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讀者林志傑問:我想請教一下關於手套股高產柅品(KOSSAN,7153,主板醫療保健組):
1.最新業績表現;
2.公司前景如何;
3.這隻股值得投資嗎?
謝謝。
●答:1.高產柅品最新公佈的業績是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第二季和半年表現,在3大業務穩健走高支持,該公司繼續走出虧損,第二季再轉虧為盈,淨賺3134萬1000令吉,而前期的則是虧損329萬8000令吉,連續第四個季度錄得獲利。
在連續兩季盈利下,該公司半年淨利6289萬5000令吉,前期則為虧損2755萬3000令吉。
首半年營業額增13%
該公司營業額也成功取得雙位數成長,次季營業額按年升高10.93%至4億2990萬5000令吉,首半年增長12.69%至8億8152萬9000令吉。
根據該公司表示,旗下3大業務,包括手套、技術橡膠產品業務(TRP)和潔淨室(Clean-Room)產品的淨及營業額都表現穩健,拉抬整體業績走強。
分析員表示,該公司第二季手套平均售價(ASP)為每1000件21至23美元,售價高於本地主要同儕的每1000件19至21美元,支持該公司業績表現。
這主要是該公司比較偏重於客制/專業化膠手套,有關手套比一般丁腈手套溢價高達65至75%。
另一家手套公司頂級手套(TOPGLOV,7113,主板醫療保健組)最新公佈截至8月31日止的第四季業績依然虧損,雖然虧損已經大幅改善至淨虧357萬1000令吉。
2.雖然業績走出虧損,但高產柅品管理層對公司前景保持謹慎樂觀,主要是因為整體手套業的營運環境還是艱鉅。
高產柅品董事部認為,手套領域整個2024財政年料持續面臨供需失衡的情況,加上來自國際業者的競爭,平均售價也面臨壓力。
同時,管理層指出,本就嚴峻的市場情況將進一步因原料成本及天然氣價格攀升受壓,紅海危機也會繼續影響手套航運,不過長期手套需求仍正面。
豐隆投行研究看好該公司的前景,在面對本地同儕競爭下,該公司在第三季預料可部分轉嫁膠價上漲的成本壓力,但第四季和未來季度,意義會更大。第四季表現預料更強,主要是中美貿易緊張會讓美國在2025年更限制中國進口產品,以及調高中國關稅,有助於讓美國轉向進口大馬的產品,讓手套供需動力進一步改善。
根據大馬膠手套業者和高產柅品的反饋,疫前成本轉嫁機制在11月的訂單已經完成恢復,這在當前匯率波動和勞工成本或在提升的環境下尤其重要;據知大馬可能在明年1月再調升最低薪金,並對外勞實施多重人頭稅制。
值得注意的是,丁腈和客制/專業化膠手套的平均售價是每月調整的。
高產柅品在第二季的工廠使用率是60%(根據每年產量245億件計),豐隆投行預期未來會逐步改善,因為該公司表示美國的曝露在第四季會超越歷史平均的佔營收40至50%,非美國曝露因此會降低。
而且,雖然該公司也面臨同業一樣的勞工短缺的問題,但該公司有能力提升產能至70%;而且,政府在公佈多重人頭稅制後預料會解除凍結聘請外勞,紓緩外勞短缺問題。
在擴充廠房方面,據知高產柅品在今年杪和明年會增設幾家新廠,增加約10%產能,主攻客制/專業化膠手套。
高產柅品是在2023年開始增加客制/專業膠手套,以和中國對手的產品有所區分;該公司未來預料會增加在客制/專業手套,而非丁腈手套,因此前者的賺幅更吸引人。
同時,豐隆投行也預料高產柅品在未來1年半內會增加廠房的自動化設備,以降低勞工成本,有關成本在業內一般佔銷貨成本的13至17%。
另外,該公司雖擁有20億令吉淨現金部位,但預料會維持30%派息率,只有小部分可能會用來派發特別股息,因為該公司已經表示大部分的現金會保留充作“子彈”,供未來商業擴充所需。
維持“買進”評級
3.至於高產柅品是否還值得投資,豐隆投行對該公司的評級維持在“買進”,每股目標價也維持在3令吉;看好認股有3個原因:
a)進行中的庫存補貨週期;
b)明年美國或對中國商品加增關稅,讓美國轉向購買大馬的商品;
c)經濟規模、增加客制商品和增加自動化,有助該公司淨賺幅提高。
豐隆投行目前對高產柅品的估值為本益比32倍,在上述利多和比較其他手套股更良好的資產負債表下,該股評級有向上調升的潛能。
豐隆維持高產柅品的財測,2024年全年淨利預測為1億1690萬令吉,2025財政年預測為3億3680萬令吉。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 ,僱員公積金局(EPF)是該公司主要股東之一,持有該公司5.7%股權。
(本欄並無作出任何股票交易的建議,一切買賣盈虧自負,在採取投資行動前,請依本身的投資條件與情況,及向你的證券經紀諮詢。)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随着大马在2025年出任东盟主席国引起注目,本地区也将迎来一场变革,影响东南亚各国企业的营运、发展和竞争方式。在大马的领导下,已经制定的一系列优先经济成果(PEDs),将专注4个关键领域:加强贸易和投资、创造包容性和永续性的成长道路、加强经济一体化和互联性、打造数字化韧性。
随着东盟一体化的深化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落实,各企业将可进军更大、更互联性的市场。尽管这将带来新的商机,但这也加剧了竞争,使到适应性和策略性远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将在本文探讨有助贵公司与东盟之各目标保持一致的关键策略,并将各项挑战转化为2025年及往后之成长和韧性的途径。
一、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企业
一家成功的企业不论在账面上,实践上和感觉上都需令人刮目相看。在东盟致力加强贸易和投资之际,各中小型企业皆需加强本身的基本面,以吸引投资者和策略合作伙伴,并确保可攫取整个区域的新商机。
随着市场变得更加一体化,那些表现出财务稳定性、矢量性(Vectoriality)和明确成长策略的企业势必脱颖而出。那些拥有卓越成长记录,加上良好财务管理和透明监管的企业,将更有能力充分把握东盟的各项经济倡议。
