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12日訊)琵琶魚又稱清道夫魚,可以吃嗎?
社交媒體近日瘋傳琵琶魚可變身佳餚美食,但海洋專家卻對國人發出警告,指琵琶魚生長於國內最汙染的河流,並以其他魚類排洩物、海藻、細菌為主要食物,因此不宜食用。
ADVERTISEMENT
諾阿瑪爾:對生態具破壞力
博特拉大學生物科學教授莫哈曼諾阿瑪爾表示,琵琶魚在河流水域中並沒有天敵,生命力非常頑強,而且什么都吃,對生態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
外殼堅硬土腥味非常重
他對《星報》指出,琵琶魚外殼非常堅硬,而且土腥味非常重,它的骨骼比較大而且多,肉質也比較差。
“此外,由於經常吞食其他魚類的排洩物、河床的垃圾、重金屬以及各種藻類,所以它們身體裡面細菌是比較多的,因此最好不要吃為妙。”
他說,日前在社交媒體上開始興起垂釣琵琶魚的風氣,並認為是很好的活動,應該持續下去,以便降低河流生態的破壞力,但是將這些釣到的琵琶魚作為桌上美食,就真的非常不適合。
“原則上所有種類的魚類都可吃,倘若釣到的琵琶魚是來自無汙染的河流,那就可放心吃,不然還是不要冒危害健康的風險。”
可加工成魚飼料或肥料
他建議,民眾可以把釣到的琵琶魚加工做成魚飼料或是作為農業肥料推廣。
阿米魯丁:長期食用恐重金屬中毒
另一方面,登嘉樓大學科學與海洋環境學院的生物多樣性專家阿米魯丁則表示,民眾吃下琵琶魚,在短期內不會造成健康風險,但長期食用,身體上會因累積過高重金屬或是病菌,身體產生不同的疾病。
“琵琶魚本身是沒有毒,但是琵琶魚是把河流的‘垃圾’當成食物,因此堆積了很多的病菌,因此民眾要把它當成美食來吃,是不明智的選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