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3日讯)手握2019年10月17日自己接受骨髓移植后躺在医院病床的照片,9岁的何雯晴忍着脚上的疼痛,慢慢走向素未谋面的林维杰,抱住了他,轻轻说了声“谢谢”。因为,他捐出骨髓,让她获得了重生。
《联合早报》报道,何雯晴自幼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aemia),导致骨髓未能产生足够的新细胞来补充血液细胞。4岁半时,她血液中的血小板降至严重程度,急需接受骨髓移植才能保命。
目前是工程师的林维杰(32岁)在大约10年前,为了想给一名女生留下好印象,就和她一起加入狮城的骨髓捐赠计划。他后来如愿和那名女生结婚了,而他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善举,恰恰救了何雯晴一命。两人的骨髓100%匹配。
配合世界骨髓捐赠者日,非盈利组织“骨髓捐赠计划” (Bone Marrow Donor Programme,简称BMDP)早前在新加坡比达达利民众俱乐部,安排10对骨髓捐赠者和受益者相聚。
何雯晴在父母亲的陪同下前来和恩人相见,还带来她绘制的彩画和“小马宝莉”彩色泥塑送给他。
她的爸爸何松安(61岁,营运经理)说,当年得知女儿患上这个罕见的先天性疾病,他和妻子都很难过,但知道必须同女儿一起面对。能找到与女儿完全匹配的捐赠骨髓,他们认为这简直是奇迹。
全职照料女儿的妈妈吴秀玲(52岁)说,孩子接受骨髓移植前连续10天接受化疗,好让免疫系统更能接受捐赠骨髓;移植骨髓后,女儿还得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
移植后送重症病房72天
捐赠骨髓虽然完全匹配,但何雯晴的身体最终也只能接受98%。由于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她还得了肺炎,而且出现水肿、皮肤干裂和口腔溃疡等情况,被送入重症病房72天,总共留医182天。
吴秀玲说:“女儿接受骨髓移植前,我们给她做很多心理建设,鼓励她勇敢面对治疗、扎针抽血的痛楚。住院期间,她不曾掉眼泪,很乐观坚强。由于她一度得肺炎,得插管辅助呼吸,所以学会了用手语和我们沟通。”
为了庆祝女儿重获新生,父母决定将骨髓移植的日期当作孩子的“重生日”,每年为她庆祝两个生日。他们也将她的名字从原来的“何汶羲”改为“何雯晴”,寓意雨过天晴。
体重不到12公斤
行走时双脚会痛
饱经病痛和磨难的何雯晴非常瘦小,如今不到12公斤,相当于一个3岁孩童的体重,目前行走时双脚仍会疼痛。何松安说,他们现在希望能加强女儿的体质,好让她明年可以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
之前只上过幼儿园的何雯晴说:“我最想上‘大学校’,能看到其他小朋友。”
林维杰受访时说,当年知道自己有机会救人一命时义不容辞。“如今听了何雯晴的故事,我倒觉得应该感激她,她让我对自己拥有健康感恩。”
一般上,骨髓捐赠者和受益人不会知道彼此的身份。骨髓捐赠计划这次是特意征询了这10对捐赠者和受益者的同意,才安排他们见面,目的是希望借此鼓励更多人捐赠骨髓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