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4:49pm 07/11/2024

統計局

財經

VIP獨享

投資理財

天哥

第一天

體面生活基本開銷

2023年生活成本指數報告

第一天 | 在大馬生活需要多少收入?

我們的體面支出跟他族的體面支出的概念偏差較大,而收入其實並不比其他族群高太多,促使很多人會有“錢比較難存”的想法。

前幾天大馬推出了,報告顯示,目前在大馬的為:

ADVERTISEMENT

單身漢:RM 1,733/月;雪隆地區則需要RM 2,237-2,300/月

已婚的二人世界家庭:RM 3,157/月;雪隆地區則需要RM 3,637-3,765/月

育有兩名孩子的家庭:RM 5,445/月;雪隆地區則需要RM 6,308-6,560/月

Pakw02

看完後不僅感嘆說,原來目前的生活水準已經那麼高了哦?當然,上述的說法是過得體面,就是起碼達成基礎需求,該吃吃該喝喝該享受享受,而不是省吃儉用的活著,也難怪現在的年輕人總是說存不到錢。是問題是,這個數額是準確的嗎?他們是如何計算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算算看吧,當然天哥不能代表全馬人,因為生活成本本來就因個人生活方式、居住地區、家庭狀況而異,我們不妨就算算看,一家四口在吉隆坡地區的成活成本吧。

150014726 L Normal None

首先居住是最關鍵的考量。如果在吉隆坡區域租間比較正常的公寓,租金大概是RM 1,500-2,000左右。而如果選擇買房的話,供款可能會介於RM 2,000-3,000左右。當然,這個數額變化會因為地區更靠近中心或者更高級的公司而變得更高。

所以我們取箇中庸,也就是租房大概RM 1,800,買房大概RM 2,300就好,當然買房會多了一些雜費,那麼平均來說,每月成本可能就要RM 2,800左右,解決了一家四口的居住問題了。當然,這裡說的是體面生活,而不是擠壓式租個外勞區或買個殘舊單位之類的。

解決了居住問題之後,下來就是最關鍵的生活日常,也就是食物和雜費(包括水電煤或者寬頻和電話費等)。一般上來說,如果在普通茶室用餐,那麼一頓飯的費用大概為RM 10-15之間,而如果是去其他餐廳的話,一餐的費用則介於RM20-30。

以早午晚3餐來算,一個星期總共21餐,2、3餐吃得好一點,其他則正常用餐的話,人均花費為RM 300一個星期,一個月就要RM1,200了。如果一家四口的話,完全在外面用餐,那麼一個月就需要RM 5,000左右了。當然,小孩子因為食量較低,可以減半以上,但是RM2-3,000左右是免不了。

不過一家四口的話,應該不至於每餐都外用,假設是自己煮的話,一天的食材控制在RM 50以內,那麼一個月也是RM 1,500左右,再算點奶粉錢,然後時不時出外用餐下,RM 2,500左右也是免不了。至於水電煤+電話費,RM 300-500也跑不了。還有幼兒院費用呢!兩名孩子起碼RM 1,500左右,這樣都RM 4,000了。

再來當然是交通費用,買一輛“國民跑車”MYVI,月供、汽油、維護,甚至是停車費等,平均算下來RM 1,000-1,500應該跑不了,然後一些保險甚至醫療費用等等,RM 1,000左右應該也免不了,結果算下算下,天哥自己都軟掉了,原來要稍微過得體面些,一家四口沒有RM 7-8,000應該都不能算過得去。如果算上其他費用,可能還要多個RM 1-2,000,就要接近RM 10,000了。

當然,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天哥上述算的好像太多了,又或者太少了。其實說真的,支出方面,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數目,每個人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成本。上述是以過得去的數目計算,更節約的人,很多費用可以控制的更好;過得更精緻的,上述費用則還要再往上添加。

政府的計算,其實是蠻準了,但因為數據涵蓋各個種族,加上華人跟他族的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9:00pm 27/03/2025
第一天 | 医疗保险涨价,年轻人还撑得住吗?

医疗保险的本质,并不是我们“想不想买”,而是“我们能不能承受没有它的风险”。当然,我们可以调整、优化自己的保单,让它更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直接断保。

“保费这样起法,哪里顶得顺哦?”

