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理應重視並借鑑柬印合作的案例,阻擋宗教議題的政治炒弄,從而做到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
柬埔寨和印尼宣佈將兩國標誌性的文化遺產——吳哥窟和婆羅浮屠,通過聯合旅遊套餐連接起來的動後作,讓我們見識到了在追求共同好處的前提下,有遠見的領導是會站在超越意識形態的高度,來為自己的國家謀利益的。
ADVERTISEMENT
柬印兩國此舉無疑為雙造旅遊業增添了強大吸引力,為吸引國際遊客提供了嶄新的亮點。這樣的合作不僅能有效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遊客,也彰顯了雙方在文化差異中的包容和互補性。
對馬來西亞來說,這一舉措卻是值得深入學習和借鑑,但同時我們也需要從中學習,做到在追求國家利益時,如何得以突破一些不必要的意識形態障礙,特別是涉及宗教方面的限制。
我們清楚的看到,在柬印合作的模式中,印尼作為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國家,能夠和以佛教遺蹟聞名的柬埔寨合作,以雙方國內的佛教遺產為旅遊賣點,印尼的這種開放的心態無疑值得我國一些愛炒弄宗教議題的政客深思。
印尼並未因為婆羅浮屠是佛教遺產而產生排斥,反而將它視為具有文化價值的旅遊資源,更與其他國家進行跨文化合作,吸引更多遊客。這種務實的態度不僅尊重了歷史文化的多樣性,還以文化遺產為基礎,尋求更多發展機會。
相較之下,馬來西亞也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遺產,特別是北馬的吉打、檳城和吉蘭丹等州屬,皆不乏擁有相當悠久的佛教、印度教和道教古蹟。這些文化遺產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國際遊客感興趣的文化景觀。遺憾的是,有些景點卻基於宗教意識形態上的保守思維,阻礙了這種潛在優勢的發揮。
從政策上來看,如果我國的政客都能夠放下宗教意識形態的束縛,以更開放的態度對待本地的非伊斯蘭文化遺產,便有希望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國際遊客。作為一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的國家,馬來西亞在歷史文化方面,可謂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將豐富的文化景觀連點成線,打造成別緻的旅遊線路,既能展現多元文化,又能吸引更廣泛的遊客群體。
只不過我國如果要實現這一目標,其前提在於必須擺脫政治的炒弄,各政客需要停止任何宗教意識形態的干預,才有可能推動此種文化旅遊。畢竟旅遊的核心在於文化的欣賞與共享,而非宗教的主導。馬來西亞理應重視並借鑑柬印合作的案例,阻擋宗教議題的政治炒弄,從而做到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