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網絡盛行、自媒體當道,大眾傳播模式轉變,深刻影響民眾瞭解公共事務的管道和傾向,加上假新聞盛行等等,以往的民調模式,恐怕已不符合當下。學者專家應儘速研究合適的民調技術,讓民調結果趨近真實民意。
ADVERTISEMENT
美國大選揭曉。原本美國和國際認為特朗普、賀錦麗勢均力敵,誰知開票後特朗普一路連先,連普選票都勝出,擺脫2016年普選票大輸希拉里的難堪。且共和黨參眾兩院、州長、州議員亦大有斬獲,共和黨勝果超乎預期,這是實實在在的大勝,民主黨或需重建。可是如此一面倒的選舉結果,何以未反映於選前民調?再說並非某幾家民調失準,而是不分左右派一律失準。民調失準在民主國家是隱患。
極權國家政策由高層做決定,未必需要民調。可是民主國家由於執政者必須與大眾溝通,接觸輿情,作為施政重要參考。倘若執政者一意孤行,做自己認為重要,但未廣獲民意認同的施政方向,即使再努力再成功,仍可能在下次大選失利。由於無法事事選舉或辦理公民投票,民調便是政黨、政治人物平日瞭解民意的方法之一。
民調是精密的社會科學,越瞭解社會現狀,就越能建立合理模式,調查少數人意向,便能推估全體民眾好惡。民調使用在政治領域,可做為國家社會政策調整、前進的基礎之一。一般而言,人口結構、性別、宗教、族裔、教育程度、經濟狀況等等都會影響民調,學者專家若能深刻解讀,個別民眾對公共事務的理解和傾向,或能建立合理模型,獲得大致準確的民調。
美國大選民調全面失準,顯然所有的民調機構急需調整轉型。或說社會變遷快速,現今網絡盛行、自媒體當道,大眾傳播模式轉變,深刻影響民眾瞭解公共事務的管道和傾向,加上假新聞盛行等等,以往的民調模式,恐怕已不符合當下。學者專家應儘速研究合適的民調技術,讓民調結果趨近真實民意。
民調雖有統計學相關的科學依據,但風土人情亦不容忽視,民調技術未必放諸四海皆準。比如多國大選盛行的出口民調(訪問已投票選民),臺灣就不流行,因某次總統大選的出口民調與選舉結果相反,且臺灣開票快,於是沒人做出口民調。本地若加強社會科學相關研究,建立合宜的調查模式,相信亦能發展出廣受信任的民調。
本地目前尚無廣受信任的民調機構,於是民調結果大家隨便看看,並未認真對待,相當可惜。可靠的民調,不失為社會溝通的工具之一。尤其政黨、政治人物若以親朋好友小圈子的意見,作為執政、問政的方向,無視於陌生的廣大民意,勢必不利於國家社會長遠發展。
民主政治其實相當脆弱,需要獲得大眾信任,執政者才有穩固的基礎。可是民意如流水,廣受歡迎的政黨、政治人物,一夕崩盤在很多民主國家都曾發生過。精準民調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地仍須加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