卅岁的弟弟看到保费涨价的新闻时,忍不住发出如此感叹。虽然他不算很年轻,但也才在职场站稳脚步,每个月的收入除了应付日常开销,还要供车贷和年少无知时欠下的债务,一家四口的压力都在他身上。可如今,连医疗保险都开始吃紧。

“到底该继续缴,还是直接断保算了?” 当时候他向我抱怨到。

天哥认为,他不是唯一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最近,大马保诚(Prudential Malaysia)宣布,由于医疗索赔率上升19.6%,医疗保险保费将从下个月起调整,平均上涨4%。有市场反馈指出,部分保单的实际涨幅或较高,引发了不少年轻一代的担忧。这让许多人开始思考,医疗保险还值得买吗?还是该放弃,省下这笔钱来靠自己?万一将来越起越高,直到无法负荷才断保,年老时的医药费不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医疗保险涨价,问题出在哪里?

老实说,保险公司并不是凭空决定保费的,每一次调涨背后都有数据支持。根据大马保诚的数据,每1000名投保人中,提出索赔的比例已从62人升至74 人,增加了19.6%。不仅如此,每宗索赔的平均金额也增长了3.9%,从RM 14,113提高至RM 14,664。

这说明了什么?医疗成本在增加,投保人使用保险的频率更高,保险公司自然需要调整保费,以维持财务平衡。虽然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不爽,没问题时保险公司就赚钱,有问题时就把费用转嫁顾客,这样还得了?但是,保险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和我们做生意的道路相同,来货贵了,不就贵来贵卖,没理由赔本卖的。

但这只是表面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医疗科技进步、治疗成本上升,以前可能无法治愈的疾病,如今可以治疗,但代价是更昂贵的医疗费用。还有就是药物价格上涨,尤其进口药品,价格受汇率影响,越来越贵,医院也贵来更贵卖。不久前,一则关于是否公开药物价格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层层叠加下去,就引发了整条链的价格上扬,保费也跟着上扬,最后变成顾客买单,这也是整个医疗行业成本上升的结果。

年轻人该不该断保?

面对涨价,很多年轻人第一反应是:“要不干脆不买保险了?”

这种想法看似合理,毕竟如果1年要缴RM 3,000的保费,10年就是RM 30,000,不如直接存起来?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你能保证10年内都不会生病、不会出意外吗?如果真的发生意外,RM 30,000块恐怕就是杯水车薪了,以现在的医疗费用来看,住院动手术一次至少要RM 20,000-RM 50,000,如果是癌症治疗,费用更是高达RM 200,000或以上,随着医疗体系的发展,10年后的

RM 30,000可能连小手术都无法完成,更别说其他大型手术或癌症治疗的费用了。

而且断保后,未来可能买不起新的保单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保费也会更高,所以为何保险从业员总是说,保险是越年轻买越划算的,但是中间其实也有点猫腻,因为不同类型的保单,有些提早买也未必更划算,不过篇幅有限,今天就不聊这个课题了。而有些人则会认为,反正自己现在健康,等以后需要时再买就好,只能说我们想到的,保险公司也想到了,所以他们都是以健康状况来核保的,一旦身体出现问题(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超标),可能会被加费、受限制,甚至拒保。

所以当我弟问我该不该断保时,我跟他说,既然你已经开始了,那么“老虎螃蟹”你都别让保单断掉,因为保险就是一种“以小搏大”的玩意,就算断保让你省回几年1-2万块,分分钟你也是花掉的,但如果真的无端端出事,那就一切都完了,虽然说可以去政府医院排队,但是政府医疗资源紧张,是否能负担所有需求?就算能都好,花费在政府医院排队的时间绝对是天文数字,也意味着没法正常上下班,一场大病就毁掉一切了。

所以,断保恐怕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反而应该思考如何调整才能让自己既有保障,又不过度增加财务负担。如果真的无法负担,天哥认为可以考虑调整保单数额,而不是直接断保,如果保费压力太大,可以考虑调低保障额度,降低投保成本。公司若有提供Group Insurance,可以将它作为一道防线,以降低未来保费上涨的风险。

听完这些分析后,弟弟沉默了一会儿,最后问道:“那如果真的缴不起呢?”,我笑了笑,说:“缴不起也得缴,没事你每年省几千块,出事你人生直接完蛋,这个风险你能承担吗?”

其实医疗保险的本质,并不是我们“想不想买”,而是“我们能不能承受没有它的风险”。当然,我们可以调整、优化自己的保单,让它更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直接断保。毕竟,当我们面对疾病,保险是唯一能帮助我们分担风险的工具。而人生最大的无奈,就是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买不起了,这也是人生中最大的无奈。

官方回应
 
大马保诚(Prudential Malaysia)表示,此次保费调整是根据国家银行(BNM)的临时措施,涨幅平均为4%,并未超过10%。我们已就相关市场反馈信息作出澄清,特此说明。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