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是个漫长的过程。越是想找到能一语道破天机、一掌把你拍出苦海的大师,就越是容易陷入假课程的圈套。
话说好多年前,当我还在博士院做项目研究时,校方请了一位外国教授来主讲关于写论文的主题。活动结束后,有同学赞美那教授真是位专家。结果那教授慌忙的说:“我不是专家,我也还在学习中。今天我会受邀,是因为我很熟悉这主题,但并不代表我很厉害。”
ADVERTISEMENT
那是个十分冲击性的答复,颠覆我对权威人士的认识。也记得那教授说,你知道的越多,就会发现自己所知道的,其实还不够多。连带的,你会更不敢公开授课,因为你知道你还缺些什么。学者自律,也包括别乱开自己不擅长的课。
何谓专家,何谓导师?专家是在特定领域有深透的知识,并知道特定事物的处理方式的人。而导师呢,则是愿意把知识与处理方式分享给其他人的人。在这个现代社会里,知识也能明码标价。
现代社会从没质疑过可供售卖的知识。毕竟,获取知识也需要成本。咕噜时代更是把学者自律的美德抛到九霄云外。咕噜时代的乱象,是知识与学费的不等价,以及授课内容的不属实。
讲句人话,就是课程太贵,或者课程充满误导性。再倒霉点,还有商业性满满的课程,学员好像韭菜般,割了再割。
在一个相较冷门又没有权威把关的领域里,那是假导师“找吃”的地方。冷门的领域如雾里看花,一般人没有基础知识来辨别真假。基本上,就是假导师说了算。而当这领域没有活跃的权威人士把关,阿猫阿狗都能开坛作法。基本上,有效果是运气,没效果是学员不够努力。
在一个模棱两可、没有绝对公式答案的课题里,那也很适合假导师。模棱两可的课题,是非对错就取决于讲者的气势与随众的掌声。舞台魅力有镇吓的作用,在佩服的当下也拉低对内容的防备。而如雷的掌声会误导人的判断,对没有坚定认知的学生来说,效果最好。
这年头啊,要设计一个课程,人工智能短短几秒内就可以生成详细内容。就连在社交媒体里,都有人开课教导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来编写课程内容。
所以,有个玩笑说,这年头,会公开演讲技巧的人就能开班授课。人人都能是导师,只要你能把内容念得铿锵有力,其他的就交给煽情的气氛与激情的群演。
我不是说世外高人都耻于广招弟子。一位好导师,比起课程的营销结果,会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要知道,不是所有知识都能给你明确的答案。有些情况,知识只能作为基础,引导你去发掘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在自然科学的范围里,知识就是对现实的精准描述,转化为语言以利于传承。而在社会科学的范围里,知识就是对人的言行的概括描述。差别在于,人的独立思维与状态波动会影响到事物的发展,并造成某程度的不可判断。
所以,越有社会科学底蕴的人,越是避免下定论。已经习惯了资讯速食化的人,往往都偏向于获取直接的答案。那就好像,三分钟教你看懂人性的短片与三个月的个体心理学课程,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看短片。也因如此,几天就能化身大神的导师课程,卖得比大学的课程还要好。
我们面对着世间的万般苦难,有时难免会有过不了的坎。你或许对知识抱有渴求,但别忘了筛选知识的严谨。求知,是个漫长的过程。越是想找到能一语道破天机、一掌把你拍出苦海的大师,就越是容易陷入假课程的圈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