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探討安樂死、自然死時,背後的心意都是希望找到一個較理想的方式,讓寵物的臨終較有溫度,使死亡不冰冷,希望它能從生到死,往生的過程不要受太多的苦。”
ADVERTISEMENT
那天帶小狗到獸醫診所複診,看到門外坐著一位老人家,旁邊的籃子裡有用藍色毛巾蓋住的小狗。雖然看不清楚小狗的情況,但是它每隔幾分鐘就發出哭泣聲,讓人感到心酸。
等了一段時間後,小狗還是沒有進入會診室,輪到我的小狗時,就問起醫生:“外面的小狗怎麼啦?哭得很淒涼!”於是醫生就往外走,瞭解小狗的情況後馬上把小狗抱進去,讓同僚為小狗降溫,因為它被毛巾包住幾個小時,恐怕會中暑。
之後醫生跟那位老人家瞭解小狗的問題,原來小狗18歲了,癌症已經擴散至脊椎,它站不起來,最近也不進食了,只能無助的躺著哭泣與叫喊,老人家不忍心它再受折磨,於是帶來診所要求醫生給它安樂死。
儘管如此,醫生還是抱著一線希望,先給小狗照X-ray,或許有辦法可以幫助它,並承諾如果真的無計可施就不收錢。
一番操作後,最終醫生走出來說真的什麼也做不了,唯有提早結束它的痛苦,醫生與老人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面對陪伴自己十多年的寵物,是陪伴動物,也是家人,要做出讓它安樂死這個決定,就如同要決定是否為沒有希望的家人終結治療一樣;站在為它好的立場,一針就可以讓它結束痛苦,在沉睡中離開,但要放手這個決定,心理上是一萬個不願意。
對一位負責任的飼主而言,讓寵物安樂死是艱難的決定,連醫生也會感到難過,在專業判斷下,不得已親手送走這些小毛孩,醫生也難隱難過。
如何使死亡不冰冷?
臺灣首位擁有獸醫資格的動物溝通師張婉柔,在她的著作《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它做什麼》中,有一個章節就是“你想要安樂死或自然死?”──關於死亡,難以開口的詢問。
她表示,寵物的生命走入最後樂章,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熟悉的,也因此更需要預先了解,才有足夠時間釐清需求,評估優劣。即使進行動物溝通,飼主也需要有通盤的認識,安樂死的準備及注意事項,自然死亡會面臨的瀕死徵兆,都是身為送行者的我們需要具備的照顧知識,這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善終的那一刻。
她提到,“安樂死”恐怕是所有照顧者都很怕從醫生口中聽到的詞彙,當醫生在臨床現場提出安樂死的建議,或是看似不經意與你討論起安樂死時,那其實意味著醫生的評估中,寵物的生命階段已經來到末期中的末期,也就是接近臨終,或者那是一種發出病危的通知方式。
她表示,早期社會對動物的臨終看法,是認為動物會按其本能找一個藏身之處,自己經歷臨終到死亡的過程。有些人因為信仰的關係,希望能尊重生命,使其自然臨終;有些人則認為,緩慢而綿長的瀕死過程對動物本身沒有意義,為了不讓寵物在真正死亡面前多受折磨,安樂死成為一種“人道”的方式,避免經歷瀕死階段可能發生的各種不確定狀態。
但她卻認為,當我們思量著該讓末期寵物安樂死或是自然死(有良好安寧照顧基礎下的自然死亡)時,最重要的是能帶著開放的心去看待與評估,每個家庭在照顧方面能提供的客觀條件不同,也會牽涉到照顧者的信仰與價值觀。
“當我們在探討安樂死、自然死時,背後的心意都是希望找到一個較理想的方式,讓寵物的臨終較有溫度,使死亡不冰冷,希望它能從生到死,往生的過程不要受太多的苦。”
儘管受苦的是寵物,但能夠為它做安樂死這個決定的是飼主,所以張婉柔強烈建議,飼主在為寵物做出這個決定前,必須全盤瞭解安樂死是什麼、如何執行、執行時間和執行細節,越是清晰,就越有力量面對寵物生命的最終回,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有限時間,好好生活,好好道別。
“在這個最終的時期,照顧者不需要再多介入什麼。此時能做的,就是為寵物帶上最好的伴手禮,成為臨終寵物心無罣礙的助緣,把我們在居家對話的內容重複跟它說,並告訴它所有的身體不適都是暫時的,過後它就會無病無痛的解脫了。讓它知道分離雖讓人不捨,但往後我們會好好照顧好自己,請它對我們放心,與它道別,允許它可以轉身朝向生命下一個階段邁進,儘量保持自己的穩定,溫柔陪伴在它身邊,好好的送它最後一程。”
相關報道: 高齡寵物需要接種疫苗嗎? 狗狗無法說話,高齡犬生病了要如何發現? 寵物信託服務,做好生前規劃,保障毛孩未來生活 當毛孩老了,如何照顧好它們的晚年時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