生活”。
而今,问题出在“体面生活与基本开销”根本不是一回事,又如果调查是由民众自行上网输入,这间中可能会出现统计学上常见的“样本误差”(Sampling Error),亦即样本只反应母体的部分,当信度(Reliablity)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效度(Validity)测量的准确性都有问题,统计出来的数据就很难具备参考价值。这一点道理,统计局应该理解。
统计局每年都会公布T20、M40、B40群体的人均所得。2023年,B40群体家庭收入低于6338令吉(中位数3440令吉);M40月收入介于6339令吉至10959令吉之间(中位数7694令吉);T20月收入在10960令吉以上(中位数15867令吉)。
上述数据显示,M40群体中位数收入7694令吉(有一半的M40家庭符合标准),而平均值6339令吉也非常接近在吉隆坡过上体面生活所需的6560令吉。这幺一来,大马至少有55%(T20+大部分M40)的家庭可以过上“体面生活”,这可能吗?
在国内,4口之家要过上体面生活的花费?这样调查的意义不大,因为开销因人而异,包括家庭的资产负债比、小孩的求学阶段(育儿与教育)、住房、餐饮、交通、医疗保险、娱乐休闲旅游、交际应酬、储蓄与应急资金、突发性支出都会影响每月的生活开支。
随便算一算,都可以概算出体面生活的支出是远远超过统计局的数据。在高位者制定政策、统计数字,不能对基层民众真实生活视而不见,否则决策会与实际需求脱节。这样的官府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就是不知民间疾苦,岂是为官之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