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温柔贴心,办事雷厉风行,年过半百却选择出售产业重建特殊教育中心,用爱为特殊孩子照亮前路,作为人生下半场。
她在幼教行业默默耕耘30年,成立幼龄图书馆鼓励小朋友阅读,也开设“幼龄快乐”餐厅与民宿为特殊人士提供就业机会。
本期《有故事的人》的主角张秀华,就是这样一直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指引人生路,又以满满的正能量感动着身边许许多多的人。
身障的她在受访时坐在轮椅上,分享她不放弃拼搏的人生故事。
父亲教会凡事靠自己
张秀华在1岁大刚学习走路的时候,发了一场高烧,四肢无力,即便父母不放弃,积极带她到处求医,最终她仍双腿肌肉萎缩,再也无法自由行动。
父母从小抱着她,不畏艰辛地踏上漫漫求医路,为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她遮风挡雨。
现年54岁的张秀华说,小时候还未使用轮椅代步之前,她都是由父亲抱上抱下;家中有10名兄弟姐妹,不过父母从未有抛弃她的念头,让她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成人。
“父亲教会了我,手心向上(乞讨)和手心向下(靠自己努力)的道理,我受用一生。”
她回忆道,11岁那年,他们一家人到一家购物中心,父亲暂时把她放在门口的椅子上,就连忙入店进行采购。
“当时路过门口的顾客,对着我议论纷纷,随后就开始掏钱。”
不向困难屈服 学会帮助他人
从零钱20仙、50仙到1令吉、10令吉就这么被塞到她的手上,她也懵懵懂懂地收下这些钱,短时间内就收获数十令吉。她说,当年10令吉的币值还很大,当她非常开心地向父亲分享“赚钱”喜讯时,父亲却全程不发一语。
返家后,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她:“手心向上是伸出手掌向人索取,就如同乞丐一样乞讨,渴求着别人的帮助,利用大众的怜悯掏钱,或许你(张秀华)当下感到开心,但这不是双手赚回来的钱。爸爸希望你能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不是索取而是帮助更多的人。”
这番教诲也让她建立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直以来都不向困难屈服。疫情期间,她的父亲于临终前,在她耳边说了一句“你是我的骄傲”,生命才画下圆满的句点。
创立茶楼食馆供特殊儿工作
开设幼儿园的张秀华于2011年,在多名义工妈妈的义助下,设立了“幼龄图书馆”开放给阅读爱好者借阅,图书馆也不定时举办绘本、文字电影和讲座等社区活动。
2015年,她毅然带领幼教老师报读特殊教育课程,以边修读边教学的方式开创了特殊教育中心。为了让特殊孩子及早获得适当的教育,以及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立更生的机会融入社会,隔年她又开设“幼龄快乐Otak Wu小食馆与幼龄状元茶楼”,让特殊孩子有一个户外学习的机会。
张秀华坦言,不少爱心商家聘请特殊孩子,但实际上却频频接到许多消费者投诉,结果被迫辞退特殊孩子。
学会融入社会自力更生
因此,她更希望能为特教学员打造一个有价值的平台,协助他们跳脱在家度日的生活,适应社会环境,并凭着自身的能力赚取收入。
“特殊孩子在小食馆内担任泡茶师傅、打扫、点餐、送餐和清洗碗碟等较为简单的工作,也获得大众的支持。”
曾获社会革新奖
张秀华用爱心为特殊孩子堆叠前路,也因此荣获2019年第六届大马依斯干达社会英雄奖(社会革新奖)。
疫情重创 教育中心茶楼倒闭
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病疫情,实体课和堂食迟迟未能开放,重创了特殊教育中心和“幼龄快乐”的运作,甚至造成倒闭收场。
张秀华指出,基于每名特殊孩子的情况不同,中心在教学上必须面对面因材施教,让孩子们掌握基础学习技能和自理能力等,并每天重复相同的流程和结构练习,一旦长时间中断,一切将重新开始。
“我感到很心痛,一个疫情毁了大家的心血,幼龄状元茶楼也在今年5月正式结业。”
掏卖房钱保险金重新开始
不想辜负特殊孩子们的努力,年过半百的她毅然卖掉2套房屋和提前领取多份保险金,掏出总额近200万令吉,在优美城商区购置两栋单位,其中一栋为幼龄托管教育中心,另一栋楼下商铺用作特殊咖啡图书馆,楼上则是特教中心,预计明年1月重新开张。
“身边的亲友都对我的决定感到不解,但我觉得这是我的人生意义与使命。至少以后不用再担心租金问题遭业主驱赶,孩子们能抬头挺胸在咖啡图书馆工作赚取收入。”
她认为,她的人生上半场为幼教和特教拼搏,中场继续坚守岗位,如今迈向人生下半场依旧热爱教育事业,人不可以忘本,做任何事情应该回到初心。
遇困难从不言败
她形容,人生只有一次,没有办法重来或回头,反正死后也带不走钱财,倒不如走向更有意义的人生路。
“或许上天想以这样的形态,派我到这世上完成品格教育的使命。”
她畅谈重开咖啡图书馆的未来,无非是让长大后的特殊孩子有个地方可以去,让他们学习生活技能和待人接物,而所有营运收入也归孩子们。
事业被疫情击垮,但张秀华不言败的正面态度和所付出的善意,冥冥之中自有吸引力,身边汇聚正能量,让她在苦难中依旧昂扬斗志,一次又一次战胜种种的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