一份清晰的路线图包含明确的矢量性策略和退场计划,可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充满信心。此外,各企业必须有一个强大且灵活的商业计划,才能在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做出调整。有效的财务簿记和遵守区域标准,可进一步提高信誉,使它们容易获得融资和建立跨境伙伴关系。
除了财务实力之外,差异化也是关键。一个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可突显一家企业的独特优势、价值观和创新,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当它与本区域的共同价值观产生共鸣的时候。通过强化这些核心因素,各中小型企业将可打造一个具有韧性、吸引力的企业,从而在攫取东盟区域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实践包容性和永续性
永续性和包容性已成为长期成功的代名词,并反映了全球思维方式的集体转变。随着东盟致力促进包容性和永续性的经济道路,能够把环境社会治理(ESG)原则融入营运中的中小型企业,将享有竞争优势。那些采用负责任采购、有道德劳动实践、节能营运的企业,将能强化其品牌声誉及吸引长期投资和消费者的信任。
除了环境责任之外,职场上的包容性也是一样重要的。多元化和公平的组织文化,即优先考虑雇员福祉、平等机会和公平待遇,可创造一支更具参与度和创新性的劳动力队伍。随着各企业在东盟内部进行扩张,拥抱包容性将有助它们获得更广泛的人才库,并与各多元化市场建立更牢固的关系。那些积极培养归属感文化的机构,将更有能力驾驭本区域瞬息万变的社会和经济格局。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永续性发展工作应与大马在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保持一致。各中小型企业可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浪费、采用绿色商业模式及结合气候醒觉倡议,例如碳补偿策略和永续性产品设计等以做出贡献。通过将这些原则融入它们的核心策略,各企业将可确保本身永不过时,同时为东盟的永续性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三、打造协作网络
在一个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中竞争时,“团结就是力量”的口号,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合时宜。各种形式的合作,例如行业联盟、合资企业和策略性伙伴关系,皆能显著加强中小型企业的市场地位。
东盟对一体化和互联性的关注为各中小型企业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使其扩展至超越本地市场,充分利用推动共同成功的区域网络。通过强大的业务关系,这些公司将可共享专门知识,资源和进入市场,从而使它们能够更有效地扩大规模和降低风险。
对于那些希望超越国内边界进行扩张的中小型企业而言,了解和善用自由贸易协定(FTA)是至关重要的。RCEP、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之类的协议可降低关税,简化进入市场并促进区域供应链的一体化。通过将它们的营运与这些框架相结合,各企业可获得更广泛的顾客群,并降低贸易壁垒,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此外,加入区域供应链,将可进一步强化出口能力,确保遵循国际标准,为全球贸易做好更优越的企业定位。为出口做好准备还需要彻底了解法规、物流及市场需求。为了成功驾驭这些领域,各中小型企业必须完善供应链及提高产能,并与东盟各国的分销商和贸易伙伴建立牢固的关系。通过积极主动建立网络和开展跨境合作,各企业可在日益互联互通,而且竞争激烈的区域经济体系中为长期成长做好准备。
四、建立数字化韧性
为了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各中小型企业必须构建数字化韧性,这是东盟扩大数字化贸易,加强本区域数字化经济目标的重要支柱。通过与东盟数字化经济框架协议(DEFA)保持一致,这些企业可充分利用东盟促进跨境数字化贸易及区域互联性的共同倡议。
构建数字化韧性始于提高劳动力技能,确保雇员具备驾驭和适应快速技术进步,所需的各种技能。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各中小型企业也有必要优先加强网络安全,以保护数字化平台及确保安全的在线交易。了解和遵守跨境电子商务法规和数据流要求,将有助于降低风险,并强化全球对数字化营运的信任度。
数字化工具的采用,例如数字化身分识别及跨境支付系统如华侨银行的OneCollect和FX Online,可促进更顺畅且更高效的国际交易,使其更易于浏览和简化。此外,采用各种创新技术如自动化,大数据及人工智能(AI)等,可显著提高决策能力、营运效率和顾客体验。通过结合这些技术,中小型企业可确保业务永不过时,以及在东盟的瞬息万变数字化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
总而言之,要确保企业在2025年及以后永不过时,你必须采取积极主动方法来适应不断改变的经济格局。即将来临的东盟主席国光环为各企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使其营运与拟议的PEDs保持一致。与政府的这些优先事项保持一致,不仅体现了企业的责任,亦可为政府的潜在支持和资源打开门户。
这种一致性可改善获得资金、合作伙伴关系及市场机会的管道,最终巩固一家企业在日益拥挤之市场的竞争优势。通过专注于建立坚实基础,促进包容性和永续性,强化策略性网络和数子化韧性等重要领域,可在长远上让各中小型企业受益匪浅。这种积极主动的方法,将有助各中小型企业在动态环境中蓬勃发展,为来年的成长和创新开创一条永续性道路。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