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的網購風潮,好像不比疫情前後那麼熱火朝天了。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和成千上萬的網民,不再那麼熱衷於網購了呢?
ADVERTISEMENT
有點懷念那個為了買買買,全城都在為雙11瘋狂的日子,從下單付款、等著收包裹、開箱、再上網炫耀戰利品,好像很富裕的樣子,整個過程都好療愈,又沒花太多錢。
再過2天,又是雙11網購狂歡節。精打細算的你,也許已經為這一天做齊功課,攢夠了各種免運折扣券,加上銀行也來湊熱鬧給現金回扣,加起來就是一筆可觀的折扣,不買就好像“對不起自己”。
但可能你也留意到,這一兩年的網購風潮,好像不比疫情前後那麼熱火朝天了。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和成千上萬的網民,不再那麼熱衷於網購了呢?
不是買不起,不是沒有性價比,但就是不想再買買買,對不對?
這樣的行為與心態轉變,有人解讀為網購最大市場─中國網民的財力不足,導致購買力下降,縱使遇到可以撿便宜薅羊毛的雙11,如今也只是買日常用品與食品,理性消費,不再胡買亂買;也有人解讀成這是大國經濟不景,從個人到家庭收入都減少,網購性價比不再像過去那麼吸引人,造成雙11買氣不在,過去買到熱火朝天的銷售盛況已不復存在,更有分析指這樣的消費改變,反映了中國經濟還再持續放緩。
當“清空購物車”不再是寵妻的唯一指標、當“免運”、“假一賠十”、“滿百減半”各種優惠標語不再勾起你的消費慾望,不要懷疑,不是我們變得理性消費了,卻是我們沒有能力再亂買東西,畢竟購物所引發的滿足感、愉悅感,這種多巴胺,不便宜。
早在2009年,阿里巴巴發起“雙11購物節”,自此之後,每年的11月11日都讓人想購物,商家都來蹭熱度,確實也曾狂賺一筆。相同的促銷手段用多了,消費者也被寵壞了。
自此之後,沒有免運、半價、贈品,一律不買。賣家賺幅少了,買家薅不了羊毛,好像“兩敗俱傷”,實則是“精緻摳”。
經濟前景不明朗,未來局勢充滿變數,民眾的消費意願因此下滑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一手搞起雙11的阿里巴巴,今年收起那個滾動著銷售額的巨幅螢幕,不再辦雙11狂歡晚會、不再海請藝人來倒數、不再狂派紅包讓你徹夜守在手機前又搶又買。官方說詞是“把活動預算補貼給商家和商品”、“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直接補貼給商家與消費者。
從2015年到2023年─雙11狂歡節的消費時代,要落幕了。這其中省了多少錢?去年的晚會,阿里巴巴丟出這樣多錢─300億人民幣的消費券及紅包,給網民瘋搶;和30億人民幣,用來津貼商家。
今年的雙11活動,從10月24日就開跑,比去年提前10天,成為史上最長的雙11促銷,但複雜的購物玩法,卻被許多消費者抱怨,更有人指雙11的網售價格沒有更便宜,甚至更貴,複雜的滿減和紅包規則也令人傷腦筋。
漏夜買買買的時代,終究過去了,這樣的轉變,用不到10年就滄海桑田。你今年打算買什麼呢?不買是賺到了,還是虧了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