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背景的族群可以互补、共同奋斗,多元环境带来的多样化视角和创意还能推动技术进步。关键在于各族能否互相包容,以及政府能否推动包容性政策,促进各族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经济。
ADVERTISEMENT
自2010年代起,全球转向保护主义。从英国脱欧,到美国总统特朗普高喊“美国优先”口号,至少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全球包容性显著下降。
表面上,人与人之间互相接纳与包容似乎和经济发展无直接关系,但实际上,两者在经济学上密切相关。
首先,缺乏包容性会导致社会不和谐,进而阻碍经济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
一般舆论把这项抗议活动归咎于美国政策缺乏包容性,使穷人被排除在外,从而引发了社会不满。之后,世界银行提出“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概念,主张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增长的成果惠及社会各阶层。
近日,美国选举结束后,特朗普重登总统之位。虽然他的“美国优先”政策为他赢得民众的支持,但它也引发了关于包容性政策的广泛讨论,包括他的移民政策是否会削弱美国的多元文化,其经济政策会否加剧收入不平等,进而打击弱势群体等。
回到大马,根据《2024趋势调查:动荡局势下的民意走向》民调,民众认为国内政治和种族内耗是未来三年最严峻的经济挑战。大马拥有多元种族,不同的族群无论在宗教信仰还是生活文化上皆存在差异,互相包容不仅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唯一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包容性社会不仅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还能鼓励更多人参与经济活动,同时提升全民的教育、技能和健康水平。这些因素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形成所谓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从而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和生产率。
回顾历史,澳洲在70年代废除“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并接纳外来移民后,经济才逐步起飞。据哈佛大学,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大部分的创业者皆是外来移民,包括特斯拉掌舵人马斯克,以及谷歌创办人布林。
以上国家都受益于包容性带来的红利,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具包容性的男女平等政策也能提升经济发展,据《2024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世界银行估计,缩小就业市场中的性别差距可使全球GDP增长超过20%。
回到马来西亚,从经济到教育政策中都存在种族区分的元素。这些政策有其特定的目标,带来利弊。但相比于不分种族、更具包容性的政策,如现有的大学固打制等措施未必是提升国家人力资本的最佳方式。
除了“人力资本”,包容性社会还带来“社会资本”。社会包容性增强了人们之间的互信,促进了互惠与合作。在个人层面,这是商业成功的关键;从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它是推动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本。
过去10年,西方国家的保护主义正在削弱国际互信,导致贸易战升级,各国互相加征关税,这逐渐降低了全球的社会资本。
尽管各国试图通过非传统货币政策(如负利率和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这些“派钱与印钱”政策却导致“钱多物少”,百物涨价的窘境。在一个缺乏包容性,全球迈向“去全球化经济”的情况下,各国分工协作、生产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会日益下降。
在大马政坛,不少政党专注于维护特定宗教或种族的利益。过去,也有政客提倡“马来人大团结” 。这些理念虽能激发族人的情绪,为政客赢得选票和支持,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它们缺乏包容性,可能引发种族间的矛盾。这种内耗无益于经济发展。
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国家,族群间的差异会带来挑战,但也可以转化为优势。不同背景的族群可以互补、共同奋斗,多元环境带来的多样化视角和创意还能推动技术进步。关键在于各族能否互相包容,以及政府能否推动包容性政策,促进各族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经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